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洋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與日俱增。這些日益增長的垃圾不但污染環境,破壞城市的景觀,而且還傳播流行性疾病,甚至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解決城市垃圾的問題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介紹了歐洲國家城市生活垃圾的城市垃圾收集、處理的現狀、發展和技術水平。
【關鍵詞】歐洲國家 垃圾 處理 固廢 回收利用 清潔
1 歐洲國家在垃圾處理問題上采取的措施
1.1 選擇性的垃圾收集和應納稅的垃圾箱和垃圾袋
一方面,大部分歐洲國家都要求將垃圾從收集源頭上進行分類。垃圾分類非常細,具體分為紙、玻璃(分為棕色、綠色、白色)、有機垃圾(殘余果蔬、花園垃圾等)、廢舊電池、廢舊油、塑料包裝材料、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大件家具等)、廢舊電器、危險廢物等。另一方面,源頭上控制垃圾數量。通過實行塑料袋收費制度大大減少了塑料的使用。此外,在一般各居民住戶家中,都設有機垃圾收集桶和剩余垃圾收集桶,各戶居民可根據自己產生的垃圾量,確定所需垃圾桶的大小,桶大小不同交費價錢也不同。
1.2 可退回包裝的押金制度
許多國家對城市居民均實行生活垃圾收費制,不少國家還在商品流通領域實行抵押金制度。如德國規定產品的銷售者有義務在一次性容器及包裝上加貼標簽,并向消費者收取抵押金。挪威規定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要繳一定數額抵押金,在汽車被回收時再連同利息一起返還。而對于低值包裝物的押金設計,一般認為應該占商品價值的大部分,否則很難實現回收目的。
1.3 推廣清潔工藝
由于垃圾填埋、焚燒、堆肥等處置方式的采用,仍然會產生一系列的環境問題,針對這些情況,歐洲國家正在努力改進技術,減少處置過程中的滲漏,廢氣排放等,實現無害化,清潔化。
1.4 廢舊產品的回收和循環再造
近年來,歐洲國家把實現生活垃圾資源化提高到了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垃圾資源化已經成為各國謀求的垃圾治理目標。各國在推進生活垃圾資源化進程中,都制定了符合本國國情的相關法律、規章和各種標準規范;除法規保障外,這些國家還對廢棄物循環利用和再生利用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同時遵循“誰污染誰負擔”的原則,借助經濟手段來保證有關舉措的實施,如采取課稅制度等。
1.5 為再生產品創造市場
通過政策支持或是財政支持為再生產品制造商創造發展環境,如稅收減免、財政補貼等。歐洲國家的垃圾處理行業通常由大型跨國公司來主導,政府或地方市政通過招投標或建立合營公司來實現垃圾處理行業的私有化,必然要求跨國公司在該行業中清潔技術和循環利用技術的采用,這也必然要求政府或市政要提供相應的平臺——市場的創造和保護,特別是保證公私企業的競爭。
2歐洲國家垃圾處理技術應用現狀
西歐國家在垃圾處理技術上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如德國等國),而北歐(如瑞士、丹麥等國)也在迅速發展。從歐洲國家城市垃圾處理技術的發展史,可以看到,要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理,并嚴格達到行業各項標準,是多種技術并用的結果。目前歐洲各國使用的技術主要有:衛生填埋技術、焚燒技術、堆肥(生化)技術和分類回收利用技術。由于垃圾組分具有復雜性、多變性和地域差異性等特點,因而,各種方式在不同國家的構成比例有所差異。
2.1 衛生填埋
大多數國家在早期都采用垃圾填埋技術來處置生活垃圾,之后,由于填埋技術無法解決垃圾滲濾液的問題,以及對水源和大氣的影響程度較大,各國逐漸改進垃圾填埋方式,對垃圾進行分層壓實和每日覆蓋,并控制填埋沼氣的轉移;歐洲各國政府還制定了相應的限制性法規,如垃圾不能直接填埋,而必須要經過處理才可填埋。歐盟在2012年要求歐洲多數國家只允許有一個垃圾填埋場,在此背景下,填埋處理漸漸被焚燒和回收利用等方式所取代,即在處理的比例方面逐漸下降,目前應用占比15%-35%左右。盡管如此,填理仍是垃圾處理的最終方式。
2.2 焚燒處理
垃圾焚燒處理在歐洲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近年來的發展重點在于焚燒后的余熱利用及煙氣處理。目前歐洲國家大約有20%-40%左右的垃圾通過該方法得到有效處理。而在荷蘭、瑞士、丹麥,瑞典及日本(非歐洲國家)等國,焚燒已成為垃圾處理的主要手段,其中瑞士垃圾焚燒率為80%,日本、丹麥垃圾焚燒率在70%以上。預計將來垃圾焚燒技術仍會繼續得到發展。
2.3 有機堆肥
對堆肥技術進行科學研究始于20世紀20年代。早在20世紀的70~80年代,歐洲國家在提高垃圾堆肥產品質量,擴大垃圾堆肥產品銷售和拓展垃圾堆肥產品使用范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推動了垃圾堆肥技術的推廣應用。目前,國外生活垃圾堆肥廠數量總體呈下降趨勢,但市場前景仍被看好。
2.4 回收及循環利用
對生活垃圾盡可能進行回收和循環利用,最有效的途徑是盡可能對生活垃圾實施分類收集。在瑞士,鋁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在90%以上,全國有17個鋁制品處理中心負責金屬鋁及其合金的回收再生產工作,使每年消耗的鋁資源基本得到回收而循環使用。垃圾回收在瑞士有法可依,政府立法規定,企業生產塑料瓶包裝的產品,必須保證回收空瓶75%以上,否則不予批準。對于有害物質的回收,規定則更為嚴格。該國幾乎所有的廢舊干電池由銷售商店回收后,運到廢電池廠進行集中處理。廢棄的家用電器集中收回后還要在專門工廠進行了檢測、分揀、分類處理。
3 小結
我國垃圾處理行業起步較晚,在當前缺乏資金、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特殊背景下,人們往往容易扭曲了垃圾處理行業的本性,過多關注垃圾處理中的資金、工程和技術問題,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在世界上,歐洲國家在垃圾處理技術右面處于領先地位,學習和借鑒歐洲國家垃圾處理有益措施和技術為我所用,必將推動我國垃圾處理工作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由才.生活垃圾資源化原理與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J].[2]董保澍.我國固體廢物污染治理現狀及防治對策,《中國環保產業》,201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