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京工業大學檔案館 張燁
(一)推動信息交互高效化。大數據技術為高校檔案館信息化建設所提供的第一個有利條件,體現在大數據的技術能夠為信息交互提供更加高效的途徑。所謂的大數據技術,就是指在數據運轉和運行的過程當中,通過對既有數據的收集和總結積累,分析用戶的行為習慣,從而基于這些用戶行為習慣來完成某些決策,使得數據成為人們決策的參考。借助該技術手段,在高校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當中,通過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得以將信息以更加簡潔高效的形式進行處理,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大數據技術在使用的過程當中能夠真正為高校檔案館的信息化建設提供服務。
(二)推進信息傳播便捷化。從高校檔案館的運行實踐來看,雖然高校檔案館最基礎的功能是保存檔案,但保存的目的最終還是為了利用。所以在推進高校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一方面應該考慮對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另一方面更應該針對高校檔案館在運轉過程中,可能為師生提供的多種多樣的信息服務來開展前瞻性的思考,并且基于這種前瞻性的思考來做出更加有針對性的應對方案,以盡量滿足師生對于高校檔案館信息調取方面的實際需求,這實際上是推進信息傳播便捷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征。必須要認識到的是,本文所談及的高校檔案館微信服務平臺的建設,實際上就是一個簡單的數據庫搭建的過程,在數據庫搭建的過程當中,我們要著眼于用戶的需求和數據信息的收集以及應用等方面,來對數據庫的信息層面的調取和使用做出一個前置性的規劃,從而有利于推進信息傳播的便捷化。
(三)促成師生溝通平等化。使用大數據技術來助力高校檔案館微信服務平臺的構建,表面看似與師生溝通并無關聯,但實際上由于大數據技術本身所具有的數據分析搜集整理的強大功能,使得在微信公眾平臺建設的過程當中,學生本身在使用期間的相關數據能夠以更加有序且高效的方式被搜集和整理。高校通過分析和整理一段時間內學生的行為習慣或訴求,學校內部部分學生的人格畫像和使用偏好得以大致呈現。圍繞著這些使用偏好來完成教育教學的改革,促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溝通,使得師生能夠在一個更加平等和諧的環境當中,構建教與學的關系,溝通能夠更加的平等。這是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檔案館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的過程當中,能夠給高校的管理工作帶來的一個重要的助力。
(一)引入外接數據庫。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檔案館微信服務平臺構建的過程當中,為了完成大數據本身項目的構建,應該考慮引入外接數據庫,賦予微信服務平臺更多的功能,讓學生能夠通過高校檔案館微信服務平臺來實現檔案查詢、信息檢索以及數據分析等相關的一系列操作,使得這一微信公眾平臺能夠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價值。只有實現這些功能,才能讓學生在使用微信公眾平臺之時節約時間、提高效率,從而提高對學校檔案館服務的滿意度。當然,在此過程當中必須要注意的是,接入外部數據庫是將外部數據庫和學校內部的檔案數據庫連接在同一個微信公眾平臺上,因此要尤其注意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對老師和學生的信息安全負責任。
(二)注重數據信息的積累。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檔案館微信服務平臺構建的過程當中,所應當遵循的第二個路徑就是要重視數據信息的積累。這是由于大數據技術發揮作用的基礎就是占據盡量多的數據資源,并對數據進行完全意義上的分析,只有基于更加完全意義上的數據分析,大數據技術在運行過程當中才能夠更加充分地了解用戶的訴求,并基于用戶的訴求完成用戶的畫像以為后續的科學決策提供有益的參考。如果花大力氣建立了高校檔案館的微信服務平臺,卻放棄了對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那么我們開展數據庫的建設,將大數據的技術引入其中,就顯得沒有必要了。
(三)更新算法,總結大數據以指導工作。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在開展檔案館微信服務平臺構建的過程當中,應該充分地利用大數據的特點,并且將大數據的特點和優勢與高校本身在信息占有和平臺建設方面已有的優勢相結合。而在結合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考慮更新大數據本身程序運行的算法,使之更加適應高校的工作特征和信息存儲方式,并且基于算法的更新來完成更高效率大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基于大數據搜集整理之后所得到的普遍意義上的結論,來指導高校后續的工作。
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檔案館微信服務平臺的建設,應該基于現實的需要和技術的支撐來進行,著眼于學生的需求和學校教學管理的需求,我們在開展相關平臺建設的過程當中,應該從更加人性化的視角出發來完成相關的工作。同時也要著眼于技術的前瞻性和數據庫未來的應用,做好期間的具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