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藝泛指陶冶人的人格的載體,是滋潤人類心靈的養分。哲學包含人類的宇宙觀和方法論,有著嚴密的邏輯系統,文藝和哲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類發展,本文在這里簡單的就兩者關系進行討論。
關鍵詞:文藝;哲學;中華民族
文藝和哲學與生活密不可分,文藝是人類對生活的提煉和表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試圖思考人類至今不能解釋的種種現象和聯系,但又像科學一樣詮釋理性而不是教導民眾盲目輕信權威。文藝和哲學都是人類智慧的延伸和升華,包羅萬象,內涵豐富,無論是縱觀人類幾千年還是放眼當今世界,文藝與哲學千絲萬縷的聯系和發展都值得好好研究。
一、文藝不能脫離哲學指引
(一)缺少哲學引領的文藝面臨外來文化沖擊
文藝是對美學的追求,哲學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文藝美學必然是文藝哲學,文藝大師必然也是善思考,懂哲學的大師。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所產生的優秀文化璨若星河,文藝和哲學領域也是各有千秋,文藝上從先秦文化的詩歌到近現代的白話小說,從民間戲曲到國粹經典,再有音律、舞蹈、國畫等等方面均能夠在世界舞臺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哲學思想上的老莊哲學、孔孟之道、百家爭鳴均領先世界國家,近現代中國繼承和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唯物哲學,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科學的認識和改造這個世界。改革開放后大量西方思想和文化涌入中國,出現了以西方為美、以西方為尊、唯西方為尊的思想認識,片面甚至絕對否定中國過去所取得的文藝和哲學上的成就,過于極端,背離了改革開放是讓國家在思想上融合交流、取長補短的初衷,這病根就在哲學,是缺少哲學層面的辯證思維,和諧思維,不利于文藝的進一步發展[1]。
(二)缺少哲學引領的文藝面臨市場化沖擊
改革開放將近四十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物質文明不斷充實,物質基礎不斷夯厚。就文藝工作來說,文藝工作者的工作環境得到很好地改善,從場地、道具等基礎工具到最新的科技成果應用,再到福利待遇都能夠保障文藝工作好好進行,在某些領域比如電影、音樂、繪畫等取得的成績甚至處于世界前列;哲學穩步推廣,馬克思唯物主義哲學深入人心,廣泛應用在政治經濟等多個領域,使民眾科學的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但經濟過快增長也導致民眾價值觀多元化,部分民眾價值觀缺失,出現唯金錢至上、思想善惡不分、行為沒有底線,沒有國家觀念、集體觀念、只顧個人得失。文藝工作上一些文藝工作者忘記了自己的職業使命,受市場因素影響過大,追逐金錢和享受,不再追求作品的品質和價值導向;哲學方面的部分工作者也受各種潮流影響,認為哲學知識華而不實,在這個功利的時代不能賺大錢,出大名,不能將自身的學識轉化為實際的利益,從而不認真研究哲學,不認真傳播哲學,這是典型的沒有認清哲學文化的軟實力。
(三)缺少哲學引領的文藝面臨網絡文化沖擊
計算機在中國有幾十年的歷史,但在普通百姓家開始普及是在公元2000年以后,伴隨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完善,民眾在電腦上可以作為的事情越來越多,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文化---網絡文化。網絡文化可說的太多,在這里不一一說來,就文藝創作、哲學創新和兩者的傳播工作來說,網絡文化確實分擔了部分職能,并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18年的最新消費者協會數據顯示,中國大城市的家庭電腦普及率在40%左右;網絡文學市場規模已經超過百億人民幣,年上線作品超過100萬種,日更新文字超過1.5億字,國內網站簽約作者超過250萬,還有超過2000萬人在網上不定期創作;自媒體行業持續升溫,未來五年內仍可保持千億級產業規模。種種來自網絡的新文藝內容正在沖擊原有的文藝格局,網絡文化是多元文化,有草根文化、也有精英文化,有積極進步的文化、當然也有消極低俗內容。這就要求中國的文藝從業者高屋建瓴,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統領下堅持人民中心導向,堅持中國特色文藝創作。要有高質量的作品,更要有正確的價值導向,好像在一片茫茫大海上駕駛大船,需要一批優秀的領航員。
二、哲學指導文藝進步發展
(一)哲學指導文藝兼容并蓄
哲學統領一切,哲學通,則百事通。針對西方各種潮流涌入和涌入后形成的多元文化,文藝工作者要積極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哲學理論,充分認識到新的形勢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要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哲學理論,既要有大局觀念,又能有針對性的認識存在的文藝工作問題、解決文藝工作問題。文藝工作人員要有充分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認識自信,馬克思主義唯物理論是中華民族所信仰的哲學理論,在自信的同時要積極挖掘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并且創新符合時代發展和特色的新的文藝內容。
(二)哲學指導文藝辯證應對市場化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發展市場經濟更是中國的一項長期任務。文藝不反對市場化,但要堅持哲學統領,通過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及時充分的認識到文藝工作在市場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既要統領全局,又要具體分析。針對電影市場過分的追逐利益而忽視作品質量,要盡快制定相關的行業標準;針對電視節目為迎合大眾大量制作粗劣的、娛樂性強的節目,而放棄有深度、有思想性的節目,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和引導,結合哲學上的認知觀點,辯證的分析文藝工作,通過科學的方法,揚長避短甚至化腐朽為神奇,將文藝工作產業化、市場化運作,在創造精神財富的同時也國民創造可觀的物質財富[2]。
(三)哲學指導文藝引導網絡文化
網絡文化是大勢所趨,馬克思主義唯物哲學中說:順應社會和歷史的發展規律,才能取得偉大的成績。對于網絡文化,一方面要加強監管,另一方面更應該積極引導,如果文藝工作者提供的文藝作品和文藝活動大多數都是粗劣的、低俗的,沒有品質的,那只會鼓勵更多的人生產粗劣、低俗、沒有品質的產品,而如果大多數作品和活動都是經得起人民考驗、經得起時間推敲、又能在市場上獲得歡迎的,那么就會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品質文藝制作,從而使中國的文藝事業甚至文化事業更加蓬勃發展。
總結:
哲學和文藝影響著人們的方方面面。哲學統領一切,文藝問題要在哲學分析的基礎上穩步發展。好的進步的哲學會促進文藝發展,促進社會發展,提升人民幸福指數。文藝工作需要哲學指導,哲學促進文藝工作發展。
參考文獻:
[1]仲呈祥.關于文藝與哲學關系的斷想[J].黨政干部參考,2016(14):50-51.
作者簡介:馬樾:(2000.11–)男,漢族,籍貫: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