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棱市圖書館 閆麗穎
現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自我文化水平的提升,在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了進一步迎合時代發展,并不斷為人們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要公共圖書館管理工作人員提高自我認識,積極做好外借服務工作,以確保知識傳輸效率,從而進一步提高公共圖書館社會服務效能,具體分析如下。
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不斷更新換代,科學技術與各個領域相結合,此時圖書館服務也應與時俱進,積極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升級完善,在改革創新的過程中,不斷滿足讀者與時代的要求,突破傳統借閱方式的局限性。在此背景下,圖書館外借服務應當堅持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打破傳統格局限制,與發展趨勢相適應,積極利用網絡平臺獲取網絡資源數據,通過網絡途徑拓展服務范圍。對此可開展“送書上門”等全新活動,制訂針對性的服務技術,堅持以人為本,打造特色服務,堅持便民惠民。
轉變新理念、運用新技術、開展全新的管理模式。在現代化圖書館管理模式中,為有效提升服務質量,減少工作人員工作壓力,可適時開展開架管理活動,對閱覽室進行重新劃分,實現借閱一體化,實現自動化資料查找。在互聯網時代,可強化各級圖書館的聯系,利用網絡平臺,進行網絡開館活動。實現不同圖書館之間的館際互借,利用豐富的資源滿足不同讀者的多元化需求。如:結合區域性圖書館數量和資源實際情況,通過網絡平臺建立資源聯系網絡,開展不同書籍的館際互借業務,有效擴大了受眾讀者范圍,拓展了閱讀范圍,進而提升資料文獻的使用、利用價值。
讀者的主觀意識、閱讀需求、知識水平等存在一定差異性,因此對閱讀服務的需求有所不同,對此,外借服務工作人員應當充分了解不同讀者的實際具體需求,對閱讀基本方向進行規劃,以此為依據開展針對性、特色性服務活動。如以實際情況為基點開展“送書上門”計劃,結合不同對象性選擇針對性書籍,社區服務點以養生類、生活類書籍為主;學校服務點以經典名著、教輔用書為主;軍營服務點以軍事、時政類圖書為主;企業服務點以經營管理類圖書為主。由此可見,結合讀者需求制定針對性服務計劃,可充分發揮圖書館的社會效益。
圖書館外借服務工作人員,是圖書館與讀者溝通、交流的傳遞人,因此工作人員往往代表圖書館的形象,更是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初步印象。因此,應當提高圖書館外借服務服務人員的素質。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寶貴資料,豐富其思想、提升其素質、夯實其專業積累、增強其職業道德。與此同時,圖書館外借服務人員應重視自覺提升內在素養與職業道德,不斷更新自己、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端正服務態度,注意總結,積累經驗。同時,要不斷樹立主動、自覺服務的意識,根據日常積累,準確迅速解決讀者的咨詢問題,并主動與讀者進行交流,了解其需求,制訂針對性的服務計劃,有選擇性地進行書刊推薦,幫助讀者進行快速查找文獻資料,向讀者展示檢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提升資料檢索效率等,保證服務態度的優質性。
與時俱進,利用現代化通信設備,結合網絡資源平臺,強化現代化推廣,構建網絡化借閱服務體系。根據時代要求、行業發展、職業變化、讀者習慣等突破傳統閱讀的時空限制性,開展隨時隨地閱讀服務模式。利用網絡平臺,創設手機、電腦等移動客戶端閱讀系統,為讀者預約、查閱、訂閱、借閱圖書提供便利。利用電子資源及數據突破傳統借閱的限制性,利用數據資源庫,提供不同電子文獻,拓展存儲內容,為讀者在線閱讀提供便利。有效拓展公共圖書館外借服務的延伸面,為讀者自由閱讀提供途徑。開創特色服務體系時應當做到:第一,全面透徹了解讀者需要。以讀者的閱讀喜好、閱讀方式、閱讀內容、閱讀習慣等為基礎,進行調查、分析,研究,進而全面掌握讀者的閱讀需要。結合走訪相關單位,組織開展課題討論探究等,設計針對性、專業性、特色性的圖書館借閱服務體系。第二,積極、迅速、全面收集讀者反饋信息。根據讀者的反饋意見,及時進行借閱服務調整、優化閱讀服務體系,以實際情況為基礎,研究讀者的閱讀成果,保證閱讀服務的準確性、外借服務的時效性。第三,積極構建借閱檔案。根據讀者信息反饋,確定針對性的宣傳方案、利用有效的宣傳手段,推廣特色外借服務工作,拓展更多受眾對象。
總之,在公共圖書館管理與發展過程中,外借服務是重點部分,如何進行科學化管理需要不斷研究,同時,隨著新時期的發展,外借服務工作開展過程更應該具備一定的科學性,要結合公共圖書館實際,制定良好的外借服務,并依托現有技術,實現外借服務工作的便利性,從而促使公共圖書館外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