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東新粵交通投資有限公司 古盡平
對于大數據而言,其涵義廣泛,處于持續性發展中,被諸多國家納入長期發展戰略。大數據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主要源于其巨大的信息容量,幾近爆炸狀態。因此,數據的收集、保存以及維護領域備受矚目,成為重要研究方向。借助大數據,信息交換效率提升,信息被更加全面地分析與整合,對于新知識的發現以及創新能力的形成意義重大。信息技術與檔案領域的融合促使檔案存儲介質不斷發生變化,尤其是出現了形式多樣的電子數據存儲設備,為信息管理提供便利,數據增長速度飛快。由此可見,檔案信息化建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
檔案自身有效發揮載體的作用,實現對社會發展諸多信息的記錄。信息時代的到來促使檔案載體更顯多元化的特征,尤其是電子文件與電子數據的形成,更顯收錄方式的豐富性。由此可見,檔案信息化建設與大數據的特征異曲同工。另外,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檔案管理工作更顯高效性與便捷性。檔案工作本身既要為社會提供數據資料,又要進行多方面信息的分析與整合,對數據質量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提升數據結構的規范性,力求數據篩選的精準性,同時,大數據整合與使用能力是關鍵,這在根本上與檔案的編研、管理工作具有一致性。
(一)大數據推動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全方位發展,切實提升檔案管理效率。對于檔案信息化建設而言,大數據的作用有目共睹,得到整個社會的認可與肯定。在大數據的支持下,檔案信息化建設速度加快,效率提高。大數據為檔案信息化建設提供更大的發展機遇。社會的發展促使各行各業活動更加頻繁,檔案信息量呈現急劇上升的趨勢,庫藏數據迅速膨脹,檔案數據管理更顯復雜性,數據類型更加多元化。檔案管理需要與網絡信息系統進行有機結合,強化對海量數據的有效處理。具體講,檔案是各個領域發展進程中形成的信息數據,將網絡信息系統引入檔案管理實踐,滿足檔案用戶的信息需求,同時,對檔案創建、流轉以及應用提供便利性,檔案管理效率顯著提升,維護信息的全面性。大數據背景下的檔案收集工作更顯廣泛性,載體多樣,突破傳統單一文字形式,融圖表、視頻等多種模式于一體。面對大規模信息數據,其潛在利用價值需要進行深入挖掘,強化提煉作用的發揮。
(二)大數據促使傳統檔案管理模式凸顯滯后性,與信息化發展需求不相適應。大數據的發展促使檔案管理者面臨全新的標準與要求。因此,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在傳統檔案管理中,檔案管理機構與相關部門責任明確,但是,應用電子檔案之后,檔案職責不再單一,職責交叉現象嚴重。檔案機構可以與相關部門展開合作,促使其了解檔案管理的要求與方向。另外,檔案收集方面也面臨巨大挑戰。大數據的信息變化較快,處于實時更新中,因此,全過程記錄十分關鍵,突破傳統管理中信息的選擇。除此之外,在傳統檔案管理中,以集中模式為主,數據分析法尚未引入其中,因此,在未來,海量數據的挖掘與處理成為檔案管理的難點。
(一)以用戶需求為準則,構建數字檔案知識服務系統。為了健康檔案數字化建設,首先,要積極開展檔案收集工作,構建完整的檔案管理體系,強化與辦公系統的結合,合理擴大收集范疇,尊重用戶需求,強化重點信息的優化與處理。其次,做好數據整理與檢索工作,提升檢索速度,增強便捷性。再次,合理進行知識整合與加工。具體講,要做好編研工作,融入創新思想。第四,強化知識共享與交流,借助網絡與檔案系統,加快數據集成。結合用戶需要,制定個性化服務模式,實現服務由被動向主動的過渡。
(二)加快檔案管理制度創新,為檔案信息化建設提供制度保障。為了促使新時期檔案管理工作滿足大數據要求,檔案信息化建設要注重思維創新,構建完善的信息化規章制度,強化對業務環節與流程的優化,提升管理規范性,維護電子文件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另外,以國家標準為基礎,構建檔案信息標準體系,統一相關標準,實現對檔案數字加工的優化。
(三)全面加強檔案管理隊伍建設,培養集檔案管理與信息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才。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與人才培養息息相關。伴隨著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推進,電子檔案成為主流,計算機技術不可或缺,檔案管理整個過程都離不開信息技術,更顯信息技術人才的重要性。因此,要培養既懂檔案管理,又掌握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基于此,要積極開展培訓,有效提升從業人員的管理水平。
綜上,基于大數據視角,檔案管理工作要與時俱進,以信息化為方向,強化觀念更新與創新,構建全新的檔案管理模式,實現與大數據時代的共同進步。掌握大數據檔案管理中的新技術、新理念與新模式,加快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速度,切實提升檔案管理效率,更好地發揮檔案服務社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