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楊英華
高職院校屬于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樣承擔著培養人才尤其是技術職業性人才的重擔,隨著逐步邁入“互聯網+”的時代,高職院校也逐漸出現了個性化的管理特點,注重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差異化管理,尊重學生群體的多樣性。高職院校應順應時代潮流,依靠新時代的互聯網技術,使高職院校管理更加系統化,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基本上是“00后”,這部分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了父母或者長輩較多的愛,所以不免有些學生會比較自我,甚至有的孩子會有“公主病”“王子病”,不會照顧他人的感受,導致在學校生活中無法適應。
在“互聯網+”時代,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無法把網絡和現實生活剝離,無法妥善運用網絡,總是沉迷于網絡世界中,加上自身缺乏正確的認知,在校期間,沒有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大多用網絡游戲以及一些社交軟件來打發時間,這一現象給高職院校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對待一件事情,我們不僅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所以我們也需要辯證地看待“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
(一)“互聯網+”為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帶來的機遇。1.“互聯網+”具有創新驅動的特性。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是要求不斷進行自我批判,自我改革,更好地發揮創新的力量。對于高職院校的管理也是如此,伴隨著新媒體的出現,我們的管理形式也發生了改變,進行了創新。高職院校管理者盡可能地使用新興的交流工具(比如微信公眾平臺,微博平臺等)與學生進行交流,一方面保證了交流的順暢性,另一方面也擴大了交流的范圍。而且這種雙向的溝通也能夠被廣大學生所接受,有利于鼓勵學生主動與老師交流,使得上級的政策更順暢地傳遞,也使得下級更直接地接收任務,使各項工作和決策的做出更加合理,也促進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2.“互聯網+”具有開放多樣的特點。“互聯網+”這個時代是一個包容的時代,是一個豐富多樣的時代,它允許人的個性發展,允許不一樣的聲音出現,更加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和兼容性。而且其內容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以前在開展學生工作時多采用學生會、團總支、社團活動等平臺,現在高職院??梢酝ㄟ^一個網絡平臺來開展工作,使得高職院校管理變得更加公開、透明,也更加具有參與性與包容性。在官方平臺中,管理者可以將學?;顒拥膱D片、視頻以及文章等內容在平臺上進行傳播,可以通過這種靈活且容易接受的形式來對學生的價值觀予以引導,并且更加主動地引領輿論導向。
(二)“互聯網+”為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帶來的挑戰。1.互聯網這一環境具有復雜性。這會導致學生在這種錯綜復雜的關系中迷失自我,甚至有時候會被歪曲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可能會威脅到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說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高職院校管理者的工作難度。2.互聯網這一環境具有虛擬性。許多學生在這種環境中往往分不清現實和虛擬空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管理工作帶來了挑戰。許多學生在網絡平臺上是主動積極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表現出一些負面情緒,這會給管理工作造成一種假象。而且有些學生在網絡平臺的言論過于自由,如果管理失當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糾紛,所以也為高職院校的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
“互聯網+”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即使它也為我們的管理工作帶來了一些障礙,我們還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利用其優點更好地為我們的工作服務。
(一)創建師生在線互動平臺。由于現在移動端設備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很多事情都可以使用手機來完成,所以我們要注重這一方式,利用手機創建微信或者微博端的互動交流平臺。這就要求師生都要掌握這項技術,轉變傳統的管理觀念,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從而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二)創新“互聯網+”時代的學生管理工作模式。對于學生管理的工作最終要立足于學生本身,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要結合培養目標和具體實踐,整合管理機構,督促學生管理部門的合作,建立健全學生管理體系,完善獎罰制度,重視對于學生的自主性鍛煉,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努力為社會培育合格的高質量人才。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在“互聯網+”時代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時,尤其要重視新時代關于新媒體形式的運用,同時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利用學生真正喜愛的方式來開展管理工作,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從管理的形式、管理的方式、管理的人員以及管理的戰略等各個方面進行創新,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方面的領導組織作用,并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權,從而對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行引導,促使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