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南沙區文化發展中心 胡小俐
近年來,南沙區圖書館服務的渠道進一步拓寬,不僅包括傳統的到館借閱,還于2011年引入了廣州地區公共圖書館Interlib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與廣州圖書館及各兄弟區縣館以及鎮(街)圖書館實現了通借通還。2012年起在企業、社區設立了多個館外固定流通服務點,并啟用了南沙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為讀者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服務。在2016年,南沙區圖書館在區內各地鐵站點、各鎮街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安裝了45臺電子圖書借閱機,讀者可以方便快捷地將電子圖書下載到自己的手機里,實現隨時隨地閱讀。
南沙區圖書館擁有獨立服務器及成熟完善的電子文獻閱覽室、光纖網絡和觸摸屏電子報刊閱讀系統等信息網絡設備設施。目前共享的電子圖書超過50萬冊,全館實現了免費wifi全覆蓋。
南沙區圖書館建立了獨立的圖書館網站,主要提供書目檢索、數字資源利用、信息發布與基礎服務介紹等。同時,每周在公眾微信號“印象南沙”上將圖書館的信息按時推送。
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是信息化時代的普遍要求,代表了公共圖書館事業的未來。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設施,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承擔著重要的信息服務和教育職能。通過數字服務網絡,推動公共圖書館利用數字化、網絡化技術向社會公眾提供便捷服務,這是公共圖書館發展的趨勢,也是《公共圖書館法》對公共圖書館發展建設提出的要求。加強數字資源建設,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文獻信息共享平臺,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才能更好地提高圖書館公共服務保障水平,滿足公眾的知識信息需求,保障公眾的基本文化權益。
建設圖書館數字化信息服務平臺,構建多層次多級別數字閱讀服務網絡,可以方便讀者便捷甚至足不出戶享受圖書館提供的信息服務,將有效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和讀者滿意度,保障人民群眾享受均等化的公共圖書館基本服務。
目前南沙面臨國家級新區和自貿區等區位性、政策性良好發展機遇,區域城市化發展迅速推進,高端人才大量涌入。加快發展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為轄區人群提供豐富和專業的精神文化產品將是今后工作重點之一。
其一,充分利用廣州建設“圖書館之城”的機遇,以高標準推進南沙區新圖書館數字化建設,開展探索機器人、物聯網等高新技術在圖書館系統中的應用。
其二,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政策優勢,加強合作,營造有利于科技創新及智慧人才集聚創業和居住的海濱生態宜居示范區,建設服務內地、連接港澳的知識交流中心、學術研究中心和教育培訓基地,成為匯聚全球智慧的前沿陣地。
建立全面覆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多種形式延伸圖書館服務,提高圖書館服務獲取的便捷性,充分發揮南沙區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形成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圖書館數字化服務網絡。
(一)加快數字化服務體系建設。1.持續豐富館藏電子文獻資源。文獻資源是圖書館建立的關鍵,也是開展讀者服務的基礎,文獻資源建設應強調南沙館的資源特色。根據轄區的產業優勢和地域特點,在資源收集、服務方式等方面辦出本土特色,開展針對性的服務,強化圖書館與政府、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緊密合作,從而提高服務效益。最后,應該吸引用戶加入到資源的選購過程中。2.提供便捷高效的網站服務。進一步加大相關的服務器、網絡、存儲設備的管理、維護和數據備份工作,保障安全快捷的網絡環境和友好的用戶交互界面。在服務內容上也要考慮與文化部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等緊密結合。將圖書館網站打造成區域圖書館的數字化資源展示中心和讀者互動交流中心。3.建立健全總分館服務體系。南沙區于2016年啟動了公共圖書館區域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實現與廣州市圖書館及各區圖書館的通借通還服務。除此之外,更可以憑借讀者證,通過圖書館網站,直接共享數字資源。4.創新網絡服務方式。致力于“將圖書館建到讀者身邊”這一新的服務理念,改變傳統圖書館需要專門人員和場地的運行機制:其一,建議通過APP應用等形式建立電子圖書館,讀者在電子圖書館中可以自由地閱讀和借還圖書,全程沒有工作人員的參與,從而使更多的市民能夠有更多的機會享受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在這些網絡平臺的建設中,應該提供統一標識。強調其設計和風格的統一、標識(LOGO)的統一,借此擴大區圖書館的影響。通過廣泛的宣傳渠道吸引市民關注、下載和啟用服務,所形成的品牌效應也可以為圖書館建設的進一步普及化鋪平道路。其二,建議著力配置南沙圖書館微信服務號。通過微信服務號,南沙區圖書館可以向讀者提供館藏書目檢索、借閱查詢、圖書續借、數字資源下載、活動與展覽信息查詢和參考咨詢服務等。區圖書館還可以定期評估微信服務號的使用情況,根據讀者反饋調整和完善功能。其三,建議提供移動OPAC服務。移動OPAC短信服務的內容可以包括圖書到期提醒、新書通報、講座信息和培訓信息、預約圖書提醒等等。讀者也可以通過南沙區圖書館的移動OPAC客戶端,隨時隨地訪問圖書館書目信息系統,享受移動圖書館帶來的新鮮功能和便捷服務。
以南沙區新圖書館建設為契機,同步推進新圖書館數字化建設。一是做好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數字化項目建設。除了配備足夠的電子閱覽室和不斷豐富館藏文獻信息資源外,還要提供光盤數據庫及網上數據庫檢索,充足的電子圖書和電子期刊閱覽,互聯網云計算服務及多媒體視聽服務等,同時配備聲像資料室復錄復印及打印等服務設施。二是注重新科技、新技術的應用,應該充分考慮國際最新圖書館應用技術例如機械臂、智能分揀系統、傳送裝置系統的配置等,也包括對珍貴書籍影像化檔案制作等等。
綜上,隨著國家級新區、自貿區雙區疊加的政策性效應,南沙區目前正處于快速城市化的進程中。南沙區應充分利用好政策優勢走智慧發展道路,重點是通過加強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等為南沙智慧島建設打好基礎。把新一代信息技術運用到新圖書館建設規劃中來,進一步擴大圖書館服務的覆蓋范圍,消除服務盲點。著力于敏銳感知個人和群體的信息需求,并應讀者需求改進服務。這將成為南沙區圖書館加強城鄉文化一體化建設,消除信息鴻溝,為南沙新區和南沙自貿區開發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知識保障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