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勇
目前,種子市場普遍存在經營網點分散,不正當競爭;從業人員非專業;種子品種多、亂、雜;經營檔案不健全及拆包零售等問題,給種子行政執法帶來諸多麻煩。因此,通過嚴把市場準入,杜絕遍地開花;加強培訓,提高經營者綜合素質;強化種子市場監管;加強法律宣傳,培養種子使用者的維權意識;提高種子管理和檢驗水平。
1 種子市場存在的問題
種子作為農業生產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助推器,是促進“三農”農業效益擴大、農村社會穩定、農民收入增加的有效催化劑。
1.1 種子市場準入門檻低,種子質量下降,監管難度大
目前種子市場準入門檻低,從法律層面上降低了經營者進入市場的門檻,對經營者的專業知識、文化知識、資金能力、經營場所沒有明確限制,使一些煙酒店、蔬菜店堂而皇之的做起了種子經營,他們的種子質量意識淡薄,價格意識膨脹,導致假、劣種子坑農、害農事件發生,給農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1.2 種子銷售檔案不完善
根據我國《種子法》中規定,種子經銷商需要構建完善種子銷售檔案,檔案保存到一定的年限后方可銷毀。現階段基層種子市場中,一些種子銷售網點,沒有根據《種子法》規定構建種子經營檔案,一些網點不僅沒有完整的種子進貨憑證,在銷售種子時還不使用專用銷售發票,開了發票的網點也會出現發票開票不規范的問題,如開票不寫客戶名稱、種子對應銷售公司不符等情況,導致種票不規范。
1.3 種子案件調查取證難、處理難
一是發生套購種子行為調查取證難。因雜交種子在市場上備受歡迎,銷售獲利較大,市內外的一些不法商販在種子收購季節與制種農戶串通,非法套購雜交種子,嚴重擾亂種子市場秩序。而套購種子違法行為形式隱蔽,種子管理部門難以查處。二是相對偏僻鄉鎮部分無證無照經營者走鄉串戶兜售劣質種子,交易后無從尋找,給種子監管調查取證造成一定難度。三是假種子認定難。大部分農戶對發生種子質量糾紛采取上訪形式投訴,一般不申請鑒定,不愿交鑒定費,而假種子的認定按照有關規定必須是由有資質的檢驗機構檢測和專家進行田間現場鑒定確認,這無形中給種子管理部門進行查處增加難度和壓力。
1.4 種子經營者拆開包裝零售種子
《種子法》第三十四條規定:“銷售的種子應當加工、分級、包裝,但是不能加工、包裝的除外”。《種子法》第三十五條規定:“銷售的種子應當附有標簽”。目前,當地銷售的玉米、水稻農作物雜交種均為1公斤包裝,由于退耕還林,大部分農民的耕地減少,需種量也減少,為了方便農民的需求,經營者只有對部分品種開包銷售,這種行為顯然是違法的,但在檢查中又很難處理。
2 規范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行為的重要措施
2.1 強化種子生產管理。讓有實力和有技術的公司和單位進行制種,杜絕沒有資格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制種,避免制種盲目性,以優質種子穩固市場。堅決剎住對基地種子的亂購、套購歪風。
2.2 強化種子的全程監督管理。一是加強種子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的核發管理,嚴把市場;隹入關。通過嚴格辦證、規范辦證,促進種子企業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高種子經營企業的整體素質,全面提升種子質量,杜絕坑農害農案件的發生。二是強化質量檢驗,保證種子質量。從種子育苗期、生長期、授粉期等各個大田生產環節進行田間檢驗,嚴格把關。對種子的加工貯藏各流程加強抽查與監督。三是嚴格規范新品種的試驗、示范和展示推廣。堅持先試驗示范后推廣的原則,以典型引路推廣優良品種。
2.3 加大宣傳及培訓力度,切實提高經銷商及農民素質
農業技術推廣及管理部門要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大力宣傳《種子法》及相關法規,通過科技下鄉、電視講座等形式積極宣傳,要讓農民真正認識到農業科技的重要性,樹立信科技、愛科技,對假劣種子說不的觀念。使種子經銷商樹立責任感,認識到要想做大做強只有樹立品牌、質量、服務意識,真正取得農民的信任。
2.4 建立品種登記備案制度。進入市場的品種與日俱增,因此,進入市場的品種均必須到當地種子管理機構登記備案,包括數量、來源及銷售去向。有利于掌握市場品種動向,最好是將其列入法律制度,增強約束力,各級種子管理機構應建立對應的種子品種庫,建設網絡平臺,實現資源共享,有利于查處違法生產經營商,有利于為農民追償損失。
2.5 嚴把市場準入關,杜絕遍地開花
嚴格審查種子經營企業和經營網點資格,嚴把市場準入關。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一是定期對種子經營者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使其具有相應的種子經營常識;二是要嚴格審查辦理種子經營許可證,嚴禁無證經營;三是要嚴格審查經營網點的資質,要求其具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必要的種子保管條件以及相當的經濟實力,對無照經營行為要依照國務院《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予以取締;四是屬于“四不辦證”的經營者要與具有種子經營許可證的企業簽訂農作物種子委托銷售協議書;五是凡在當地銷售種子的單位或個人在銷售之前應到當地種子管理站備案,說明銷售的品種名稱,委托單位及種子質量狀況。
2.6 加快隊伍建設,改善執法條件,提高管理水平
加強種子市場管理隊伍的自身建設。由于種子管理工作政策性和專業性很強,涉及的法律知識面廣,應以人為本,搞好服務為基本,加強種子管理人員政策法規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培訓,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文明執法,依法行政。其次,加快硬件設施建設,添置種子檢驗儀器、取證設備,提高執法的綜合能力。
(作者單位:150500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沈家街道辦事處公共事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