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米娜
摘要:事業單位是我國企業經營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與民辦企業的資產獲得方式不同,我國事業單位資產的獲得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財政專項撥款進行經營,特別是全額事業單位更是如此。但是在全額事業單位中,政府所提供的單位國有資產的相關管理,卻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導致我國的全額事業單位在國有資產部分存在明顯的流失問題。因此,本文以全額事業單位為研究對象,探究全額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不斷提高全額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實際效果。
關鍵詞:全額撥款 事業單位 資產管理
全額事業單位主要是指以一些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沒有足夠維持自身運營資產的一些特殊單位,我國主要呈現為科教文衛類單位。這樣的單位本身傾向于社會福利性部門,因此需要國家承擔全部的資金與固定資產以確保其正常運轉.為人們提供更多的便利及服務。而這樣的全額事業單位在經營理念中,除了工作人員的餐飲工資及福利外,其單位所有資產也都屬于國家所有資產。但是我國全額事業單位在資產管理方便存在著明顯的問題,固定資產沒有能夠得到嚴格的管理,資產登記方面存在著明顯的漏洞,從而造成我國國有資產的流失以及浪費。在我國政府服務與資金使用更加透明的今天,加強對全額事業單位資產的管理,有利于保護即提高國有資產的利用效率,對于國家財政以及和事業單位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一、全額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現在的問題
(一)資產管理意識不強
對于我國全額事業單位而言。由于其資產獲得的方式來自于國家財政的全額撥款,因此很多人對于這部分來自于國家撥款的資產沒有足夠的認識。很多管理人員認為自身的資產主要來自于國家財政補貼,即使資金出現短缺問題,或是現有資產不夠維持企業正常運營,都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得更多的資金幫助。逐漸形成國家財政補助的國有資產與自身沒有太大關系的認知,加之獲得方式容易,因此在管理上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于相關內容的核實以及監管沒有有效展開。這樣的管理意識,就使得國有資產永運無法獲得足夠的監管和有效利用,甚至由于其獲得方式的便捷,還會出現資產浪費的明顯現象。可見全額事業單位資產獲得的方式影響著相關單位對于國有資產管理要重視程度,影響著管理人員對其管理的相關力度。
(二)資產管理制度匱乏
我國全額事業單位對自身資產管理制度的匱乏,是導致國有資產得不到有效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國家并沒有專門進行資產管理的相關文件和相關的規范制度,這就導致了部分全額事業單位借此機會鉆漏洞,不進行對于資產管理,并且從中套取更多的國家資產。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大多數全額事業單位自身缺乏對于國有資產的專門監督管理制度,就使得國有資產在管理的問題上缺乏具體的方式方法。查找相關的監管要求,缺少具體的獎懲方式,導致具體的資產管理存在較大的困難。而這樣制度的匱乏,又使得管理人員自身的管理內容以及職責劃分不夠清晰。不能使得具體的資產管理任務落實到個人。影響著資產管理的效率,影響著相關工作的權威性,無法使得資產管理有效落實。
(三)會計核算制度混亂
會計核算制度的混亂也是我國全額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之一。對于事業單位的資產核算,我國缺少相關的具體要求,對于將國有資產的支出以及使用情況缺乏細致的內容記錄。對于具體的記錄方式也沒有具體的規范要求。這就使得會計在核算過程中,出于自身管理便利的目的以及部分全額事業單位自身的需求進行國有資產使用情況的核算登記模式。這樣的核算登記模式往往容易出現總數上與實際支出情況不符等明顯問題,有較大的數量出入,工程出現不算或登記錯誤的相關現象。很多全額事業單位,即使在總量上與支出相等,但是在具體的支出項目中,具體的支出類型中往往難以進行細致的登記,或是與倉庫的實際情況不相吻合。而這樣混亂的會計核算制度,也就造成了我國全額事業單位在資產管理方面存在明顯的困難。
(四)資產使用效益較低
由于我國全額事業單位的資產主要來自于國家財政的直接撥款,因此獲得的方式較為簡單,當時的很多全額事業單位,對于獲得的資產,特別是在資產價值的認定上缺乏正確的認識。很多時候,利用國有資金進行具體設備購買時。由于資金投入來自于國家財政,因此往往會超出實際需求加大購買數量,超出數量的部分一般也會閑置,這就使得很多超出需求的資產得不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由于資金獲得方式的便捷,使得很多全額事業單位對于儀器設備的使用不夠珍惜,不能夠充分發揮其價值。很多設備是剛投入使用的。或是因閑置長期沒有使用而成為淘汰品。或是由于對相關設備的維護也不夠重視導致設備閑置過度而無法使用,最終只能利用更多的資金去買新的產品。這樣的現實問題就導致了固定資產使用效益得不到充分的發揮。產品的價值得不到正常使用,而導致國有資產的大量浪費。
二、加強全額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措施
(一)強化資產管理意識
要提高我國全額事業單位資產的管理實效。首先要提高我國權和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意識。一方面。國家應該強調國有資產的重要性。重視國有資產的管理以及登記情況,并通過相關的文件要求進行國有資產管理的落實。逐漸引起我國全額事業單位對于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視。引起人們對于現有資產管理及登記的重視。更好保障國有資產的有效利用。同時,全額事業單位也應該轉變管理理念,將國有資產的具體管理與單位個人管理進行掛鉤。使每個人都意識到國有資產與自身利益息息相關,從而強化全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對國有資產重要性的認識,既強化任何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不斷培養事業單位其他人員的配合意識。逐步提高我國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效果。
(二)完善資產管理制度
要想提高全額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實際效果,國家和事業單位都應該建立起具體的資產管理制度以及監督制度,從而以制度的強迫力以及強制性保障國有資產管理得到有效的落實。一方面,全額事業單位要建立起自身的資產管理制度,明確資產管理的具體要求以及相應的管理方式,要求資產管理人員能夠按照相關的要求運行管理,從而避免管理的盲目性,使得國有資產管理的責任能夠落實到管理者個人。同時事業單位還應當建立起具體的監督制度。對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并制定出具體的獎懲制度,而對于違反其規定的人員也要進行嚴厲處罰。最終確保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能夠得到有效落實。這樣的制度也將會規范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免其不當行為對于國家資產的侵占。
(三)規范會計核算工作
規范全額事業單位會計對于單位資產核算方式,是加強全額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有效方法。首先,全額事業單位必須要求會計部門對于每類、每項國有資產的支出以及使用進行具體登記,對于其歸還情況以及使用途徑也要有明確的登記,以確保國有資產的使用情況的記錄具有真實性。同時,對于會計人員進行國有資產核算的方式也要進行一對一的入庫記錄以及出庫使用的記錄。對應銷賬,從而實現數量的匹配,避免出現信息錯誤登記的問題。而對于會計人員錯誤登記生產信息的現象也要進行相應處罰,并通過這樣的方式。引起會計人員對于資產登記的重視以及規范操作,從而更好的保障國有資產在核算方面真實可靠,保證我國國有資產不易流失。
(四)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加強全額事業單位資產的管理效果也需要不斷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一方面,國家要對全額事業單位資產申請進行嚴格的審核,對其使用需求進行嚴格的審核,并對其具體的使用途徑進行相關監管,從而減少全額事業單位國有資金的浪費。同時全額事業單位需要不斷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率,明確自身所持有的所有國有資產具體持有相關情況,包括具體數量,能否正常使用,是否進行相關保養等一系列內容要進行具體明確,明確現有的國有資產能否重復利用,實現對國有資產的循環使用,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更好的提高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
(五)完善資產管理方法
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今天。對于國有資產的管理方式也需要與時俱進。我國全額事業單位在資產管理方面,也需要借助于現代互聯網技術進行網絡化管理。并通過網絡化的平臺,明確國有資產的流動情況,明確資產的使用者以及產品流動去向,從而形成資產使用情況的公開透明化。而這樣借助于網絡管理的方式,也為其他工作人員了解國有資產使用情況提供了更好的平臺與便利。提高產品使用。對于國有資產公開透明的管理方式,也將形成更好的推動力,使得我國全額事業單位進行資產管理的工作人員能夠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更加認真負責的從事自身管理工作,以免出現管理漏洞問題影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