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婁底職業技術學院 吳暉
隨著信息化與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發展逐漸進入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逐漸成為我們學習與生活的重要手段。高職院校作為我國主要的教育機構,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就應當利用信息化技術來武裝自己,重視檔案管理在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中的重要性,確保海量數據能夠得到有效的運用。
(一)大數據概念。所謂大數據,就是指海量的數據資料,是IT行業的流行詞語。隨著互聯網在人類生活中的不斷普及,信息數據的結構也越來越復雜,想要實現對海量數據的有效運用,就需要加強對網絡數據平臺的科學規劃與管理,這便是產生大數據的由來。
(二)大數據時代檔案管理的特點。1.智能化。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的管理工作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管理手段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實際發展需求,高職院校想要實現更好的發展,就應當加強對信息化技術的科學利用,采取高效的采集與檢索方法,提升檔案管理效率。與傳統的紙質檔案不同,大數據時代的檔案以電子形式存在,通過互聯網進行傳遞與共享,是一種智能化的管理與服務方法。2.無紙化。互聯網為檔案管理提供存儲空間,為構建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減少了紙質檔案管理的繁瑣,同時也使得信息化與數字化技術得到了良好的使用,引領高職教育進入無紙化管理時代。
(三)大數據時代檔案管理的意義。傳統的紙質檔案不僅不易于保存,且占據了大量的空間,檔案一旦處理不當也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污染和后果,種種因素都使得檔案管理長期得不到相關重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為檔案管理賦予了全新的定義,紙質檔案逐漸由電子檔案代替,這為檔案的查詢與查閱等工作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同時也為高職院校未來的迅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傳統的檔案管理中,檔案的使用周期較長,且不便于管理,更存在丟失、損壞等問題。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人們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信息資源的共享,極大地滿足了社會節奏的需求,同時也使得信息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
(一)紙質檔案存儲帶來的局限性。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以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為主要目標,學校除了要存儲學生的學習資料外,還要記錄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以及心理狀況等相關內容,因此高職的學生檔案的內容越來越繁瑣,信息量也越來越大,檔案管理的難度也隨之增大。但目前,我國大部分高職的信息化建設進度緩慢,檔案的管理也始終停留在紙質階段。雖然高職在網上錄取、畢業等環節已經進入到數字化管理時代,但這些工作的開展都需要以檔案管理為核心,由此可見,高職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管理基礎遭遇瓶頸。高職院校對于經費的分配不合理,將重心放在校園建設上,致使信息化設備常年無法更換,系統陳舊,收集數據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致使管理基礎存在劣根性。高職檔案管理的內容存在多樣化與復雜性特征,單單依靠傳統的方法無法實現對檔案的動態化管理,致使檔案內容缺乏真實性,無法對校園建設起到借鑒性作用,檔案管理也最終失去了現實意義。
(三)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檔案管理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管理知識,還要學會熟練地操作計算機,但目前,檔案工作人員始終將重心放在檔案收集、整理等傳統工作上,不注重對計算機技術的開發與利用,致使自身管理體系逐漸與社會脫節。部分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水平不高,只依賴計算機繪制表格與存儲數據,一些相關的數據分析軟件都沒有得到良好的運用,致使計算機信息冗余問題嚴重,為學校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高職院校并沒有為管理人員提供外出學習與調研的機會,致使管理人員的服務水平低,無法發揮檔案信息的作用。
(四)制度上存在缺陷。紙質檔案管理包括收集、整理、歸檔、保管等一系列內容,而電子檔案管理還包括數據交換、共享等方面的新內容,因此,高職院校想要提升電子檔案管理水平,就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更加科學的管理制度。但目前,高職院校對于檔案管理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也沒有將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納入重點項目當中,致使檔案優化管理始終無法取得良好的進展。
(一)構建檔案管理信息化體系。從目前社會大環境角度來看,我國檔案仍以紙質管理為主,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電子檔案管理仍處于起步階段。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技術型人才的主要教育機構,應當緊跟時代步伐,了解社會發展趨勢,加強對信息化技術的使用,進而為檔案信息化建設迎來新的突破。高職院校應當樹立起大數據管理理念,設立獨立部門,對檔案進行集中管理,學校可在網絡上建立起信息系統,一方面加強網絡宣傳,另一方面也便于收集學生信息,進而實現對大數據的有效利用,提升檔案管理的服務水平。
(二)制定科學的檔案管理目標。制定目標是走向成功的最關鍵一步,高職院校應當結合自身的管理狀況,制定科學的檔案管理目標,確保后續工作的良好開展。目前,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評估的過程中都沒有樹立起統一的標準,致使檔案管理的內容缺乏實用性。互聯網可以為管理人員提供多樣性的檔案分析方法,對學生的各項數據進行科學對比,使檔案管理的內容能夠真正地反映出學生心理上的發展與變化。高職院校應當突破傳統管理方法的局限性,與大數據開發公司建立起合作關系,充分挖掘網絡資源,擴充檔案管理體系,使檔案管理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進一步提升管理效果。
(三)強化檔案制度管理。為了實現對檔案管理工作的科學引導,高職院校還需要建立起系統的管理制度,明確每一個崗位的職責,并做好年度考核工作,確保檔案管理部門能夠與其他部門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加強各部門間的溝通與交流,確保檔案信息的真實性與有效性。學校應當加大對檔案管理的資金與技術支持,采購數據光盤、信息安全硬件以及磁帶機等信息化設備,滿足大數據背景下檔案信息的輸入與輸出要求。搞好網絡建設工作,將檔案管理與校園建設工作進行有效的融合,加大對檔案管理的重視力度,重視網絡安全問題,安裝防病毒軟件、系統加密設置等等,將內網與外網相分離,保障數據的安全性,在此基礎上做好計算機庫房的安全監控工作,將監控記錄內容也作為檔案管理中的一部分進行妥善管理。
(四)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管理人員想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就應當制定長遠的發展計劃,一方面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也要提升自身的計算機操作水平。高職院校應當加強對激勵機制的運用,鼓勵檔案管理人員積極地參與到校園建設活動當中,并為其提供更多的進修與學習機會,使管理人員的經驗更加豐富,此外,學校也應當不斷提升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使每一個崗位的工作人員都能夠按照規定標準進行科學操作,使檔案管理工作的安全得到良好的保障。
綜上所述,檔案管理在高職院校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為了進一步提升檔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學校應當加強對信息化技術的使用,不斷優化檔案信息化管理內容,建立起學生檔案信息化管理平臺,為高職院校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