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伴隨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對家居環境提出了較高要求,尤其是家紡產品方面。本文首先圍繞湘西南花瑤挑花的出現展開分析,其次探究了此元素在家紡設計中的重要性,最后從花瑤挑花圖案、色彩、材質特點方面提出創新對策。以期將花瑤挑花元素和現代生活進行有機結合,促進民族產業振興。
關鍵詞:湘西南;花瑤挑花;家紡設計
湘西南花瑤挑花元素提倡重返自然,豐富的文化底蘊與別樣的審美效果,滿足現代家紡設計中接近自然這一基本設計理念,更符合人們回歸自然的真實所需。在家紡產品創新此元素的運用,不但有著良好的發展空間,還能弘揚和繼承我國民族文化,因此加強此方面的研究有著重大意義。
1 湘西南花瑤挑花的出現
1.1 具體由來
其主要源自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效仿,里面的大部分動植物都來自于自然界中的實體,湘西南花瑤居民生活深山里,無論是看見的還是擁有的都源于自然。居民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在服飾內就所展現。自然中所見的畫面成為花瑤圖案的內容,例如公雞捉蟲,小白兔吃草等等。
原生態藝術的由來離不開純真自然的聯想。在大自然中取花瑤挑花圖案之材,卻并非照虎畫貓。其圖案結合了當地居民天真爛漫的聯想,例如把動物們集中起來,好似在和人們嬉戲。我國專業人士曾講過這樣一件真事,她的一個朋友在繡圖案時,在貓咪的頭上放了一只老鼠。她不禁稱贊道“此繡法實在是別出心裁”,朋友答道“現實生活中老鼠看見貓只有跑的份,今天我就給它做次主讓它也風光一回”。從這一形象的回答中,能充分體會到花瑤居民豐富的聯想力。
1.2 民族審美
民間美術中包括花瑤挑花,無論是在造型方面還是審美方面和其有共同點。挑花筒裙具有民族審美,滿足求滿與求大需求。其繡片整個大概有60cm,高度為50cm左右,針法細膩,范圍較大。刺繡和挑花是我國各個少數民族服飾上的主要裝飾,像苗族、瑤族等都是將其放在服飾的袖口或者領口上,只有花瑤人民會將挑花當做主要裝飾,大范圍的使用,實屬罕見。
近些年,我國在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首次將花瑤挑花和黃梅挑花選入其中,雖然二者在針法方面幾乎如出一轍,但組成方式上卻各有千秋。后者源于黃梅戲,注重戲曲畫面,花瑤則注重滿,這源于其審美標準,在傳統審美理念中,滿與大便是美的代表。此外,在數針過程中能保證準確性,易于控制造型[1]。
2 花瑤挑花元素在家紡設計應用的重要性
2.1 家紡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
所謂家紡,宏觀來看具體是指一種紡織品,應用在家庭、辦公室、交通用具或者公共場合中。微觀來說則是一種加劇環境,人們家庭生活中所用的紡織用品。
現階段,時代發展迅速,人們對軟裝家居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成為家紡品不可或缺的一大元素。要想在室內設計中加強裝飾效果,使用家紡品是再好不過的選擇,各種質感和風格的家紡品能打造出豐富多彩的審美效果。
目前我國家紡用品依然處于發展時期,在顏色、圖案、質感、樣式方面和外國相比差距顯著,這主要是因為國內家紡品牌幾乎都是效仿國外設計,沒有自己的設計靈魂和文化底蘊[2]。
2.2 在家紡設計中融入花瑤桃花元素的重要性
第一,伴隨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和壓力逐漸增加。在操勞完工作后,渴望家庭所帶來的溫暖。所以,當代家紡設計開始傾向回歸自然,注重心靈的放松。花瑤挑花從大自然中取材,在家紡設計中運用此元素,能滿足人們實際需求。
第二,豐富當代家紡設計中的文化底蘊,把別具一格的民族文化融進其中。湘西南花瑤族是我國瑤族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特色非常明顯。就歷史而言,此民族是一個邊緣化民族,長時間被權力所壓迫,人們被逼四處逃散。在此種環境下當地居民越來越向往幸福生活,被道教文化所熏陶,覺得萬物皆有靈性,服飾中的挑花圖案充滿了居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在家紡設計過程中融入花瑤挑花,不可只重視其顏色與圖案,還要體現出此種夙愿。
3 湘西南花瑤挑花元素在家紡設計中的創新運用
3.1 圖案方面
圖案的主要內容一般源自于歷史、民族、自然和日常生活之中,圖案流傳時間長,圖案的種類與造型單一,幾乎沒有改變。例如萬紋,在圖案構成與造型方面到如今依然維持原樣,缺少創新。所以,相關人員可從此方面進行革新,比如繼續使用花瑤挑花的組成形式,改變吉祥圖案。
帶有吉祥含義的載有人們美好愿景的紋樣是花瑤挑花的主要變現形式。例如在豐收寓意用巖壁花表示,魚象征著年年有余。所以,本人采用花瑤挑花的組成方式,基礎元素定位直線,在直線和直線的轉變、組合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全新的吉祥紋樣[3]。
眾所周知,鵝毛大雪通常代表次年會取得大豐收。所以,設計人員可在制定圖案主題時以雪花為主,融合人們對豐收的期待之情。此種雪花紋靈活運用直線,組成了√與十字紋,在此基礎上進行變形,產生帶有裝飾功能的雪花紋樣,展現出花瑤挑花的藝術效果。全新的雪花紋形狀整齊,變化程度大。不但能在各種方向重復轉變后生成連續圖案,還能轉變其自身尺寸構成全新的組合圖案。
3.2 色彩方面
在創新色彩搭配時要增強花瑤挑花對比明顯的色彩聯系,在維持整體色調的基礎上,可使用對比色與明暗效果的差別這兩種途徑來實現。
深色調是花瑤挑剔的主底色,紅色則為祻布底色。因此,本人以這兩種顏色為基礎,將豬作為主元素,設計出底和不同色彩搭配以及和一種色彩搭配的圖案,以此突出創新理念。
使用純度高比較艷麗的顏色,比如紅色、白色、黃色、綠色等等。不但要結合純度還要結合灰度值考慮,挑選灰度值反差明顯的色彩,方便彼此間的協調。例如在搭配黑色時選用灰度值比較貼近的青色、紫色等;在搭配白色時選用灰度值比較相似的橘黃、橘紅等。在搭配應用時,把其交叉呈現,便會產生相間跳躍的感觀沖擊。
針對以往挑花繡片來講,通常應用黑底白線,或者白底黑線。總的來講就是一深一淺兩色搭配。創新顏色搭配時,可用其余不同顏色或者單色搭配黑色。黑色灰度值與純度都比較高,屬于暗色系。其和顏色鮮艷的互相搭配不僅能映襯出其余色彩的亮色,還能穩定整體的色調,凸顯檔次。一些灰度值小、純度高的單色都能和黑色配合,同時還能和不同色彩一并搭配。對于后者來講,要注重其余色彩范圍的控制和顏色的比較方面,以此呈現出不同效果。
3.3 材質特點方面
要想在人們的感觀方面予以一定沖擊,創新素材是一種有效舉措。設計人員可依據花瑤挑花的要求與屬性,在挑選材料過程中結合以下幾方面考慮:
首先,通過經緯線來規定花瑤挑花的位置,因此縱橫方向的經緯線必須存在與底材料中。
其次,棉質材料在以往花瑤挑花中備受青睞,雖比較自然,卻非常顯舊。并且易掉色,影響其余部分。所以,在選用新材料過程中必要結合材料的飽和感、光澤與掉色和質量考慮。
再次,線與底的質感。材質直接決定著家紡用品的質感,要充分考慮其所處空間位置、性能、總體風格等不同要素。例如在衛生間與浴室內要選用柔軟性較高的材質;在裝飾畫或者客廳地毯等方面選用耐用型、挺拔型的材質。
最后,要想創造差別感,可通過線與底材質的反差來實現,二者可為相同種類,例如全部使用棉質的;或者為打造不同感觀效果使用質地不同的材料,例如麻料與絲線的搭配,絲線較軟,而麻線挺拔,將其進行混合能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4 結論
綜上所述,創新湘西南桃花元素在現代家紡設計中的運用,不但能滿足人們審美要求,還能將促進我國民族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相關設計人員可從顏色、圖案以及材質等方面入手,為人們帶來全新的感觀感受,從而提高設計水平,縮小和國外的差距。
參考文獻
[1]梁智華,陳道玲.傳統云肩服飾元素在現代家紡設計中的創新應用[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01):69-72.
[2]陳靜,張營.淺談民族傳統吉祥紋樣在現代家紡裝飾設計中的創新運用[J].紡織報告,2015(07):69-74.
[3]徐穎,王瑞.中國家用紡織品設計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紡織科技進展,2013(02):10-13.
作者簡介
何苗(1986-),女,漢族,湖南益陽人,碩士研究生在讀,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