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啟東市人民醫院 黃洪波
醫療衛生事業和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系,醫院的宗旨在于治病救人,為群眾的健康提供保障,這既要求醫院具備現代化醫療設施、技術精湛的醫療隊伍,更要求醫院具有優良的醫德醫風。在醫院體制變革階段,對醫護人員的思想理念、服務能力、醫療效果等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怎樣在新時期加強醫院精神文明建設,把醫院精神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關鍵工作展開深入思考及探索。
牢牢抓住醫院精神文明建設,既突出了社會價值,也是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的基本要求。重視醫院精神文明建設也是社會大眾最關心的內容,伴隨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人民更加重視健康的生活環境及生存條件,這就對醫患關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展現醫務者的精神面貌,形成優良的社會形象,這就要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拓展新思路,尋找精神文化載體,基于“忠誠、廉潔、擔當”,樹立“白衣天使”的完美形象,樹立醫院核心價值觀,建立融洽的醫患關系。
具備健康完美的院風院貌,醫護人員勤政廉潔,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同事之間團結互助,文化氣氛濃厚是醫院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和目標。
醫院的性質是公益性的,公立醫院始終要遵循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理念。目前,醫療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私立醫院紛紛涌出,交通發達、病人易往大醫院流失,醫院內人事體制改革、績效配置機制改革和后勤社會化等全面變革,使醫務工作者各種思想問題及心理壓力變得更為突出,有的醫務工作者也較明顯地出現了個人主義與拜金主義的不良思想,在利益的引誘下,一切朝錢看,開大處方、大診療,醫德心、義務感喪失;有些將個人具備的醫療技能作為商品掙錢,無利不醫;有些只想到個人利益,包含績效配置等與本身利益有關的毫厘必爭。另外,缺乏主人翁觀念,只考慮埋頭診病,埋頭寫論文評職稱,對醫院經營發展毫不關注;有的對醫院領導者在管理方面的各種變革不理解,存在抱怨思想。這些情況出現后,若無法得到全面解決,不但影響到醫院人員整體素養的提升,而且還將制約醫院的長遠發展。
(一)制定科學的思想教育體制。注重精神文明建設,一定要制定出一套滿足醫院發展要求的思想教育體制,應從如下幾點著手:1.調整工作目標。思想教育首先需改變工作目標,由原來“救火隊”的基本目標轉換成“預防隊”,改變原來的被動思想教育模式,把思想教育活動放在醫院各項任務的第一位置,并采用主動出擊的方式,將思想教育活動推向醫院的每個角落。2.制定出思想教育超前指導體制。超前指導體制指需要思政人員在工作中,針對醫務工作者的思想熱點、基本狀態進行搜集和分析,體現問題導向,對所有醫務工作者都建立思想檔案,并對存在思想缺陷的醫務者加以引導和教育。3.創建多項思想教育系統。對員工的思想教育活動,要采用多種整體性教育方式與體制,比如基礎性導向工作、標準性職業道德培訓和激勵性示范培訓等,通過定時、長期、持續地對員工組織多種模式的思想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的思想道德素養。
(二)優化醫院經營過程的制度文化構建。制度文化是指以文字和規則的模式來管束醫院各部門職工,使職工養成優良的文化習慣,構建制度文化對于醫院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要強化醫院制度文化構建,應從以下幾點入手:1.制定醫院職工日常行為標準,能夠使醫務人員在日常操作中有據可依。日常行為標準涉及基礎標準、診療技術、處理標準、服務標準等。以日常行為標準使醫院醫療活動的各個過程、職工的每個態度均保證科學、準確,促使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增強。2.做好醫院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五個適應”活動。“五個適應”活動是指要適應病患的實際狀況、適應本地經濟的總體水平、適應醫院經營的總體需要、適應政府的具體規劃和適應國家法律法規準則。該項工作貫穿在醫院制度文化構建的始末。基于“五個適應”活動,能夠使得醫院職工進一步提高自身職業操守和道德標準,讓醫院精神文明建設邁進更高階段。
(三)增強以人為本的觀念。第一,應在醫院中組織學習教育,使醫院職工對醫學倫理及衛生法規有更全面的認識,提升醫院職工專業素養及水平。第二,要從患者層面,加大優質醫療服務傳播力度,組織相關研討會、報告會等工作,增加教育的實效性。第三,要使醫院職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醫院職工的科學文化素養與精神文化內涵,進而建立一個融洽的工作氛圍,促使精神文化創建活動順利開展。
(四)加強考核和監督。所有的工作都要經過嚴格的監督和考核方可真正順利進行,并得到最好的效果,如果缺少監督和考核制度,工作將無法順利貫徹執行。加強醫院精神文明建設,就是能夠在每一次的職工考核中,引入精神文明建設考核內容。首先,要逐步把現行的考評體制進行更新和升級,將以往考評的自身工作數量和模式朝著科學、系統、定性、定量的趨勢改變。其次,在考核工作中,要科學衡量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之間的關系,能夠考慮把經濟價值和醫院的具體運營情況視為衡量醫院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核心標準之一,但不得將之視為唯一標準。要采取客觀、滿足實際的方式,對醫院精神文明建設狀況展開全面的考核和評定,而且還要重視以社會價值為基礎的考評方向,唯有如此,方可真實而客觀地體現目前醫院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具體定位。
(五)改善醫療條件。醫院環境是病患對醫院的初次印象,美好的環境體現了醫院的精神面貌。向社會招聘專門的保潔機構,對醫院內部衛生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保潔;創建“無煙醫院”,使醫院處在無毒、無污染的狀態下。
綜上所述,醫院精神文明建設是國家深化醫療衛生制度改革的關鍵內容,醫院唯有充滿濃厚的精神文化與優良的社會價值,方可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目前,各醫院在創建精神文明時所面對的各種問題,醫務人員不能消極逃避,需要敢于應對,通過進一步轉變精神文明建設思路,改變陳舊的工作理念,以工作中的難題為問題導向,創建出科學標準的考評制度,加強醫院精神文明建設,為國家持續深入進行醫療衛生機制改革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