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連云港市東海縣張灣鄉衛生院 張樹佃
單位內政工人員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素養,都會對他們所做的思想政治工作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無論是人事組織還是思想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們能夠號召職工,增強單位的凝聚力,通過對每一項工作的具體化,明確工作目標。尤其是在如今醫療衛生事業單位不斷發展進步的背景下,社會情況的復雜化,醫療工作者選擇的多樣化,都表明單位的政工工作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對目前基層衛生事業單位政工隊伍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一些有效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政工人員教育水平不高。就近年來的情況來看,事業單位的培訓重點一般都放在技術性骨干身上,而一般的政工人員很少接受專業的職業培訓,更不用說專業領域的培訓,即使有也是一些流于表面應付差事式的學習,并沒有什么實際效果,政工人員最后依舊什么都沒有學到,這就導致了政工隊伍人員缺乏專業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理論知識。即使長期在政工單位工作積累了不少的工作經驗,但是如果沒有理論知識作為支撐,教育水平得不到強化,之后的工作就會一直依照經驗辦事,難以創新。
(二)單位領導對政工隊伍的重視不夠。很多領導認為政工隊伍只是一個簡單的輔助部門,并不是單位的主業,根本就不需要花精力去培養他們,在日常的工作中或多或少對政工單位不夠重視。更為甚者,有部分領導甚至對同級的政工干部和業務干部無法做到一視同仁,所以政工隊伍整個團隊人心惶惶,工作的積極性也極其不穩定,自然也不會認真工作,很多員工工作不細心,對工作敷衍了事。這種現象愈演愈烈之后,很多優秀的職工將來也不會選擇從事政工工作,人們逐漸形成一種“從事政工是沒有前途的”的錯誤意識。有些政工人員甚至身兼數職,后期也慢慢轉向其他的工作領域,造成了政工隊伍整體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政工工作也越來越跟不上新時代的發展。
(三)政工隊伍人員構成不平衡。目前大多數政工工作者是兼職的身份,無法享受正規的薪資待遇,而正式的政工隊伍中具有正式職稱的人并不是很多,整個政工隊伍的結構中出現了斷層以及非專業的情況,所以政工工作人員心態會因此產生變化,政工隊伍的梯隊建設受到了影響,隊伍工作積極性受到了打擊,發展和建設都受到了限制。
(一)培養政工人員的專業素質。從一些數據來看,很多從事政治工作的人員其實大學所學專業與政治工作并沒有太大的關系,知識結構本就不穩固,所以如果想從事這份工作,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地學習提升,豐富自己的理論以及工作經驗,所以對于政工人員的工作素質進行培養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在制度上就應該展現出終身教育培養的思想意識,對政工人員進行制度化教育,其次再通過脫產進修、在職培訓以及組織研討等一系列過程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更新自己的知識框架;遵循積極高效的原則,采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渠道對政工人員進行分批培訓,逐步增強他們的工作能力。在培訓中,要注重他們工作素養的培訓,及時更新思想觀念,在工作作風以及方法上進行改進,掌握并運用思想政治,在必要時以其為理論處理相關事宜,用創新型的方法為基層衛生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做好思想工作。
(二)合理配用政工人員。單位在政工人員的配用上,不能用安置關系人員、富余人員或者是退休人員的眼光看待他們,將他們安排在可有可無的崗位上。單位用人一定要明確每個人的職責,讓他們有事可干,發揮自己的價值,同時也要為他們工作的展開提供一系列的條件,充分利用單位政工干部編制,確保對政工事業感興趣、個人工作能力強、素質高的年輕人愿意進入政工隊伍,隨時準備好新鮮力量。
(三)按時建設復合型政工隊伍。對于政工人員,單位不僅要提高他們的政治素養和工作能力,還應該安排他們不斷學習專業的技能,例如政策法規以及人事管理,逐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安排政工人員與行政人員進行交流,同時也應安排新老輩政工干部進行交流,解決好政工隊伍的待遇問題,尊重他們的付出。適當利用激勵機制,對于單位有卓越貢獻的人員應給予重獎,對在政工崗位上有貢獻的人員也應給予重獎,從而調動政工人員工作積極性,穩定政工隊伍結構。
政工工作的進行是基層衛生事業單位的需求,也是穩定各項工作的基礎,能團結團隊,凝聚人心,對衛生事業的發展有著關鍵的影響。所以,政工隊伍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順應時代的潮流,深入了解各個員工的思想,解決員工的困境和需求,穩定人心,凝聚員工,為基層衛生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