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白砂鎮財政所 藍文連
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ü2022年)》,對鄉村財會管理‘雙基’表現出了很大的重視,并將其歸類為促進鄉村人才發展的重要方法。要想確保鄉鎮地區經濟的發展,其重點就是要確保財務管理的規范性,為此,一定要構建出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讓鄉鎮地區的經濟活動更加規范化,這也是基層工作的重要內容,對于推動鄉鎮地區長久、穩定發展,夯實鄉村振興基礎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過,現階段,還有部分鄉鎮地區的財務管理顯得非常薄弱,這也是當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資產管理不規范。從相關的調查可以發現,部分村鎮地區對于當地的固定和庫存資產并未安排專門的人員進行管理,不僅如此,在進行核算的時候也不采用盤點、折舊等會計內控的方法,從而讓當地每年都會損失不少資金。還有就是對貨幣資源的管理也缺乏規范性,部分擁有不錯經濟的集體有著大量的收入來源,尤其是在那些大片土地被征用的村鎮地區,有著很多多頭開戶的情況,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導致鄉鎮地區的財務出現損失。
(二)財務公開不規范。部分鄉鎮地區的財務一直處于不公開的狀態,當地進行村鎮代表以及財務監督人員的選舉時也并非依照法律進行,這也讓很多老百姓抱怨和犯愁。另外財務公開時避重就輕,將那些并不重要的內容進行公開,而重要的、涉及很大額度的收支情況并不給予公開,如道路建設等項目的收支情況并不進行公開,當地的實質財務內容得不到有效公開,內容模糊,缺乏事實細節。除此之外,就是財務公開的內容和當地的實際發展需要并不是很契合,部分村鎮并未把新的村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及時的反應在財務公開內容當中。
(一)加強對專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培養。要想有效促進鄉鎮地區財務管理水準的進步,鄉鎮地區就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狀況,采取合適的措施推動財務管理的規范化。鄉鎮需要定期進行鄉鎮財務管理業務的培訓工作,讓各個村鎮的文書以及報賬員等全面參與其中,從而讓他們建立深刻的規范化財務管理意識,提升他們實際的財務管理能力。
(二)構建出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具體來說,鄉鎮地區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對各個村鎮的財務管理真實狀況展開調查,讓過去簡單的村賬鎮管賬務記錄朝著日常的監督管理發展,讓村鎮的財務審批、公開等制度變得更加規范,這樣對村鎮地區長期、有效展開財務管理有著很大保障。
(三)對財務管理加強監督,并定期開展財務公開。必須要將鄉鎮監督委員會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不間斷地對鄉鎮村級財務收支的狀況展開審核,一定要堅決防止賬外賬等情況出現,不僅如此,還需要把鄉鎮財務使用的真實情況進行公開展示,讓大家與社會共同監督。要想對財務公開制度展開有效改進,就要始終堅持實際、實用、實效這幾個原則,讓公開的財務內容、載體以及時間變得更加規范,還需要構建出規范財務公開的相關制度。
根據上文論述可以得知,在新時代,必須對鄉鎮地區財務管理中不夠規范的地方展開分析,從而制定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具體來說,必須要打造出一支專業化的鄉鎮財務管理隊伍,這是促進鄉鎮地區財務朝著規范化發展的關鍵前提。憑借這樣一支管理隊伍,便可以最大程度讓會計工作變得更為獨立客觀,讓會計監督工作得到真正的強化,還能夠讓村鎮的財務更加公開化。還需要對財務公開的制度展開建設和完善,不僅如此,還要對鄉鎮地區的財務管理制度展開長期的完善以及創新。通過這些方法便可以讓村級財務管理更加規范,夯實鄉村振興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