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海滿
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這項工作做得好壞直接影響語文教學質(zhì)量。如何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呢?在此,談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讓學生認識作文的真正面目,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
一些學生害怕作文,這是因為他們對作文是怎么回事弄不清楚,往往把作文看成是高深莫測的東西。針對這個問題,我先讓學生懂得作文并不難,只不過是用筆把自己想講的話寫出來罷了,比如說學生有些心里話想跟老師說,但又不好當面向老師講,那就可以把這些要講的話寫在紙上交給老師,這其實就是一篇文章,這樣,消除了學生的一些畏難情緒,使他們對作文開始有了正確的認識。
二、加強說話訓練。
說是寫的基礎。特別是農(nóng)村的兒童,語言表達能力很差,有話表達不出來,不完整或是顛三倒四,不會說話,當然不會寫作文。因此,加強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非常必要。
1、多讀。我從農(nóng)村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除指導學生讀通、讀懂每一篇課文外,還從各種報刊上精選一些佳作印發(fā)給學生,并指導他們閱讀通俗易懂的文章讓學生自己分析討論文章中精彩的片段要求他們背誦。
2、激發(fā)聽說興趣,培養(yǎng)聽說習慣。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動機中最實現(xiàn)最活躍的因素,它直接推動孩子們?nèi)ヌ剿餍轮R,發(fā)展新能力。因此,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實用性的聽說訓練。如:聽內(nèi)容,打電話;聽故事,講故事;聽音樂;想象情境等方式有效地進行聽的訓練,同時,注意選用生動有趣的內(nèi)容做聽說訓練的內(nèi)容,以便激發(fā)學生的聽說興趣,有目的地制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邊聽邊練,有感而發(fā)大膽說話,使之形成習慣。
3、堅持用普通話教學,注重培養(yǎng)口語表達能力。
學生長期普通話是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在課堂上始終用普通話教學,平時要求學生在任何場合內(nèi)跟教師和跟同學交談都用普通話。剛開始,他們會膽怯,怕講不好。老師就主動跟他們交談,鼓勵他們,幫助他們。如此,他們漸漸地不再害怕用普通話交談了。于是繼續(xù)鞏固漢語拼音,擴大閱讀量,由于口語表達流暢,書面表達自然如魚得水。
三、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生活是寫作材料的源泉。只有平時多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掌握材料,寫作文時才能得心應手。如何指導學生觀察事物呢?
1、先把觀察方法教給學生,然后放手讓學生去觀察事物。如指導學生觀察植物,我先提示:觀察植物要注意它的形狀大小,它的顏色、氣味,它的發(fā)芽、開花、結果的全部過程以及與大自然的關系,然后放手讓學生觀察,并要求他們寫觀察日記。
2、事先擬好提綱,讓學生根據(jù)提綱要求進行觀察,然后組織學生歸納。如以觀察狗為例,我擬出了一個觀察提綱,從頭到尾巴,從形到色,生活習性,動作神態(tài)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兩個星期之后,我組織學生把觀察到的情況說出來,學生們各抒己見,討論熱烈。最后,我引導他們歸納觀察動物要觀察哪些,把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提高觀察能力。
3、實現(xiàn)觀察,現(xiàn)場指導。現(xiàn)場指導學生觀察,讓學生學會捕捉典型的、具體的材料來充實自己的作文,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如秋天到來時,我?guī)е鴮W生走出校園,實地指導學生觀察秋天的豐收景象,指導他們抓住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來寫秋景。
四、寫好“下水文”,激發(fā)興趣。
葉圣陶先生曾呼吁:教師要“下水”??梢妼懞谩跋滤摹笔鞘直匾?。教師寫“下水文”,體會寫作的甘苦,才能掌握指導作文的主動權,凡是要求學生寫的,我都先寫一篇。這樣學生寫作不但有例子可依,而且增加了緊迫感,每到作文課都認真聽講,爭取把作文寫得又快又好。
五、通過批改、講評,激發(fā)學生作文的興趣。
作文講評時,我都是先介紹一兩篇佳作,讓學生欣賞,隨后又讀一兩篇寫得較差的作文,學生可喜歡聽了,特別是愛聽寫得差的作文,同學們有時笑得前俯后仰的,但他們笑后似乎都在尋找著什么?想到該得自己補上點什么?通過對比、鑒別,學生的寫作能會有所提高。每次批改學生的作文,我都像沙里淘金一樣盡量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哪怕是一個詞或一個詞語用得好,我都加上圓圈,并在旁邊寫個“好”字,作文批改盡量具體化,堅持正面鼓勵為主,用商量和親切的語氣提出問題。每次作文后,我都宣讀“優(yōu)秀作文”,同時還宣讀“進步作文”,使一些原來寫作基礎較差學生也有“發(fā)表作文”的機會,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體會成功的歡樂,這樣做有利于學生消除畏難心理,提高作文的興趣和寫作信心,使學生把作文這一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當成一種樂趣和享受。從而培養(yǎng)學生作文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
六、密切與家長聯(lián)系,爭取家長的配合。
習近平主席《對教育工作的講話》中提到: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學校、社會、家庭要多管齊下。同樣,教學也是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多管齊下。作文教學也如此,如能取得家庭的配合,效果會大大的提高。
1、要求家長共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習慣,讓學生勤動腦、多動筆,寫家庭日記。
2、要求家長有目的地有計劃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活動、農(nóng)事活動,參觀一些動植物,讓學生積累寫作材料,寫作文起來有話可寫。
3、要求家長讓學生有動筆的機會。如平時要求子女要去哪里,但不能及時告訴父母時,要寫留言條,寫清楚什么時候?去哪里做什么事?什么時候回來等。學會用手機編寫短信的方式與親人或朋友聯(lián)系。學生能學用結合,體會到所學的東西是有用的,從而增強作文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