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文
摘要:目的: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長江經濟帶區域性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調查分析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戰略,解決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具有重要指導性意義。方法:赴岳陽、武漢、宜昌、十堰,對當地居民進行走訪和問卷調查。結果:長江經濟帶流域整體性保護不足,生態系統破碎化,污染物排放量大,風險隱患多,水質有一定程度的破壞。結論: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狀況形勢嚴峻,挑戰與機遇并存,要充分利用新機遇新條件,妥善處理生態環境問題,實現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關鍵詞: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綠色發展
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11個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是我國經濟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也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支撐。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會議,他在講話中指出:“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并提出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思路。而要正確處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實現長江經濟帶經濟與人口、資源、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對此進行了調查分析,提出共抓大保護、齊建綠長廊的戰略對策。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以長江經濟帶岳陽、武漢、宜昌、十堰為例,隨機選取當地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并以視頻采訪的形式記錄當地居民對環境變化的認識,同時予以分析研究。
1.2研究方法:采用調查問卷以及訪談法,對當地居民的生態環境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0份,回收493份,有效問卷480份,有效率96%。
2.結果
根據對樣本對象的訪問情況和問卷調查數據統計情況來看,82.78%的居民認為長江經濟發展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80.97%的居民認為生態保護比經濟建設更重要,70.73%的居民對生態環境是比較重視的,看到有破壞長江水資源的事情,77.74%的居民會選擇制止其行為,或者向有關部門反映,只有1.42%的居民對生態環境表示不關心,9.94%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為保護水資源選擇什么都不做,21.88%的居民對保護環境想做但沒有途徑。
3.討論
原因:(1)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之間矛盾尖銳 在生態建設方面,長江經濟帶水體污染嚴重,治理難度越來越大,水污染的治理、水生態的修復、水資源的保護形勢極其嚴峻。在經濟發展方面,存在著產業低端、產業過剩的情況,一些產業分布在長江邊上,高污染的礦產、鋼鐵、水泥、化工企業密集聚集在長江邊,無視長江水環境,污水直排問題突出,沿線水污染現象嚴重,水質不斷惡化。(2)競爭合作問題凸顯 沿江地方行政色彩濃厚,各地為了追求GDP的發展,更強調長江經濟帶戰略實施給本地帶來的機遇,在生態建設與環境治理方面,各省多是共識多、協同少,商議多、行動少。(3)公眾環保意識淡薄 意識是行為的基礎,行為是意識的體現。公眾生態環境治理制度不完善,生態環境治理的公眾參與度不高。
措施:(1)改變傳統的生產模式,加快生產方式的綠色化,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型低、環境污染少、綠色環保的產業體系和產業結構。按照創新發展的要求,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在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的前提下努力追求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和效益的發展。(2)加強地方政府的引導,在環保方面起到先鋒示范作用,建立健全長江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機制。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低質量、低效益轉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產出、高質量、高效益,將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為集約型經濟發展模式。(3)進一步加強社會整體環保意識,讓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強化營造綠色山川,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綠色城鎮,推行綠色經濟,樹立綠色新風等可持續發展環保理念。人的環保知識越多,環保意識越強,對環保事業的參與程度就越高,環保行為就越積極。加強環保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環保意識,是非常重要的任務。
意義:(1)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施行環保舉措具有重要意義。(2)為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帶領人民群眾走上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3)公眾環保意識的提高,代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從而對生活質量要求越高,人的現代化水平越高,對推動社會和諧發展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姚莉.湖北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戰略研究[J].決策與信息,2017(05):10-19.
[2]肖金成,劉通.長江經濟帶: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對策[J].西部論壇,2017,27(01):39-42.
[3]肖金成,劉通.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路徑研究[J].長江技術經濟,2017,1(01):18-24.
[4]趙金河.生態堤防與湖北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J].中國水利,2017(04):12-14+20.
[5]杜雯翠,江河.《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內涵與實質分析[J].環境保護,2017,45(17):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