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山遷西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馬曉東
最近幾年來,國家把經濟發展的側重點向內陸和農村傾斜,在省、市、縣三級政府和各部門領導的不斷努力下,經濟發展的重心向西部和農村有所側重。農村的“村村通”基礎設施工程早在前幾年就已經基本完成。農村特色經濟發展項目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很多農村都扔掉了“貧困村”的帽子。這些成功的地區不斷帶領周邊區域的經濟發展。現在農村信用社在收取極低利息的情況下對通過審核農村創業者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由于農村資金的不斷涌入,一時間各地方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創業發展自我意識不斷加強,農村正在緊跟城市的步伐快速步入“小康”。
(一)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信用社要認真貫徹黨中央最新文件精神,立足“三農”,發揮金融服務功能。在新農村建設中,對于國家重點扶持的項目,要給予先行貸款的優惠政策。對農村中小企業發展初期資金緊張、還款時間長等特點,開辦適合他們發展的產品。對于資金的數額和使用要加強跟蹤管理,對于國家政策性扶持資金,要按照國家有關文件的要求嚴格進行把關,讓資金落實到位,落實到刀尖上,讓資金真正到努力發展農村的創業者手里。
(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在偏遠的農村,很多企業特別是“三農”中小企業發展初期規模較小,但是數量巨大,這些企業是農村閑散勞動力的“經濟來源”。這些企業是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提高地區經濟發展,增加地方建設的主要經濟力量。農村信用社要充分了解中小企業發展的方向,深入了解這些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技術實力。地區小型企業要結合地區特點,搶占市場先機,發展特色經濟項目,農村信用社要不斷提高警惕性,防止一些不法企業借助發展農村,挪用國家資金。為了防止一些企業的不作為,搞好中小企業的資金扶持工作,加強資金使用擔保工作,讓其他企業和地方政府一起擔保,并有一定可行性發展方案的情況下,方可以進行資金扶持。為了更好地支持農村中小企業的快速、穩定發展,解決資金方面的后顧之憂,農村信用社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自我體系建設,完善農村資金扶持工作,給很多企業帶來資金扶持服務。一方面,農村信用社要在國家大政策和系統規定的大環境下,不斷健全為各種各類型的中小企業服務組織體系。市、縣、鄉(鎮)各級領導要根據不同的分工,對農村個人或者企業法人提供信貸支持。另一方面,農村信用社要公開服務對象和服務的范圍,對服務的項目進行限時完成,對完成不了的問題要抓緊時間回復客戶,并積極提出建議。農村信用社要公開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范圍及內容,公布信貸品種,明確貸款條件,加強與中小企業的信息溝通,增進中小企業對金融服務功能的了解。又一方面,農村信用社要創新信貸品種。針對農村小型企業,結合法人良好信譽,如果企業有實物作為抵押,可以進行適當的可貸款扶持。以往貸款種類單一,中小企業合適的信貸品種較少,無法適應農村中小企業資金的使用情況。應不斷深入農村企業,詢問資金的使用情況,以及貸款的欲望所在,根據資金需求情況,設計新的信貸品種,以滿足中小企業不同時期不同產業的發展需要。
(三)加快體制改革,轉換經營機制。農村信用社與其他商業銀行不同,具有親農性,在農村中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在發展業務的時候,需要不斷規范內部制度,改善結構,加快內部改革,轉變經營機制,優化組織體系。讓各種復雜、煩瑣的程序更加快捷、便利,讓農村辦事情更快捷。與此同時,需要不斷適應現代化互聯網和智能客戶端的建設,將辦卡、存款、取款、轉賬等多種業務實現手機、網絡同步功能的同時,保障客戶的資金安全,實現網絡征信查詢,實現快速放貸業務,提高商業銀行服務的能力。
(四)主動尋求地方政府的支持。發展農村經濟,僅僅靠農村信用社,根本無法滿足農村建設的資金需求。國家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實現農村綠色化、生態化發展,國家投入一定量的資金扶持。如今,綠色生態化農村的發展理念不斷深入到農村,改變以往為了發展地方經濟,不惜破壞生態環境作為代價,政府要發展地方經濟,同時也要注重地方生態的保護。政府一直對農村中小企業高科技綠色產業發展持以鼓勵的態度。這就需要農村信用社抓住歷史機遇,了解市場發展方向,指引資金投入和正確使用,在了解政府真實需要的同時,將農村項目與自身發展相結合,得到政府對信用社的多方面支持。
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情況復雜。跟隨國家政策風向標所指引的方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農村信用社需要加快體制改革,轉換經營機制,主動尋求政府的支持,積極公開服務對象和服務項目,擴大服務范圍,放寬貸款最低門檻,改善金融貸款的時間和數額限制,促進地方中小企業的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農村很多地方會在國家政策資金的大力扶持下,不斷涌現出國內、國際著名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