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昊天
所謂企業風險管理文化,是指企業員工為實現企業生存發展目標而進行風險管理的活動方式及成果,這種風險管理的活動方式及其成果通過精神、制度、行為、物質四種形式表現出來,共同構筑成風險管理活動完整的文化體系。在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時代背景下,風險管理文化將成為企業發展和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內在推動力。
對于國有企業來說,風險文化的建設是企業維持自身長久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新的發展形勢下國有企業應對環境變化的必然要求。企業通過加強內部風險文化管理體系建設,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使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這對于提高全體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和風險文化修養,提高企業的形象風貌和競爭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堅持風險管理的戰略導向原則。全面風險管理是以企業的整體戰略為綱領來建設的,內嵌于企業戰略,服務于戰略,其管理目標和管理活動均以企業戰略為導向,為企業戰略目標實現提供有力支持。
堅持以生產經營為中心的原則。企業風險管理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提升經濟效益,促進企業持續、平穩、快速、協調發展。
堅持風險管理理念橫向和縱向滲透的原則。全面風險管理是企業自上而下的流程管理,通過文化滲透的方式,使每一名員工能充分認識到自身的風險管理責任,履行全面風險管理工作職責,自覺防范和控制風險。
堅持融入企業文化建設全過程的原則。建設企業風險管理文化是一項長期而持久的工作,必須將其納入企業文化建設的整體規劃,與誠信文化、安全文化、質量文化等一同作為企業文化的子系統進行統一部署。
風險管理理念。風險管理理念就是以什么樣的思想來指導風險管理。從內涵上講,企業風險管理理念是企業在對風險的長期認識和防范中,在進行風險管理的長期操作實踐中形成的。
風險管理制度。風險管理制度是圍繞風險價值觀,要求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對員工行為產生約束性與規范性影響的風險管理流程、組織結構和制度的總和,它約束并規范風險管理行為和風險管理環境的建設。
風險管理行為。在企業風險管理文化構建中,既要把行為文化當作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層面、文化環節加以重視,又要把行為文化建設同風險管理理念文化建設特別是制度文化建設加以貫通。
確立企業運營的風險管理體系和管理策略。需要確定的是企業運營的風險偏好和抗風險能力,建立起企業風險管理的KPI(關鍵績效指標)體系。
建立健全風險管理的流程。企業運營風險管理主要流程有:運營風險識別、運營風險評估、管理與控制、生成風險管理報告。風險管理流程的循環模式呈螺旋式。
設立相關風險管理的組織結構。風險管理組織結構的設立要在明確各配置組織所對應的風險管理權限和責任的基礎上。公司的董事會和管理層尤其要有合理而明確的風險管理責任配置,這是影響企業運營風險管理的重要方面。管理階層是否成為制定和執行企業管理策略的核心,是企業風險文化能否形成的關鍵因素。
完善和健全規章制度。良好的風險文化氛圍不僅需要員工的自覺維護,還要有相應的規章制度作為堅實的保障。完善企業風險管理文化體系,嚴格履行國家法律法規,建立有效的安全責任制度,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賞罰分明,約束違規操作的行為,通過不斷探索逐漸完善企業風險管理文化體系。
加大企業風險管理文化建設力度。風險管理文化建設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高級形式,企業風險管理文化的形成需要各部門統一理念,系統推進風險管理文化建設進程。通過形成良好的企業風險管理文化,達到有效的運營管理。企業領導和干部要做好帶頭工作,率先學習先進的風險管理文化思想理論,提高自身的風險管理文化水平和素養。這樣才能更快更好地推動企業風險管理文化建設事業的發展。
企業風險管理文化建設是一個過程,需要不斷地去豐富和創新它的內涵。因此,企業領導要加強關注,對企業內部進行有策略的規劃和建設,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機制,并不斷地進行補充和創新,與時俱進,不斷發展,使風險管理文化工作成為企業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