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曦睿 柯尚坤
摘要: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習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因地制宜選擇好發展產業,真正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如今”霧霾”的橫空而出,水污染的日益加劇,尤其是長江沿岸的污染問題,使得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迫在眉睫。為此我們小隊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了解到長江沿岸居民對長江生態的關注程度、熟悉程度、重視程度以及踐行程度。旨在更好的推行長江沿岸綠色生態保護工作。
關鍵詞:經濟建設;長江;水污染;生態保護
2017年十九大會議上就強調了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2018年4月25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更是親自乘船沿岸察看長江兩岸生態環境和發展建設情況。作為當代青年,我們必須深刻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內涵。切實踐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理念,所以我們以長江沿岸生態環境保護為起點做了如下調查。
1關于長江沿岸居民生態保護意識現狀調查
1.1調查時間:2018年7月15日至7月20日
1.2調查地點:岳陽樓、武漢長江大橋、武漢大學、武漢東湖、宜昌三峽大壩、許家沖村等地。
1.3調查對象:高校學生、醫護人員、教師、公司職員、政府機構人員、工人、各年齡段居民
1.4調查目的
1)引導人們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2)引導我國公民了解國情、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使人民群眾認識到當前生態環境的嚴峻形勢,以及保護生態環境人人有責的緊迫感。
3)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為同學們提供在學習之余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為將來適應、融入社會打下基礎。
1.5調查原因:綠色生態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以及社會單位體系中,我們過分的強調了學習工作的應用能力,而忽視了一些身邊的環境問題。積極響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但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是舍棄經濟發展而緣木求魚,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是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通過此次我們對民眾的調查讓我們更加清楚如今綠色生態保護迫在眉睫。
1.6調查方式
1)文獻法:查找報刊、著作、網絡等相關資料,了解長江沿岸生態保護的現狀,展開對群眾生態保護意識的調查。
2)問卷調查法:根據當地人民年齡段、職業等方面的不同,研究編制了<<長江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影響的調查問卷>>。問卷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個人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等;二是生態環境及保護的相關問題,包括當地人對生態保護活動的重視程度、對生態保護做出的貢獻以及生態保護的發展意義。分發問卷、回收問卷、對有效問卷加以整合分析、得出結論。
2.調查對象現狀
1)參與調查人員性別
在受訪的300多人當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同,但總體來說是男性居多,占53.6%。
2)參與調查人員的年齡分布
在參加此次調查問卷的人員中,年齡在18~30歲最多,占36.4%,其次是30~45歲的人員占23.16%,18歲以下占16.3%,45~60歲占14.7%,60歲以上占9.3%。
3)參與調查人員對環保活動的踐行程度
在受訪的人當中有107表示非常愿意參加環保活動;149人表示愿意參加,但要視情況而定;97人表示不好玩就不參加;甚至還有5個人選擇從不參加環保活。
4)參與調查人員對保護水資源做出的努力
經調查發現,大多數人民對生態保護還是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在調查的人群中,有139人表示會主動監督工廠的排污行為;更有195人說會給政府建議;20人說呼吁市民保護環境;0人說什么都不做。
5)參與調查人員對破壞長江水資源行為的做法
在受訪的300多人中,有78人選擇制止其行為;79人選擇向有關部門反映;40人選擇了想做但沒有途徑;2人選擇了裝作沒看見。
6)參與調查人員了解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方式(此題為多選題)
在受訪的300多人當中,大部分人通過網絡電視等媒體了解生態保護相關知識,共有301人,通過傳統方式既書籍和報紙等閱讀來了解和學習生態保護相關知識的有85人,通過相關環衛工人宣講的并不多只有38人,通過其他方式來了解生態保護相關知識的有4人。
7)參與調查人員對習近平總書記對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意見的了解狀況
在參與調查的人群中大部分都選擇了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兩個選項,然后共抓大保護和不搞大開發很少有人選,全選正確的就更少了。
3.對策分析
我們根據我們的問卷調查數據和訪談結果可知長江沿岸的居民普遍對長江的生態環境問題十分關注并且愿意參加到綠色生態保護建設中去,所以我們考慮可以制定以下對策,大家攜手促進長江沿岸生態文明建設,共享綠色青山。
解決方案:
①國家相關監管部門加大對化工廠等排污工廠的監管處查力度,對排污這一塊制定嚴格的懲處標準,從源頭上解決水污染的問題。
②相關政府機構加大對綠色生態建設的宣傳力度,讓人民知道保護環境是為了經濟和生態的統一發展,樹立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的意識。
③鼓勵百姓多為生態文明建設多做貢獻,可以相應的設置一些獎勵機制,提高大眾的環保積極性。
④呼吁企業家具有社會責任感,主動投身到生態文明建設的行業中或者公益一些活動來加大綠色生態保護的宣傳。
綜上,我們迫切希望長江沿岸的污染問題能夠得到解決也希望借此機會能夠使得大眾具有相應的生態保護意識,早日實現綠水,青山,藍天,白云的綠色生活,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干杰.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扎實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J].環境保護,2016,(11).
[2]周弘.生態優先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6,41(6).
[3]霍艷麗,劉彤.生態經濟建設:我國實現綠色發展的路徑選擇[J].企業經濟,2011,(10).
[4]李鴻忠.在湖北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專題調研座談會上的講話[N].湖北日報,201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