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鄭巍
作為一種全新的計算模式,云計算自出現已來就受到IT界的追捧。云計算主要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三種云服務,都得到相對廣泛的應用。高校信息化建設中通過應用私有云,使得師生交流、學習等更加融洽和便利。
(一)私有云的概念。私有云是云計算技術的其中一種形式,云計算是一種虛擬化技術為中心,通過低成本目標動態為基礎的設施。私有云相對于公有云,共同屬于云計算技術。公有云服務是提供商提供資源,面向公眾進行服務,用戶在使用中需要繳納一定的金額。私有云是對于公司或單位等內部,主要服務對象是內部人員。
(二)私有云的特征。私有云的出現,可以對數據進行控制,并保證其安全性。單位或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制定相應的安全策略。比如將私有云布置在防火墻或安全數據的托管中心。這種情況下內部員工訪問私有云時,可以獲得相應的信息,并且不受網絡等因素的限制。對于高校而言,這種方式更加便捷且安全,適合作為資源平臺應用。外網的進入會有相應的阻撓,避免資源的對外流失。目前很多大型單位或公司較多的應用legacy,而公有云的技術不能支持legacy,這時通過使用私有云就可以滿足legacy使用要求,大型單位或企業就可以使用私有云實現對legacy的應用。另外,公有云的使用,特別是對單位IT部門而言,很容易在安全方面受到沖擊,使用私有云則可以減少對IT部門的影響,更加方便數據應用。
近些年,高校信息化建設得到長足的發展,校園網成為多數高校交流的平臺,為師生提供便利。不過,一些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著不足之處:
(一)軟件、硬件設施不均衡。高校的設備建設投入不平衡,硬件設施、軟件投入狀況存在差異。網絡設備更新換代相對較快,硬件設施的淘汰,軟件設施的升級,都會造成新購入的設備使用幾年就不能滿足實際需求。
(二)資源建設存在重復性。高校中的應用系統之間處于獨立管理,沒有統一的網上信息管理平臺,這就造成高校數據如果沒有在同一系統就滿足不了一致性。再加上高校較多的資源建設重復性較嚴重,使得人力、物力浪費現象較多。
(三)資源應用模式分配不合理。高校發展狀況不同,外在影響因素較多,在資源應用上存在差異。很多高校仍然采用傳統的客戶機——服務器模式,這就容易造成計算機應用中服務相對比較分散,且不容易進行維護,資源分配出現問題。比如說在某一時間段,需要用網絡的人員比較多,就容易造成死機現象或服務器一直不響應的狀況,另外還會造成服務器在某一時間段呈現無人使用的情況。
(一)安全性、可靠性。對于高校而言,都會存在重要數據或機密性數據,還有教學資源和科研成果等,比如教學課件、科研成果,都需要進行保護,私有云在使用過程中,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夠保證教學資源或科研成果等得到保護。
(二)節省成本。公有云的使用一般費用相對比較高,使用過程中需要向供應商繳納較高的費用,使用私有云,就能實現長期免費地向高校內部人員提供服務。私有云的應用實際上是通過虛擬技術對主機與儲存的資源進行整合,方便主機和儲存的資源能夠共享。這種方式改善了傳統模式的不足,對存儲的資源進行分享,為高校內部的師生提供便捷的服務,提高了資源利用的效率。同時私有云的應用還可以在學生進行選課時或者學期末教務處集中登記分數時,提供服務,避免出現服務器不響應等問題。高校內部使用私有云之后,師生可以連入網絡輸入輸出終端,常見的如電腦、手機登,這就可以滿足師生的需求。
(三)服務可用性強。私有云服務的可用性較強,其平臺的容錯性比較強,一般情況下數據都會進行多副本拷貝,使用計算節點同構互換技術還能使服務的使用性更強。如果私有云服務中出現節點錯誤,就會自動在另外的儲存資源上得到正確的資源數據,這種狀況下不會影響師生的正常使用。
(四)用戶隨時應用資源。近些年高校無線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師生能夠隨時進行網上辦公和學習。私有云模式的應用,教師通過上網設備可以隨時簽發文件、下載資料等。學生根據自身的需求,隨時上網,通過平臺處理各種作業。
(五)強化數據安全。使用私有云模式,內部發熱數據資源都在共享存儲中,其中數據傳輸中都有加密處理,這種方式很大程度上強化了數據的安全,實現私有云的安全防護。
綜上所述,私有云技術的統一管理在高校信息化建設中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私有云模式還處于起步階段,不過私有云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完善,對高校而言是一種全新的處理信息的方式,對高校的進一步發展將會有較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