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澤
【摘 要】 財務管理在企業中更高的價值體現是對企業戰略的支持,財務管理重心的轉變,勢必會引起財務管理模式的轉型。財務共享將財務組織體系分層,分為業務支持財務、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集團戰略財務,各層財務職責明確又相互協同,共同發揮財務管理價值,契合財務轉型的思路。文章以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煤集團”)的管控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為例,尤其是在業財一體化、資金管理、流程管理、風險把控、財務分析等方面的實踐進行梳理,以期為已建設和將要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企業集團提供理論參考和實務借鑒。
【關鍵詞】 山煤集團; 財務共享; 管控實踐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8)17-0121-02
一、背景
最早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由美國福特公司于20世紀80年代設立,2005年中興通訊在中國設立本土第一家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隨后被海爾、寶鋼等越來越多的集團型企業采用。前期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主要是把重復率高、內容相對單一的業務集中進行統一辦理,通過擴展規模經濟達到降低成本的目標。經過不斷的實踐和改進,加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逐步進入以企業戰略服務為目標的成熟和持續發展階段。
財政部在2013年發布的《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中指出“分公司、子公司數量多、分布廣的大型企業、企業集團應當探索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會計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財務共享中心”。隨后在2014年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加快會計職能從重核算到重管理決策的拓展”,兩項政策的指導加速了財務共享的發展,一時間在國內呈燎原之勢,更多的企業開始選擇通過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來改變自身的財務管理模式。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IT的快速發展,現在已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新技術的發展除了對經濟產生強大推動力外,也推動了財務管理的轉型與發展,財務共享在“新時代”也正面臨著定位與價值的重塑,并逐漸突出管控這一重要元素[1]。各大集團開始追求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的全面對接,財務共享開始向財務咨詢和戰略方向轉變,并已經成為新型財務管理模式的大勢所趨和必然途徑。財務共享賦予新的職能后發展成為管控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借助信息化技術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思路
(一)財務共享推動財務管理轉型
面對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格局,企業要根據環境變化不斷調整戰略目標、管理模式、組織架構等,財務管理也肩負著持續引導企業創造價值的重任。財務管理轉型的核心思路就是將基礎的會計核算業務釋放出來,把財務管理的重心轉移到預算管理、流程管控、財務分析、決策支持、財務監督及業務融合等管理職能上,財務共享對現有會計核算業務進行了深度釋放,將人力重心轉化到財務管理上,支持財務管理進行轉型。[2]
財務共享打破現有財務組織體系,對財務人員進行分層管理,最終形成業務支持財務、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集團戰略財務的財務管理體系,各層財務相互協同,共同發揮財務管理價值。[3]
(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定位
集團層面在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時,要在戰略層面做好頂層設計,要有清晰的定位或發展規劃,一般有兩種模式,一種為服務型:只提供財務核算相關服務,由財務部門進行財務管控;另一種為管控型:在財務核算相關服務的基礎上加入集團戰略財務的部分管控職能,與集團戰略財務對接,最終形成以服務為基礎,管控為目標的雙重職能并重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把管控作為首要目標,以體現在強化風險管控、統一信息平臺、促進財務轉型和降低財務運營成本等方面的優勢。
(三)基于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管控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完善的企業信息化是支撐管控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發揮價值的基礎,是實現財務管控和業財一體化的保證,使財務管理活動全方位向業務活動滲透[4]。管控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要求信息系統與業務系統集成,實現橫向的業務財務一體化管控。通過企業信息化系統把人、財、物、產、供、銷及相應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緊密集成起來,在實現資源優化和共享的同時,將工作重心轉化到業務端和高附加值的財務管理上,不斷提高會計核算的標準化和財務管控能力。
三、山煤集團管控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具體實踐
山煤集團主營煤炭生產和煤炭貿易業務,在煤炭市場持續疲軟的情況下,資金鏈開始緊張,集團將財務管理的重心前移到業務端,通過建立全面預算、月度資金預算、資金集中歸集、融資統一調度、產品集中銷售等手段,迅速強化了財務管控力,緩解了資金壓力。但仍面臨集團統一制度執行力弱、業務風險得不到有效控制等問題,遂組建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費用報銷、核算、資金、預算等進行管理,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出現以下問題:業財嚴重分離,難以提供決策信息;工作效率不高,財務人員疲于應付;財務以核算為主,管理水平遇到瓶頸;管理流程片段化,不能形成閉環。通過增加人員仍然未得到解決,究其原因是所用財務軟件技術落后,不足以支持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高效運轉。山煤集團以問題為導向,嘗試建立企業信息化支持下的管控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旨在以財務為核心,通過引入超前的企業管理思路,重構企業管理流程,將觸角深入到各業務系統,以求能夠充分發揮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企業管理中重要作用。
(一)資金統一調度,把控經營風險
資金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之一,也是建立管理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業財融合必要環節,有利于企業把握資金頭寸、控制現金流、降低資金成本、優化資金結構等。集團通過企業信息系統的資金管理模塊,從三條路徑實現了資金的集中管理。一是賬戶集中管理和資金歸集,對集團內部賬戶進行精簡并進行集中管理,在此基礎上通過銀企直聯,自動獲取下屬單位銀行賬戶信息,定時自動劃轉資金進行歸集,形成全集團的資金池;二是建立統一調度的融資平臺,包括外部融資和內部單位借款,在資金歸集后,加強了集團內資金調劑,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同時負責集團整體資金流動性管理,理順了集團的對外融資平臺,合理控制融資規模,降低財務費用;三是實現月度資金預算,落實企業整體戰略的執行,協調分配全局資金,根據各單位上報的資金計劃,經層層審批,與資金集中管理結合,進行資金撥付和歸集,并對使用執行進行監控。
山煤集團通過以上三項措施,充分利用企業信息化系統,賬戶接入率、資金歸集率和預算執行率都達到了90%以上,使資金在集團內循環周轉順暢,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把控了資金風險,降低了整體財務費用。
(二)管理流程再造,強化管控效果
管控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兩大核心是“強化管控”和“業財融合”,管控的重點在資金管理,業財融合的重點在合同與資金的對接,借助企業信息化系統,以預算管理為抓手,使業務和財務流程融合,在流程設計時將管理會計和內部控制的思想融入其中,使管理流程再造,達到管控和業財融合的目的。
集團通過業務整合和流程再造,將財務管理前移到業務端。例如三級單位的采購業務,在沒有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之前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基本上對業務無法進行把控,只能起到事后核算,即使通過資金預算進行控制,但效率不高、時效性差,企業信息化建設后,采購業務通過“采購訂單發起—合同管理—應付管理—資金預算—資金支付—總賬系統生成憑證”,整個業務流程以合同和資金為主線,每個節點都能穿透查詢到之前環節,合同按付款節點進行預警,并上報預算,并根據收、付款情況,提前預測現金流量,安排資金進行支付,整個環節可以提高預算執行率,解決了不按預算支付的情況,應付管理和資金支付都會向總賬系統自動生成憑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審核后進行記賬,管控效果明顯。
(三)生成數據中心,推動管理會計深入應用
管理會計體系的核心內容,包括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管理和管理會計報告等,要想在集團型企業中獲得深入應用,需要大量的數據進行支撐。管控型財務共享中心通過信息系統打通業務系統和共享平臺,實現業務同源入口,提供全價值鏈財務管理支持,形成大量真實、可靠、低成本的業財融合數據,這些數據從一個環節可以追溯查詢到整個業務流程,深入到數據源頭,數據是“活”的,是立體的,而不僅是看到的一個數字,管理會計的方法和思想根據實際情況不同,可以滲透到每個環節,各個環節疊加就可以構建成龐大的管理會計體系,形成了企業的核心數據中心,成為管理會計管控思想落地的抓手,真正實現管理會計的深入應用。
(四)打破財務分析局限性,發揮決策支持作用
這里所指的財務分析是廣義的財務分析,不局限于財務報表,還包括經營管理、企業資源配置、風險管理、績效評價等,目的是通過整合企業經營信息,揭示財務業績表現背后的原因,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和調整經營方向,為制定改善措施、經濟預測和決策提供依據。但是財務分析最大的局限性是不能深入業務進行信息整合,分析停留在表面,難以提供有價值的分析報告。
管控型財務共享中心通過流程再造、管理會計應用、合同管理、預算管理等管控手段,形成了業財融合的數據中心,使用科學的財務分析方法,從數據中心挖掘出數字背后潛在的經營問題,然后以問題為導向,與集團戰略財務共同制訂解決措施,改善管理流程,并提出增值性的建議,發揮財務分析應有的作用。
四、結語
財務共享中心模式的選擇,從長遠來看,管控型更具有發展空間和建設意義,單純的服務型財務共享容易使財務與業務脫節,將財務與業務的數據進行共享和關聯,消除“信息孤島”,在為業務提供服務的同時,發揮財務管控職能,有效支持集團戰略規劃。同時必須得到企業信息化系統的有力支持,否則,管理型財務共享中心就無從談起。
【參考文獻】
[1] 張慶龍,董皓,潘麗靖.財務轉型大趨勢:基于財務共享與司庫的認知[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
[2] 王興山.數字化轉型中的財務共享[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
[3] 隋玉明.基于大數據時代的財務共享研究[J].新會計,2014(10):3-5.
[4] 李燕翔.500強企業財務分析實務[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