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 秦繼紅
婦女不僅是人類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更是推動歷史進步的偉大力量。婦女工作不僅關乎廣大婦女同志的利益,更關系到家庭社會的穩定與繁榮。因此,促進婦女工作社會化,鼓勵婦女投身社會建設,教育婦女自尊自信、獨立自強,維護婦女的社會地位和合法權益,緊跟時代的步伐,創新婦女工作模式,是新形勢下社會化婦女工作格局的必然要求。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變遷,我國已經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就是當前的新形勢。所謂新時代,主要是指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新形勢背景下,婦女已不再單純扮演生兒育女的角色,她們同樣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向往。婦女進一步從男女不平等的牢籠中解放出來,經常參加教育、勞動,為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而目前在東中西部之間,在城鄉之間,婦女和婦女工作的現狀呈現出不平衡的態勢,社會化婦女工作依舊任重道遠。
為適應瞬息萬變的新形勢,婦女工作要向社會化的工作方式轉變,創新婦聯等機構的組織結構,促進婦女工作與時俱進。
(一)婦女工作。顧名思義,婦女工作就是以婦女為對象,以維護婦女的合法權益為宗旨,發揮婦女在社會建設中的作用的各項活動的總稱。在實際操作中,婦女工作包括了宣傳黨和政府與婦女有關的方針政策,調查婦女的婚姻家庭,協助打擊拐賣、嫖娼、賣淫、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普及生理衛生與計劃生育知識,關愛留守、單親、殘疾、離異婦女,為失業女工提供服務,幫助婦女維權等等。而在開展婦女工作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無可替代作用的就是婦聯。婦聯自1949年成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建立起各級組織,貫徹落實大政方針,始終奮斗在婦女工作的最前線。
(二)黨的領導。1922年共產黨成立伊始,便設立了婦女部,此后還成立了各種婦女組織,體現了黨對發揮婦女的作用的高度重視。1995年,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被定性為非政府組織,在各級婦聯內部設有黨組,起領導決策作用。每一屆的中央領導人都十分重視婦女工作,習近平主席在2015年全球婦女峰會上指出:“追求男女平等的事業是偉大的。縱觀歷史,沒有婦女解放和進步,就沒有人類解放和進步。”可見,堅持黨的領導是婦女工作有效開展的根本保證。
(三)轉變思維方式。新形勢下婦女工作改革的目標是建立起信息化、社會化、開放化的工作格局。要改變以往被動作為的消極方式,主動調查轄區婦女,尤其是弱勢婦女的工作、學習、生活、家庭狀況,集思廣益,化解矛盾,解決問題。要加強對婦女工作人員的培訓,使他們獲得新觀念、新信息,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處理問題的能力。還要擯棄婦女工作歸婦聯的舊思想,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都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婦女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自覺開展相關工作。
(四)推動婦女工作社會化。由于婦女工作戰線長、覆蓋面廣、情況復雜、資源貧乏,原有的工作模式已不再適用,必須促進婦女工作社會化,利用信息技術、新媒體等手段,主動營造社會化的工作氛圍。首先要積極宣傳婦女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對一些典型案例、有影響力人物的采訪報道,引起社會的關注。其次是通過建立專門的工作網站,宣傳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收集婦女同志的求助信息,發布婦女就業創業好資源,將工作由線下轉到線上。第三是利用其他單位、企業資源,為困難婦女提供幫助。比如,與人力勞動部門合作,組織培訓待就業婦女專門技能,再與當地公司企業聯系,提供就業崗位。還可以與殘聯、學校、工會等合作,尋找彼此的受助對象,優勢互補。第四是推動婦女工作的市場化。當前,單純依靠政府官方力量已不能夠充分開展婦女工作,通過積極尋求市場資源優勢,為工作的開展提供物質及輿論的支持,同時也為第三方機構開辟新的領域,實現互利共贏。
婦女工作在新形勢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也對工作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工作人員要自覺轉變思維模式,利用社會上豐富的資源,尋求工作突破口。另一方面,要加強與各領域社會機構的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借鑒國內外婦女工作的成功范例,發揚婦聯工作人員無私奉獻的精神,為婦女工作的開展貢獻智慧,推進婦女工作社會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