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南省郴州市圖書館 郭華麗
如今的公共圖書館,具有四大主要功能,分別是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發智力資源、傳遞科學情報、開展社會教育。其中,開展社會教育是目前公共圖書館需要重點建設和發揮的功能,因為其緊緊關系著社會科學文化的傳播、公民科學文化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決定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和諧社會的建設、發展。
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教育對象是全體社會成員,不分民族、年齡、文化程度和社會階層,其目的是通過教育活動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全面發展,具體的教育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社會人文與思想道德教育。圖書館收藏了大量的圖書資料,這些圖書資料來自于古今中外,具有豐富的人文價值和思想價值,以圖書資料為基本載體對社會群眾進行教育,讓群眾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塑造和升華,這種深入靈魂的教育,陶冶著群眾的思想情操,豐富群眾的人生感悟、填充群眾的精神世界、充實群眾的人生體會,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科學技術與實用知識教育。圖書館與學校的教育模式相比,其科技教育更加自主、靈活,它能讓群眾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以興趣為導師指導群眾對知識進行研究和學習,讓群眾在愉快的氛圍中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文化素質。圖書館還把科技融入日常生活中,不僅便于群眾理解還有效地把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讓群眾在閱讀中體會科學的力量,并進一步激發群眾對知識的渴求,達到普及文化教育的目的。
(三)學習生活與休閑娛樂教育。與傳統的職業技能和文化知識教育相比,圖書館的社會教育更加注重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和生活質量,引導人們培養社會責任感與義務感,讓人們學會彼此同情、關心、寬容、尊重與信任的行為和意識,讓人們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實,用強烈的生活責任感去迎接自己的每一天。
(一)進一步增強圖書館的開放性。為群眾服務,是我國現代公共圖書館的基本思想理念,所以和早期相比,當前的公共圖書館在開放性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能夠做到為每一個有需要的群眾服務,不過客觀來講,群眾在享受和獲取公共圖書館服務過程當中的限制依然較多,例如開館時間有限,地方文獻資源收集不全,借閱審核、管理過于嚴格等等,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公共圖書館社會教育功能的發揮。為了改變這樣的情況,我們的公共圖書館必須要進一步增強自身的開放性建設,盡量延長開館時間,尤其是晚上和法定節假日,最好是能夠根據群眾的需求,動態調整開館時間,在借閱方面簡化流程,可以利用自助設備讓群眾可以更加便捷地借閱到圖書,在免費服務方面應當為群眾提供導閱,為群眾閱讀提出建議,幫助群眾解答閱讀和學習過程當中的各種問題等等,如此一來才能讓群眾對圖書館產生一種親近感,利于社會教育的實施。
(二)豐富社會教育活動。為了滿足社會教育需求,公共圖書館應當開展豐富的社會教育活動,以吸引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到社會教育中來,確保社會教育的成效。例如,圖書館首先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優勢,開展各種主題的圖書閱讀活動,為群眾準備好相關的書籍,并提前一段時間進行社會宣傳,鼓勵群眾參與。另外,圖書館還可以針對不同年齡、不同需求、不同文化層次的群眾,定期開展相關的教育講座,或是舉辦閱讀交流活動,讓群眾相互之間交流閱讀經驗、閱讀心得,實現相互之間的學習。圖書館可以與學校合作,開展閱讀推廣進校園活動,擴展學生的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圖書館還可以直接進入一線社區,與社區文化服務站合作,建立社區圖書服務點,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閱讀和教育服務。
(三)重視網絡教育平臺的建設。在信息化時代,公共圖書館還應當重視自身網絡教育平臺的建設,適應群眾閱讀習慣的轉變,這可以讓群眾更全面地參與到閱讀學習中來。例如,圖書館應當嘗試建立自身的網站,并為群眾提供免費的網絡查閱服務,還可以在網站中開辟閱讀論壇,讓群眾相互之間可以進行在線的交流,或是為群眾的閱讀學習答疑解惑。特別是可以嘗試建立圖書館的微信公眾賬號,每天向群眾推送有價值、有營養的精選文章,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社會教育的有效性。
(四)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素質能力。為了更好地開展公共圖書館社會教育工作,圖書館必須根據其功能、館藏規模、館舍面積、服務范圍和服務人口配備具有相應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的工作人員,例如要具有端正的職業態度、工作認識,全心全意的服務于人民群眾和社會文化知識、精神文明的傳播。另外,還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夠科學、有效地引導群眾閱讀,為群眾解答相關的疑問,從而提高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教育效能。
如今的公共圖書館必須要重視自身社會教育工作的開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切實有效地發揮出自身的社會教育功能,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和公民科學文化素養,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為建設和諧社會及文明中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