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人力資源部 張莉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醫療衛生行業進入了轉型改革的關鍵時期,醫院想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不僅需要先進的檢測手段和良好的就醫環境,還必須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做好專業人才的培養和積累。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本身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并非單純依靠人力資源部門能夠完成,必須實現各部門的相互協作,才能促進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精細化管理可以看作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或者管理技術,主要是通過對細化規則,構筑規范化系統化的規章制度,配合數據化、信息化、標準化的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果,確保組織各單元能夠實現高效、協同、精確運行。以此為基礎,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則是指單位在規范化和標準化的基礎上,針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流程進行細化和優化,以保證人力資源管理的效果。市場經濟環境下,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尤其重要,其基本目標,是確保員工使用價值的最大化,即員工的能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配合科學有效的規章制度,激發員工對于工作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發揮其創造性,在保證員工合法利益的基礎上,降低人力資源使用成本。必須認識到,知識經濟背景下,人才是推動組織發展的核心資源,做好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能夠促進組織綜合實力的提高,為其長遠健康發展提供良好保障。
(一)強化認識。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涉及內容眾多,屬于系統性復雜性的工程,而當前,在醫院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中,有不少科室都存在認識方面的誤區,將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簡單地歸結為人事部門的工作,認為其與自身“關系不大”。實際上,每一個科室都應該是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參與者,科室中的每一個員工都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對象,如果科室之間無法實現精細化的分工與合作,單純依靠人事部門想要做好人力資源的精細化管理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從醫院的角度,應該加強相應的宣傳教育,確保醫院各科室各部門都能夠認識到,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與自身存在密切關聯,只有依照各部門各科室的職能,做好精細化分工與合作,才能保證人力資源管理的實際效果。
(二)注重協作。醫院的主要職能,是為社會提供相應的醫療護理服務,而醫院人事管理工作的重心在于確保醫院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作為醫院中非常關鍵的行政后勤部門,醫院人事科應該加強與其他行政部門以及臨床科室之間的協作精細化,定期安排人員前往各個職能科室和臨床科室進行人事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及時把握各個科室對于人事工作的需求,確保能夠將工作落到實處,為其提供所需的人力資源服務,促進部門間人事工作流程的改善,對每個部門的目標及任務進行明確,確保能夠實現人事工作和臨床工作的無縫對接,提升部門間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堅持兩個基本原則:一是政策引導,領導重視。二是明確分工,共同協作。在實施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背景下,人事科應該進一步加強醫療、藥品、護理和行政、后勤部門的溝通,定期召開協調會議,對人員調動制度進行完善,構建實時上報機制,提升人事信息的時效性,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人員信息錯誤,需要及時與相關科室進行溝通核對,做好對應系統數據的修改更新。
(三)更新技術。先進技術在推動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加強部門協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醫院應該對相應的技術進行更新,運用信息化手段做好人力資源管理。例如,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不僅強化醫院各科室人員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也可以實現對于人事數據的高效收集,能夠完成對于人力資源的全面管理,有助于提升人事數據精確性,保證人力資源管理效果。傳統人力資源管理中,人事信息的更新速度緩慢,而如果借助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內部聯網,可以實現數據信息的高度共享,實現全院人事信息的及時準確傳達,不僅責任明確,而且事務處理更加簡潔。同時,對于職工請銷假流程同樣可以進行信息化處理,員工可以在自己科室的人事信息系統中提交申請表,實現在線審批,審批時間和審批流程大大縮短,減少了重復勞動,也避免了對于臨床的干擾,能夠顯著提升人事部門的工作效率。
總而言之,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對于醫院部門協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促進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提高,還可以對多部門協作中存在的人事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實現醫院人員的有序管理,提升人員資源使用效率。通過部門協作,能夠增強人事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的溝通,實現彼此信任、彼此理解,避免問題發生時相互推諉的現象,對于醫院的長遠穩定發展有著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