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璽
摘 要 當今經濟的迅速發展,信息化的環境改變著對會計人員的能力要求。為使會計人員適應市場的需求,通過我國會計人員的現狀,從而研究會計人員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拓寬學校會計課程設置、加強會計繼續教育、強化企業管理、促進會計信息化以及增強職業道德素質五個對策來為提升會計人員的能力提供幫助。
關鍵詞 信息化;會計人員;能力提升
一、我國會計人員的現狀
目前,我國從事會計工作的絕大多數會計人員的學歷都是大專及本科,博士、碩士只占少數,會計人員整體學歷偏低。大部分會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并不注重職稱的提升,絕大多數只持有初級會計職稱,僅有少部分持有中高級職稱,CPA、ACCA等證書持有者更是鳳毛麟角,會計人員整體職稱偏低。2017年11月4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正式將“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規定,改為“會計人員應當具備從事會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這就意味著市場對于會計人員的能力需求有了變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傳統的會計模式已經難以適應市場的需求,德勤機器人的出現也給低層次的會計工作帶來了沖擊。因此,加快提升會計人員的各項能力任重而道遠。
二、會計人員存在的問題
1.會計專業知識的缺乏
會計人員最初的會計專業知識基本都是在學校學習的,主要有會計、財經法規、財務、成本、審計、稅法等,而像計算機、管理學、經濟學、社會人文等其他知識就相對簡單涉獵,這大大限制了學生畢業后的發展道路,也難以適應信息化的工作環境和多元化的市場環境。同時,學校教材的內容相對落后,遠遠跟不上政策的變化,當學生踏上工作崗位后就會發現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早已不適用,而對于實際的操作也有可能一頭霧水,各流程的銜接一時之間也難以上手。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自學新知識,綜合發展各方面能力,來勝任
會計工作,尤其是對新手會計人員更為重要。
2.自主發展意識的缺失
由于市場上招聘會計崗位的標準都比較低,相關會計證書也不作為招聘的硬性標準,所以現在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會計人員大都每天重復著相同的工作內容,安于現狀,不去關注最新的政策變化與市場形式,像“營改增”政策、稅率的變化、證券和基金行業等都漠不關心,即使是每年的會計繼續教育也敷衍了事。這部分會計人員沒有競爭意識,在舒適的軌道上亦步亦趨,缺乏對自身的職業定位,沒有目標,沒有方向。這種現象在低學歷和老員工身上尤為明顯。企業的客觀環境也會導致會計人員出現以上的問題,領導的不重視、企業制度的不完善、工作氛圍的不濃厚往往會影響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發展潛能。
3.會計信息化認識的不足
會計信息化其實是會計與信息技術的結合,不僅包括了會計核算、監督、預測、決策,還涵蓋了會計信息管理與技術。會計人員可以通過網絡、數據、系統等來與各部門緊密聯系,成為企業的中心,匯總分析一個企業整體的運營過程,對各項數據進行處理并反饋給各部門,幫助各部門更好地了解企業情況,有效地推進企業管理者作出決策。但是,會計人員往往忽視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性,認為能夠操作電算化軟件、及時地上網報稅就完成了會計信息化的要求,不注重信息的整合管理,也缺乏與其他部門的溝通,無法獲取更有效的信息。部分會計人員缺乏分析數據的能力,不會熟練運用EXCEL等辦公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分析,相關的計算機專業知識也有所欠缺,更不了解XBRL的使用,這對于在信息化環境下的會計人員的發展著實是一大阻礙。
4.職業道德素質的欠缺
盡管國家三令五申會計人員要嚴格遵守會計法律法規,杜絕會計造假事件,但此類案件依舊層出不窮。像雅百特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件、南紡股份連續五年虛增利潤案件、金亞科技IPO財務造假案件、上海物貿連續五年財務造假案件、鍵橋通訊連續四年業績造假案件、爾康制藥財務造假案件等財務造假早已泛濫,這對正常的市場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會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容易受到利益的誘惑、老板的威逼,這時候部分會計人員往往受不了金錢的蠱惑和權利的施壓,尤其是做到一定高度,更加不愿意輕易地放棄已有的一切,而去選擇同流合污,違反了道德底線和法律法規,不僅攪亂了市場的秩序,還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埋下了“地雷”。
三、提升會計人員能力的對策
1.拓寬學校會計課程設置
學校會計專業課程設置應打破原有的體系,在以會計學科為基本的基礎上加設計算機學科的相關知識,將會計與計算機相結合。在信息化環境下,單一的會計知識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必須掌握一些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這也提高了社會對教師的要求。會計教師應注重會計知識與計算機知識的融合,這樣在傳授過程中學生才能融會貫通,更好地得到專業指導。同時,會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實踐課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實踐操作在工作過程中尤為重要,但由于專業的限制,學校不可能安排學生去企業實踐,模擬仿真做賬就成了加強學生操作能力的必要課程。此外,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社會人文和其他相關法律課程也可以加入到會計專業中來,滿足學生多方面需求,提升會計人員的綜合能力。
2.加強會計繼續教育
隨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取消,會計繼續教育的規定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中要求凡是持有會計證或者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都需要參加繼續教育。此規定更改以前,只需持有會計證的人員才需要繼續教育,會計繼續教育對象實現擴大。不僅如此,會計繼續教育形式更為多樣性,不僅僅是面授培訓和網上學習,還可以發表論文、書籍或者參加資產評估師等其他相關繼續教育來完成。繼續教育的合格要求也不再是單一的考試合格制,范圍更是加大,例如獨立承擔繼續教育管理部門或行業組織(團體)的會計類研究課題,課題結項的,每項研究課題折算為90學分。這一規定在極大程度上完善了我國的繼續教育體系。除此之外,政府要與企業合作,積極調動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積極性,使會計人員有自主的學習能力,同時關注市場對會計人員知識、技能的需求,及時調整、更新教學內容。
3.強化企業管理
一個企業的管理和氛圍會影響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能力,好的管理者會站在員工的角度,為員工的發展和提升提供路徑,從而實現雙贏。企業可以不定期地請一些會計專家來企業內部進行理論與實踐知識的傳授,也可以讓老會計給新會計傳授經驗,舉行沙龍活動,相互之間交流探討,形成良性的循環,幫助會計人員相互提高。會計部門是連接企業運作各個環節的中心,所有的盈虧都在會計人員手中核算、測評,企業要結合會計人員的特點,考慮會計人員的需求進行管理。財務機器人的出現給會計人員帶來不小的沖擊,企業要制定出合適的激勵制度來激發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會計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
4.促進會計信息化
信息化的發展、人工智能的產生,在給會計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值稅發票管理、開票處理、往來結轉和月末盤點、監管信息報送這些基礎重復的工作占用了會計人員大量的工作時間,而德勤機器人幾分鐘就能搞定,未來會計人員的發展方向就要轉型成為管理會計。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必須成為綜合型的會計人才。首先,會計人員要具備數據分析能力,機器是沒有思考能力的,數據的分析解讀只能由人腦完成,幫助企業正確作出經營決策。其次,會計人員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與企業各部門很好地進行溝通,了解市場部、采購部、人事部、企劃部等部門的數據,并市場調研商業數據,整合后為企業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再次,會計人員要有創新能力,會計人員已經不是賬房先生,必須要有全局觀,能夠通過分析市場,了解行業,并掌握投資并購、IPO等實務技能,為企業提供創新的想法,提升企業競爭力。
5.增強職業道德素質
大量財務造假事件的發生,無不表現出企業監管不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不佳的情況,要想增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必須從監管體系和個人素質兩方面來改進。一方面,由于會計工作的特性,會計信息必須真實可靠,會計人員對其具有保密義務,因此企業要遵循內部牽制制度,制定完善的監督機制,健全監督體系,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職業道德宣傳;另一方面,會計人員自身要能抵制金錢的誘惑,貫徹執行會計法律法規,不能做違法亂紀的事,也不包庇他人進行財務造假。擁有較高職業道德素質的會計人員能夠更加認真負責地投入到工作當中,為企業的財務安全和社會名譽帶來一定的保障。
四、結語
在信息化環境下,我國會計人員缺乏會計專業知識,缺少自主發展意識,對會計信息化認識不足,職業道德素質有所欠缺,這樣的情況遠不能滿足市場對會計人員的需求。《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總目標中指出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會計體系,深入推進會計工作法治化、信息化、現代化,可以看出會計人員要適應信息化環境,會計人員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因此學校、政府、企業以及會計人員自身必須共同為會計人員能力的提升作出努力。
參考文獻:
[1]潘玥.信息化環境下會計人員能力架構研究[D].沈陽:沈陽大學,2018:26-29.
[2]范欣.淺議會計信息化進程中對會計人員能力的培養[J].金融財會,2017(7):67.
[3]張守虎.淺析如何提高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的素質與能力[J].才智,2017(4):275.
[4]田穎.新會計環境下會計人員職業能力略談[J].財稅金融,2018(5):77-78.
[5]馮紅彥.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現狀與思考[J].當代經濟,2016(29):41-43.
[6]趙梓宇.談會計人員的素質與能力要求問題的研究[J].財稅研究,2016(27):198-199.2018年吳中區社科聯立項課題《人工智能下行政事業單位財會人員的管理研究——以吳中區開發區為例》(課題序號65)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