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哲楠
近年來,鑒湖小學秉持“承傳書院文化精粹,打造現代精致教育”的辦學理念,主張“立于禮,方能成人”的育人思想,持續、深入地開展了一系列禮雅教育活動。從制定《鑒湖小學十條學規》《鑒湖小學十條勸誡》等禮雅規范,到推行以“學書院名人,爭做鑒小禮雅學子”為主題的系列活動、以“六個百分百”為載體的實踐活動等一系列禮雅活動,鑒小的德育品牌之路走得扎實而穩固。禮雅教育感召、激勵著鑒小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學生習禮尚德、言行儒雅,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禮雅學生,鑒小學生獲省少先隊雛鷹技能爭章金獎,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美德少年”書信大賽一等獎,省“我愛祖國我愛黨”故事比賽一等獎……成果累累,榮譽滿滿。
新教育人朱永新教授曾說:“學校文化一旦走向成熟完善,都會擁有美妙優雅的儀式、節日和慶典。這是學校文化傳統的活標本,也是學校生命中最值得關注的重要時刻”。隨著鑒湖小學禮雅德育體系的日趨完善、豐富,在學校領導的智慧引領下,鑒小禮雅教育“再譜新篇章”。與“書院文化”“禮雅教育”思想一脈相承的鑒小“經典三禮”儀式文化應“需”而生,這既是應鑒小培養“行正、健康、剛毅、博雅”的新時代學子的育人目標之所“需”,也是應學校將努力創辦一所具有中國文化情懷的優質學校所必“需”。
禮,源于人類對生活世界的理解,是禮儀(形式)與禮義(內涵)的合一,表現為規范化的文明儀態。“儀式”在古漢語中是這樣解釋的:“儀,度也,從人,義聲。度,法制也。”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儀式是舉行典禮的程序、形式。綜合古今詞源,我們不難發現,儀式文化在不同受教育人群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通過富有儀式感的典禮程序和形式集中進行展演的教育途徑。區別于普通、常規的升旗儀式、頒獎儀式等儀式活動,鑒小結合學校特色,根據各個年級學生不同的身心發展特征,設計了具有連續性的系列儀式活動:一年級“開筆禮”、三年級“啟智禮”、六年級“志學禮”,貼近實際,各有側重。通過舉行學校層面的系列化主題儀式教育活動,構建學生成長的階梯,以此達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一年級“開筆禮”。為了讓一年級的新生盡快融入到校園文化中來,學校結合時代的特點,古為今用,古今結合,并有所創新地舉行開筆禮儀式,目的在于通過這種莊重的儀式,讓剛入學的同學們真正感受到入學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開始學習、走向成才的起點,以此珍惜讀書機會、勤奮學習,也讓更多的少年兒童感受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學校新書院文化的學習氛圍。
三年級“啟智禮”成長儀式。十歲是人生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學校為全體三年級學生舉辦“啟智禮”成長儀式,三年級的同學們得以在父母的陪伴下度過一個難忘的十歲集體生日。在悠揚的古典音律聲里,同學們著漢服、正衣冠,以國學經典《詩經·木瓜》一詩表達尊師重教的心意。在“三拜三謝”的行揖禮中向自己的父母致以感念親恩的謝意。由啟蒙老師拿起毛筆點朱砂,寓意從此“開啟智慧,勤學上進”。擊鼓明志環節,同學們將依次擊鼓以明志,鼓聲陣陣、用錚錚誓言大聲喊出鑒小學子的未來理想和追求……
六年級“志學禮”畢業儀式。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所以后代稱15歲為“志學之年”。邁出母校的大門,六年級的同學們也即將迎來15歲,成為一名中學生,更要用自己的言行舉動詮釋“責任”的深刻內涵!君子修禮以立志。在小學畢業這個重要的人生節點,學校通過隆重舉辦“志學禮”畢業儀式,希望同學們從此帶著告別童年的稚氣,懷揣師長的激勵進入少年的行列,為今后擔當更多、更大的使命和責任,勤奮學習,砥礪品格。
誠然,儀式是德育的一種重要手段,是人類為傳達正向價值觀而形成的社會活動。“經典三禮”儀式活動賦予傳統文化氣息,符合以德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使學生在成長的關鍵時段,觸生感情、經驗和獲得意義感,同時又適應了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規律,各有側重,構建了學生成長的階梯。儀式的氛圍創設是學生活動體驗的重要構成部分,注重學生主體參與,突出在儀式體驗中育人、在書院文化中育人,增強儀式教育的實效性,推動鑒小禮雅教育育品牌建設。近年來,鑒小人步履不停、筆耕不輟,禮雅教育品牌作為學校課堂“精致教育”的延伸和擴展,它包含獨特的書院文化意蘊,具有豐富的教育意義。通過這一系列禮雅教育儀式活動,既面向整體、又關注個體,既注重連續性、又注重階段性。
一年來,學校精心策劃、認真對待、周密安排,努力使儀式教育成為學生身心發展的“燃料”,成為家校溝通的“助推劑”,成為學校禮雅教育的“催化劑”。孩子的童年是幸福的,我們通過儀式擦亮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節點,以此莊嚴記錄下這美好的童年時光。同時我們也努力把這一份美好與家長“共享”,邀請家長參與到儀式中來,為家長和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創造共同成長的機會。“三禮”儀式活動得到了家長們地踴躍參與,莊嚴靜謐的儀式不僅親密了親子關系,也給家長們灌輸了能量,受到廣泛好評。在儀式的氛圍中,讓家長和自己的孩子完成一次情感的交流、精神的溝通、心靈的洗禮,觸生學生的情感、經驗和獲得意義感。
讓每一個學生站在活動中央,讓每一個學生的生命都是美麗的,讓學生的校園生活因活動而幸福多彩。文化涵養人,人也“反哺”了文化。正是基于此,在儀式文化與學生的雙向實效互動中,鑒小的“三禮”儀式文化必將走得更深、更長遠,讓生活在充滿傳統文化韻味校園里的鑒小學子,成長、成才、成功!
參考文獻:
[1]朱權華.教育,在儀式中進行[J].中小學德育,2009,22.
[2]朱育涵.小學階段儀式教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