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雷蕾 ●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夢旭 ●本報記者 范凌志
“藍綠大翻轉”“民進黨潰不成軍”……對于上周末臺灣出爐的“九合一”選舉結果,島內輿論紛紛這樣形容。對民進黨來說,的確是一場慘敗:島內22個縣市長中,民進黨從此前的13席跌至6席,國民黨則從6席猛升至15席(另1席為無黨籍);尤其是一直被視為民進黨大本營的高雄,也被國民黨的人氣明星韓國瑜“綠地變藍天”。除了韓國瑜帶給國民黨的提振效應,輿論普遍認為,這次地方選舉也是對蔡英文當局投下的不信任票。上臺剛兩年半,執政無能的蔡當局就揮霍掉曾經的人氣,導致“民進黨中央帶衰地方”。選舉結果揭曉后,蔡英文宣布辭去民進黨黨主席職務,自稱“臺獨工作者”的“行政院長”賴清德口頭請辭。沒有通過“期中考”,蔡英文一年多后的“期末考”更加不被看好,已經有民進黨人士放言:“即使黨內愿意再給蔡英文機會,民進黨多數支持者也絕無法接受。”蔡英文要成為臺灣“解嚴”以來最“短命”的領導人嗎?
“屈辱的慘敗”
島內的“九合一”選舉投票于24日進行,選舉產生22個縣市的縣市長、議員以及鄉鎮長、村里長等。25日凌晨,選舉結果全部揭曉,國民黨拿下15個縣市,民進黨只守住6個縣市。臺灣《工商時報》稱,這次“九合一”選舉結果幾乎是2014年的“翻轉版”,國民黨大獲全勝,民進黨大挫敗。民進黨現有13席縣市長中只剩6席,已經腰斬,總得票率也僅39.4%,低于國民黨的49%,藍綠政治版圖徹底翻轉。
在臺灣最重要的“六都”中,國民黨在新北市大勝24萬票,原本是民進黨執政的臺中和高雄“由綠轉藍”,差距也都有十幾萬票,民進黨僅剩下臺南與桃園。至于臺北市,在超過10小時的開票過程中,無黨籍的現任市長柯文哲與國民黨籍候選人丁守中選情膠著拉鋸,最后柯文哲以微弱的3254票驚險勝出。兩人票數相加超過115萬票,差距約為0.2%,足見纏斗激烈。臺媒稱,由于在選舉過程中存在“一邊開票,一邊在排隊投票的情況,而且長達3小時46分鐘”,丁守中質疑存在“綠白合作”刻意操作,25日凌晨前往法院提出選舉無效訴訟。
“民進黨輸到脫褲痛!”臺灣《中國時報》稱,民進黨中央執政不力,不計后果強推改革,連帶影響地方選情,本次痛失7縣市,只保有基隆、桃園、臺南、新竹、嘉義、屏東等6縣市,將“半壁江山”拱手奉還國民黨,就連“老巢”高雄都被整碗端走,堪稱綠營史上最屈辱的一次慘敗。英國廣播公司稱,這次選舉是蔡英文2016年當選“總統”后,臺灣第一次舉行大型地方選舉,因此又被視為蔡英文和民進黨政府的“期中考”,結果是慘敗。
24日晚,在選情敗局已定的情況下,蔡英文宣布辭去民進黨黨主席職務,以示對選舉失敗負責。臺“行政院長”賴清德、“總統府秘書長”陳菊、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等也紛紛請辭。蔡英文則表示,已經請賴清德“繼續留下來打拼”,“以確保各項重大政策持續地推動”。
就“九合一”選舉結果,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25日應詢表示,這一結果反映了廣大臺灣民眾希望繼續分享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紅利”,希望改善經濟民生的強烈愿望。我們將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團結廣大臺灣同胞,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道路。在對兩岸關系性質、兩岸城市交流性質有正確認知的基礎上,我們歡迎臺灣更多縣市參與兩岸城市交流合作。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黃志賢25日表示,我們注意到這一選舉結果反映了廣大臺灣鄉親希望提振經濟發展、保障改善經濟民生的強烈愿望,反映了臺灣同胞希望繼續分享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紅利”、持續互利雙贏的最新民意。
“討厭民進黨”口號變選票
這次國民黨大勝,韓國瑜被認為功不可沒。匆忙上陣、本不被看好的韓國瑜不僅終結了民進黨把持高雄市長達20年的局面,他帶來的“韓流”溢出效應也提振整個國民黨的選情。臺灣《旺報》25日稱,雖然韓國瑜一路遭對手抹黑、抹紅又抹黃,民進黨在選戰尾聲也試圖操作“反中”意識形態及悲情牌,最終仍不敵選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愿景。韓國瑜這次獲勝,關鍵在于打中選民的心,點出高雄近年面臨的經濟困境。
險勝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坦言,“韓流”外溢效應在全臺發酵,“我沒有被韓流滅頂,已經很厲害了”。據《聯合報》報道,韓國瑜勝選后接受采訪時表示,“九二共識”就是他對兩岸關系的看法,他要做到條條大道通發財、通賺錢,和所有人和平來往、交朋友。
而民進黨慘敗,最主要的原因被認為是蔡英文當局兩年多來執政無能,民心思變?!懊褚獾暮[,對蔡政府投下不信任票”,臺灣《聯合報》25日刊發社論說,兩年多前蔡英文當選“總統”時,她感性地呼吁人民“擦干淚水”,“迎接臺灣的新時代”。兩年多過去,她承諾的“新時代”并沒有到來,她和她領導的民進黨卻在選舉中遭民意的海嘯狂襲。原因無他:民進黨政府的傲慢與濫權,已到了人民難以忍耐的地步;而蔡英文對民意的冷漠和無感,則使她失去了作為臺灣領導人的正當性?!斑@次選舉,正是對她的不信任投票”。
近來,“討厭民進黨”已在臺灣成為一個響亮的口號。東森新聞25日稱,在“韓流”加持的情況下,“全民討厭民進黨”已正式從口號轉化成選票?!绊n流”的效應只是一個催化劑,更深層的原因,是民進黨中央執政表現欠佳。韓國瑜一句“高雄又老又窮”打進人民心中,不只是高雄人民,許多青年在大環境苦悶的情況下,把這4年來的不滿發泄在選票上。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次選舉結果清楚說明臺灣人民現時最強烈心聲,就是拼經濟。韓國瑜在這次高雄競選中只是打出“人進來、貨出去、發大財”,這么簡單的拼經濟口號就足以打動人心。蔡英文當局不接受“九二共識”,以為不要大陸市場,光靠所謂“新南向政策”,也可以為臺灣經濟找出路。但結果是陸客不來,臺灣農產品賣不出去,越來越多的臺灣人民明白,沒有大陸市場,臺灣經濟根本沒有出路。
蔡英文已“跛腳”
此次選舉過程中,民進黨在處于劣勢之際依舊打出“反中”“仇中”牌,將施政無績之責一概推卸,然而臺灣民眾這次卻不為所動。有媒體分析表示,在民進黨大本營高雄市說出“臺獨比梅毒還可怕”的韓國瑜最后高票當選,說明操作“統獨”議題再難撬動民意杠桿,包括傳統綠營支持者在內的臺灣民眾開始看清一個樸素的真相:兩岸好,臺灣才會好。
《紐約時報》評論稱,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中的獲勝為大陸提供了潛在的對話伙伴,大陸可以進一步孤立蔡英文政府。最近幾周,包括蔡英文在內的臺灣官員指責大陸試圖通過網絡影響臺灣選舉,但是臺灣的選民都提交紙質選票,選票都是人工計算,所以不可能被黑客入侵。國民黨志愿者林美川在臺北的選舉結果觀看會上說,她不贊成蔡政府處理經濟及與大陸關系的方式。
“蔡英文連任之路出現重大危機?!薄堵摵贤韴蟆?5日稱,“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以“崩盤”形容民進黨現況,蔡英文則已“跛腳”。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說,2020年“總統大選”,即使黨內愿意再給蔡英文機會,提名她參選,“民進黨多數支持者也絕無法接受”。一名民進黨前黨務高官直言,根本無法想象這種結果,接下來黨內權力結構恐將有一番大洗牌,2020年“大選”,民進黨也陷入十分不利的處境。▲
環球時報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