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琪 費秀水
摘要:本文通過對煤炭高校留級生心理現狀、產生原因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從輔導員、班級同學、專業課老師和家長四個維度闡釋了留級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導路徑,探討如何幫助他們建構對自身新的認識并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實現人生價值。
關鍵詞:煤炭高校;留級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
留級生一般指未達到學校相關學分要求,被學校要求繼續就讀現年級的學生和因自身學習狀態不佳而主動申請降級的學生。如今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問題突出,庫存居高不下、價格大幅下滑、行業效益持續下降,傳統煤炭高校受到很大沖擊。面對當前行業形勢,煤炭高校學生在校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從而導致一部分學生因成績不佳而留級,這已成為煤炭高校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學生因學習遇到障礙而留級,留級后又因為壓力與面子問題而產生了新的心理問題。因此,如何正確教育與引導此類學生,幫助他們重拾信心、完成學業,是煤炭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
一、煤炭高校留級生的心理現狀
(一)人際交往能力弱。留級生來到比原先低一級的班級,心里難免產生挫敗感,變得不愿與人溝通,不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與周圍環境相處出現障礙。
(二)上課出勤率與課堂學習效率低。學習興趣急速下降,上課遲到早退,甚至無故缺勤,有的學生一走進教室就感到壓抑。即使坐在課堂上,也難以集中注意力聽講。
(三)生活習慣差。留級生容易出現生活習慣差的傾向,作息時間不規律,過度沉迷手機游戲,飲食上暴飲暴食,不注重個人衛生等。
二、煤炭高校留級生產生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被家長溺愛、包辦過多的孩子,在進入大學之后沒有了家長的監管,變得迷茫和散漫,導致成績下降從而留級。或家庭突然出現變故,給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也是家庭因素產生影響的另一方面。
(二)個人因素。在應試教育這種畸形的教育模式中,學生狹隘地認為學習是給家長學,這就導致在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大學產生了嚴重的不適應,學生變得無所適從,有限的課堂時間結束后,學生或是忙于社團活動,或是從事兼職工作,或者沉迷于網絡,分配給學習的時間減少,必然導致學業退步。
(三)環境因素。當后進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周圍環境給予他的漠不關心,會導致他們與周圍環境相處產生畏懼心理,學習成績下降,最終出現留級的不良后果。
三、煤炭高校留級生的教育引導策略
針對留級生這一特殊學生群體,在教育引導的策略上,既要特別對待,又要一視同仁,要遵循“整體思路、問題導向、及時肯定、不離不棄”的原則,幫助他們重回生活學習的正常軌道。
(一)輔導員關注與引導
1.取得信任,迂回切入。要解決留級生的學習問題首先要解決他們的認識問題。因此輔導員先要尋找留級生的興趣點,取得信任,迂回地切入問題,從而發現問題、識別問題,最終解決問題。
2.發現優點,建立自信。輔導員對待留級生要做到一視同仁,要明白并且幫助留級生自己明白目前的狀態只是在學習上暫時遇到障礙,輔導員要幫助學生看到自身優勢,建構學生對自身新的認識。
3.轉移壓力,尋找出路。輔導員應幫助留級生正確面對晚一年或兩年畢業的現實,從負面因素中尋找積極意義,如留級可認識更多的同學,擴展人際交往等,將他們的壓力轉移,幫助他們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考慮畢業后的出路。只有消除了留級造成的后顧之憂,才能引導他們重新振作。
(二)班級同學接納與陪伴。從班級宿舍入手,由學生干部牽頭,引導班級同學把留級生當成老大哥,歡迎他積極參加班級活動,包括班干部選舉、班級聚會等,班級同學的接納度越高,留級生的融入感與歸屬感就越強,對于他學習狀態的改善就越有利。
(三)專業課老師分析與分享。對于煤炭高校的學生而言,煤炭形勢是他們關注的焦點,煤炭形勢的好壞無形中左右著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對專業前景不看好甚至產生懷疑,原因就在于官方的信息渠道不暢通造成了流言的肆意傳播,因此只有專業課老師的正面發聲和正確引導才能將學生從流言的誤導中拉回到積極的學習狀態。同時,專業課老師還可向同學分享本專業的學習方法和經驗,對于留級生的進步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家長配合與支持。輔導員要積極聯系留級生家長,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親子關系,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進行引導。家長也應多一些耐心和理解、少一些指責和抱怨,與學校共同努力幫助留級生進步。
留級生是煤炭高校不可忽視的一個特殊群體,對于他們的教育和引導要遵循“整體思路、問題導向、及時肯定、不離不棄”的原則,只有通過輔導員、班級同學、專業課老師以及家長的積極配合和共同努力,幫助留級生建構對自身新的認識,才能使他們重新樹立生活和學習的信心,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荊龍,趙慧.高校留級生的心理狀況分析及引導策略[J].新西部,2015 (23):136.
[2]辜垣堯.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加強高校留級生心理健康教育[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6 (10):45.
[3]辜垣堯,高志華,黃婷婷.“互聯網+”背景下高校留級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探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 (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