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 葉雯
儀器設備是高校教學與科研活動中的物質條件,為進一步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效率,實現儀器設備的共享與開放,逐步構建儀器設備共享生態系統已經成為集中關注的問題。
高校儀器設備共享力度與廣度的雙重提升,儀器設備管理系統信息是否流暢、信息流轉是否能夠高效進行是前提與保障。所以進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營造良好的信息生態環境,確保系統內部信息流通渠道的多元化發展,有效提高信息流通的速度以及信息轉化的速度是下一步集中思考的問題。在高校儀器設備管理的過程中一般需要很多個部門的協作完成,主要包括設備處、科技處、院系等等,各個職能部門之間是否能夠實現良好的溝通與協調直接影響各儀器設備綜合效益的發揮。所以,應該以高校實際發展情況與需要為基礎,逐步建立健全目標清晰的共享管理機制,各個職能部門應該清晰的認知自身所負有的責任與義務,積極進行協調與配合,這樣才能有效地構建暢通高效、發揮最大效益的開放性管理系統。進一步完善相關管理制度是實現儀器設備共享機制與規范有效運行的基本保障,是推動共享方面明確與正確的制度基礎。所以應該將共享機制作為核心,以促進高校儀器設備發揮最大效益為根本出發點與最終立足點,逐步提高管理層次與水平,推動儀器設備信息生態系統的進化與蛻變,為提高共享的力度與廣度營造有利的信息氛圍。
所謂信息生態結構的優化實際上是指共享系統中的每一個組成部分在運行的過程中都能夠實現相互之間的匹配與協調、相互之間的適應與補充。高校儀器設備共享信息系統是一個多種元素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開發與利用的過程中,必須集中關注每一個組成元素之間相互作用的機理,將系統化的觀點、全局化的理念有效運用其中,統籌兼顧,最終實現價值的最大化發揮。
高校儀器設備共享系統中涉及的元素是非常廣泛的,同時也是比較分散的,例如管理系統的管理人員、各院系的管理人員、各個機組的操作人員,包含了導師、學生以及其他使用主體的用戶等等,基于這一特點應該設立專門的管理工作組,對每一個角色的權限進行授權,從而保證各類信息人員之間的合理調度與匹配。與此同時,在高校發展實踐中,無論是教學還是科研活動的開展,相關人員已經習慣了現有的操作模式,對于共享這樣的新事物與新模式存在不適應甚至排斥的心理,應用這樣的模式需要在前期增加額外的工作量,例如需要錄入系統數據、有效配合相關管理人員的測試等等,這些因素都導致儀器設備共享信息管理系統在推行的過程中受到阻礙。正是由于推廣層面的瓶頸問題,我們在提高共享深度與廣度的時候,相關技術人員以及管理人員應該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在系統建設過程中有效做好頂層的設計,進一步優化共享業務的流程,進一步優化系統的整體結構,讓全部使用主體更加方便與快捷地應用,讓管理主體感受到共享管理系統的時效性與高效性。例如,在系統開發的過程中可以建設一個高效的反饋機制,切實保證管理主體、使用主體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能夠順利完成。
在信息生態學中集中強調了信息生態系統應該是以人為本的,關注技術與人之間的交互體驗,注重技術對人的服務。在高校儀器設備共享系統中,人是最為核心的因素,人在整個共享系統中發揮基礎性的作用,所以人的信息素質是決定共享系統價值能否實現最大化的關鍵所在。
就目前發展實際情況來看,在儀器設備的使用隊伍當中,高學歷的人并不罕見,具有碩士、博士學歷的人很多,我們應該積極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讓他們認識到他們不僅僅是教學與科研的輔助,更是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關鍵。無論儀器設備貴重與否、先進與否,無論管理系統暢通與否、現代與否,如果沒有高素質的人員進行操作,都不會發揮出應有的功能。所以應該進一步鼓勵與引導實驗技術人員參與到教學與科研活動當中,積極強化業務培訓與交流,不斷提高其業務素質,逐步打造一支具有信息理念、市場意識,不僅懂得信息技術又具備先進管理理念的管理隊伍,使得共享系統的功能充分而高效地發揮出來,進而實現共享系統的核心價值,最終推動儀器設備共享深度與廣度的同步提升。
有效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高校儀器設備的共享與開發,逐步提高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與管理水平,是現階段高校發展過程中研究與探索的主要課題。希望通過文章的闡述,可以使高校認識到實現儀器設備共享開放、提高共享深度與廣度的現實意義,結合實際發展情況,與時俱進地轉變管理理念,逐步探索出適應現代化需求的共享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