諶曉桐
摘 要:文化館開展的送文化下鄉活動,不僅豐富了鄉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有助于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活動用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表演,貼近農村農民的生活,讓群眾產生共鳴,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從而吸引了大批群眾前來觀看和互動,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關鍵詞:文化下鄉;多樣性;效果
1 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的重要性
為進一步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將文化宣傳的觸角延伸到基層,促進我市農村文化的繁榮發展,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讓老百姓共享文化成果,我們文化館先后到毛集實驗區的文商奧特萊斯小鎮、八公山區建南新村小區廣場、大通區上窯鎮方樓村、大通區舜南村等地方舉行了“百館(站)千村文化結對”惠民演出及開展送文化下鄉文藝演出活動,以積極、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動占領基層文化陣地,進一步豐富了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我們在送文化下鄉活動中,緊扣“文化下基層、歡樂進萬家”的主題,根據各村的實際需求組織了豐富多彩的節目,活動演出地點優先選擇在老百姓家附近的廣場。村民們觀看后紛紛稱贊,表示能在村里看到這么精彩的演出非常高興,希望文化館每年都能送文化到村里去。
“百館(站)千村文化結對”惠民演出活動為廣大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我認為,群眾需要的就是我們要堅持去做的,送文化下鄉活動我們將會繼續做下去,把豐富的精神食糧送到群眾身邊。
2 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方式的多樣性
作為公益性的群文事業單位,我們經常組織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但是,僅靠文化館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調動社會的力量都來參與。除了組織本館的合唱隊、舞蹈隊、京劇團參加以外,還邀請了我市的老年合唱團、廣場舞演出隊參加,同時,我們還請各縣區的文化館積極配合,大家齊心協力,通過歌舞表演、小品、魔術、地方戲等群眾喜聞樂見、參與性和互動性較強的活動項目組合,為廣大人民群眾送上豐盛的文化大餐。我們突出的是,演出形式豐富、節目內容新穎,比如,舞蹈《康巴情》展現了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小合唱《春天的故事》表達了人民對改革開放的擁護和對小平同志的崇敬,是真正的百姓心聲;舞蹈《茶香中國》表達了對中國茶文化的贊美,將舞蹈與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快板《法制宣傳頌》用朗朗上口的語言,將法律知識寓于其中,增強了群眾的法制觀念;豫劇表演唱《三親家》,以拉家常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當地民眾的生活。我們還鼓勵大家積極參與知識問答、猜謎語、抽獎等活動,促進現場氣氛活躍、融洽。這些節目每每都贏得群眾的陣陣掌聲,深得農民們的喜愛,切實活躍了鄉村文化生活。
3 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的效果
我們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旨在進一步改善鄉村文化環境,落實文化惠民措施,提升群眾文化幸福指數,保障基層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共創和諧美好的社會氛圍。我們正在開展的“百館(站)千村文化結對”惠民演出活動,其目的就在于更好地開展脫貧攻堅——文化扶貧專項活動,加快推進新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和提升鄉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將優秀的文藝作品送到群眾身邊,讓廣大人民群眾真正享受到文化發展成果,用先進文化教育人民、鼓舞人民,引領社會風尚。我們作為文化工作者,有責任當好脫貧攻堅文化的先行者,讓文化助推廣大的農民朋友步入小康。我們當地農村部分農民有這樣一個習俗,就是農閑時沒事了,幾個人湊在一起打打麻將,甚至還有賭博現象的出現,一旦上癮,容易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面影響。我們開展的送文化下鄉活動,就是采取別具特色的宣傳方式,向他們宣傳黨的富民政策和惠農政策,把他們的興趣愛好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通過我們的努力,已經初見成效,原來下鄉演出需要提前通知,還要跟村委會商量,現在,很多村都主動聯系我們,看何時能夠到他們村里演出,只要是到村里演出,村里就早已熱鬧非凡,來自村里和相鄰村里的農民群眾就早早坐在舞臺下,等待著文藝演出活動的開始,演出開始后,臺上的演員們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專業的表演風格為臺下的觀眾帶去優秀的節目。在整個演出過程中,演員們和臺下的觀眾積極互動,使得活動現場的掌聲此起彼伏,活動氛圍高漲不已,臺下的觀眾們用他們最熱烈的掌聲給我們的表演者們最真摯的感謝與認可。送文藝下鄉演出活動不僅為當地的農民群眾送去了豐富的文化大餐,也為我們的演員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既拉近了與農民之間的距離,又豐富了農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真正達到了文化扶貧的目的和效果。另外,我們開展的送文化下鄉演出活動盡可能的起到一個引導示范作用,文藝下鄉演出每到一個村里演出,就聯系村所屬的鄉鎮文化館也來參與表演,這樣不僅能展示各鄉鎮文化館風采,同時也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學習機會,達到了傳幫帶的效果。
4 結語
送文化下鄉演出活動不光能宣傳黨的政策、相關法律法規,將各種優質文化資源送到農村,豐富農村的文化娛樂活動,又使廣大農民群眾充分地享受文化發展的成果,滿足了農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對和諧新農村建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