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摘 要: 新生入學教育是學生大學生活的起點,其成效直接影響學生對大學生活的適應及學生的健康成長。目前一些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存在時間安排不合理、內容針對性不強、形式單一不豐富、考核評價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需要從時間設置、豐富內容、創新形式、加強考核等方面著手,不斷優化、完善入學教育,切實提升新生入學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新生入學教育 現狀分析
入學教育是學生人生新起點的第一課,入學教育是否有效影響新生能否適應大學生活、增強自信、健康成長。與本科生相比,高職院校學生生源結構比較復雜,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基礎理論知識較薄弱,實踐動手能力較強。因此,高職院校必須有針對性地、創造性地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一、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現狀
(一)調查方法
為全面把握高職院校入學教育現狀,繼而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課題組設計了“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調查問卷”,了解新生入學教育的基本情況、學生對現有入學教育的評價及學生對入學教育的需求。課題組在高職院校學生中開展網絡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325份,其中一年級269份,占82.77%,二年級46份,占14.15%,三年級10份,占3.08%。
(二)問卷結果與分析
1.新生入學教育的基本情況
根據調查結果得知,新生入學教育的時間相對集中在報到后的一個月的時間內;入學教育主要圍繞校情校史教育、學生管理規定學習、大學生適應教育、黨團教育、生涯規劃教育、專業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普查等內容展開(表1);入學教育的形式以聽報告或講座、參觀校園、觀看視頻等為主(表2)。
2.學生對現有入學教育的評價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35.38%的學生認為入學教育內容不太符合新時代大學生的特點,有待加強;學生認為在新生入學教育中應該加強人際交往引導、大學生活引導和專業教育引導等內容(表3);學生最喜歡的入學教育方法是班級活動、新生見面會或交流會、參觀校園等(表4);30.15%的學生認為新生入學教育的方式較單調,枯燥乏味;27.08%的學生認為入學教育對學生的幫助不是很大。
3.學生對入學教育的需求
由調查結果不難發現,僅有28.92%的學生有明確的規劃并能夠按照計劃實施;進入大學后,學生最不適應的方面包括自主學習能力較弱、缺乏目標、人際關系處理較差等(表5);學生進入大學后關注的事情包括專業方向、學習方法和職業方向等;44.62%的學生認為導致大學第一年學習不適應的重要原因是未做好學習方法的轉變(表6);88.31%的學生認為開展入學教育很有必要。
二、一些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時間安排不合理
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的時間較為短暫,結合問卷調查結果和高職院校的實際工作開展看,新生入學教育安排在新生報到后的兩個星期內,“形式化”的味道濃重。對于初來乍到的新生而言,有的人還沉浸在向往大學生活的興奮期,對入學教育的內容沒有太多的實際感受。
(二)內容針對性不強
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的內容基本圍繞校情校史、學生手冊、專業介紹等展開,對新生所關注的人際交往、生活引導、心理健康引導等方面涉及的偏少,針對性不強,難以吸引新生的興趣,故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形式單一不豐富
高職院校在新生報到后的兩三天內,集中安排專題講座介紹校園文化、專業特色、學生手冊等,大多數入學教育是以說教、理論宣講的形式開展,對于思維開闊的“95后”學生來說,形式過于單一、枯燥,教育的實效性偏低。
(四)考核評價機制不健全
高職院校在新生入學教育結束后隨機抽取一定比例的學生參加入學教育考試,以此評估各二級學院的入學教育效果,考核的結果未和年度考核結果掛鉤。這種不完善、不合理的考核評價指標難以引起師生足夠的重視,導致入學教育的形式化。
三、提升新生入學教育實效性的策略
(一)合理安排入學教育時間
高職院校的新生入學教育大多在新生報到后兩周內結束,和軍訓并軌。軍訓期間,新生在在輔導員、班主任助理的帶領下參加各種各樣的入學教育活動。對于新生而言,入學教育成為一種負擔,被動的、灌輸式的教育自然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高職院校可以將入學教育時間提前到暑假,學校簡介、社團簡介、學生手冊等可以隨錄取通知書一并寄出,讓學生和家長初步了解學校的概況;新生報到后開展軍訓,軍訓期間穿插必要的參觀校園、社團展示、心理普查、體檢等內容;開學后再進行職業生涯指導、職業體驗等專業教育。延長入學教育的時間,有助于新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學校,更好地適應高職院校。
(二)結合需求設置教育內容
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的內容較為固定,包括軍訓、參觀校園、專業講座、心理普查、校園文化講座等常規內容。然而,高職院校的學生思維活躍,目前的教育內容已經不能適應當下學生的需求。
學校應注重教育主體的需求,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確定教育內容。利用暑假提前對全體新生開展網絡問卷調查,匯總、分析新生的實際需求,在傳統的教育內容的基礎上側重個性化的教育,增加人際交往、適應性教育、學習方法和職業規劃等教育,引導、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切實提升入學教育的實效性。
(三)創新新生入學教育形式
高職院?,F有的新生入學教育集中在專題講座、宣講會、觀看視頻等集中室內宣講等形式,輔以較少的室外參觀??菰锓ξ兜慕逃问郊ぐl不了新生的興趣。
學校要針對新生的特點,創新教育形式,提升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充分利用微信、QQ等媒體,發布校園VR、學生手冊闖關小游戲等內容;組織開展新生才藝大賽、社團成果展、周末文化廣場等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將教育內容滲透其中;借助學校資源,組織實施班級素質拓展活動,增強班級的凝聚力;開展新老生交流會,發揮朋輩教育的作用;深入企業開展職業體驗日活動,通過體驗式的活動增強教育效果。
(四)建立科學考核評價機制
高職院校應該充分重視入學教育的考核和評價,這對調整教育目標、改進方法、優化過程、提高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前高職院校的入學教育考核評價除了組織入學教育考試之外,沒有其他的評價形式,考核形式單一。
為進一步規范新生入學教育工作,提升其科學化水平,充分調動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高職院校應建立一套科學的、全面的考核評價體系。通過問卷調查、方案、考試等形式組織學生參與入學教育效果評價;制定考核細則,加強對各部門、二級學院的指導和監督,將新生入學教育工作納入年度考核指標,從而提升入學教育實施者的積極性和執行力,提高工作的實效性。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應該從時間設置、豐富內容、創新形式、加強考核等方面著手,不斷優化、完善新生入學教育,提高入學教育質量,提升入學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宋小淑.高職新生入學教育實效性問題研究[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16(1):89-92.
[2]李鶴嶺.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存在問題、成因及對策[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2,31(1):52-54.
[3]何小梅.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的理性思考[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0(3):28-30.
[4]吳珂威.高職院校入學教育實效性研究[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4):89-92.
[5]周宇哲.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探析[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5,17(4):23-26.
基金項目: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2017年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課程化模式探析(課題編號:JYQN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