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宸非 王晗 劉潔 劉慶科
【摘 要】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數字技術實現動畫已不罕見,而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版畫,也應該“動”起來,讓具有中國風的版畫動畫站立在世界的舞臺上。本文通過古今版畫的對比,借助版畫和動畫相互帶來的影響、相互印證,來論述今后的版畫動畫的發展與創新,從而推動中國民族特色動畫的發展。
【關鍵詞】版畫動畫;古今版畫;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J2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3-0130-02
一、古今版畫藝術的發展
中國版畫發展至今,跌宕起伏。從明清時代的崛起,到近代七零年代的沒落。時至今日,現代版畫藝術正處于傳統和現代的交匯處。因此,在繼承版畫優良傳統的同時,更應關注中國現代版畫的發展和新的走向。
從古代中國的版畫作品上來看,明清時代的版畫藝術風格從簡潔粗獷的藝術風格變得風雅拾趣,充分發揮了版畫的藝術性和創造性。版畫中的“線”融合了傳統的中國畫的水墨線條,再與版畫本身的刀刻結合,其效果能讓人感覺到水墨線條的“柔”和木刻版畫的“剛”,剛柔并濟,最大程度地來表現人物,使作品更加富有節奏韻律。其中具有代表性意義的作品——《九歌圖》,《九歌圖》共有十一幅,依次描繪了楚國神話當中的十一個人物,其中描繪的人物神態各異、飽滿立體,極富生命力。
而從近代版畫發展過程來看,在70年代政治、經濟背景影響下,中國版畫的發展逐漸走向低谷。當時的中國版畫大都是以木刻版畫為主,版畫媒介單一,沒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盡管與西方版畫文化交流融合,但并未改變當時中國版畫的發展狀況。90年代初,中國版畫界打破了木刻版畫一統的局面,提倡多版種共同發展,為版畫文化的探索邁出了一大步。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科技創新源源不斷。近代版畫家們著重于“版痕”,通過發現新的版畫媒介,來達到更加完美的畫面效果。在版痕的“凸”面,分別有著色和填色兩種,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這種開放性的創作意識更加有利于中國版畫的發展。我們應該敢做、敢想,擴大創作空間,在版畫這一層面上發覺新的藝術語言,發現更深層次的藝術魅力。
二、版畫藝術對版畫動畫的影響
(一)版畫的藝術特色
根據不同的版畫媒介和制作工藝,版畫種類可分為四種:首先是—木版,即黑白木刻,它是現今國內最普及的一種版畫形式,版畫藝術里歷史最悠久、最具藝術特色的版種。這種版畫形式:表現力極強、視覺沖擊力大、刀刻的痕跡顯著,裝飾性極強,適合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動畫,深受現今版畫家的喜愛。其次是—銅版,是通過腐蝕液腐蝕或直接用針或刀刻制在金屬版上制作而成的。它的特點因技法不同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刀刻的線條變化,二是畫面上層次各異的肌理質感。接著是—石版,石板刻制是用特制的鉛筆完成的,所以石版的畫面效果類似于素描,具有很強的繪畫感。最后是—絲網版,它的畫面特點風格鮮明突出,肌理層次多樣,又可以和圖片、視頻等素材相結合,兼容性強,同時畫面又具有強烈的涂鴉效果。
因此版畫動畫畫面表現出來的藝術審美更貼切生活,質樸醇厚,飽滿的色彩烘托場景氛圍,畫面視覺效果突出。
(二)我們為什么取材于版畫?
現今,世界動畫市場上,中國風的動畫少之又少,而我們以版畫風格形式的動畫入選,不禁使世界人好奇具有東方民族特色的版畫風格的動畫片到底是怎樣的?從世界舞臺上來看,還是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版畫風格的動畫片。例如:《狗的故事》,這部作品充分地把版畫元素融入動畫中,畫面中小狗的動作完全沒有版刻的呆板,拘謹,顯得自然且和諧。所以,版畫風格的動畫片打破了版畫生硬、緊澀的形式,靈活地表現飽滿的人物性格和場景氛圍。
還有國產的版畫動畫片《采薇》,這部動畫片當中,充滿了木刻版畫的細膩線條感和刀刻的木痕質地,古典氣息撲面而來。所以版畫動畫可以把版畫當中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濃烈的藝術氛圍帶入到動畫當中,使其形成一種新的藝術語言。
三、版畫動畫的藝術魅力
(一)版畫動畫的優缺點
版畫動畫的制作過程繁瑣、漫長,動畫的每一幀都需要通過木刻來表現,一幀一幅畫,制作過程中必須嚴謹仔細。在制作的過程中,動畫是需要不斷的修改,而版畫卻一幀一畫,制作過程漫長,并不容易修改,這是版畫與動畫相結合時最為矛盾的地方。同時動畫當中的運動變化規律也需要我們足夠的重視。其實版畫的畫面構成感很強,通過畫面中黑白的對比和轉化,能夠突出場景氛圍和人物風格;畫面視覺沖擊力大、裝飾性強;獨特的灰層次及版面肌理質感;畫面風格鮮明且兼容并包,所以版畫動畫是可以把控動畫當中帶來的問題。
(二)版畫動畫的語言魅力
版畫動畫還可以帶來全新的角色造型元素、視聽語言等等。現如今,大部分的動畫角色設計風格都以日本、美國這些動畫發展模式大的國家風格為主,而版畫自幾千年前古代中國流傳至今,能為我們帶來全新的動畫風格,形成具有中國風的版畫動畫。例如,經典的戲曲動畫片《驕傲的將軍》,是中國風動畫在創作上的一大步。直接地刻畫人物,通過柔和的線條配合中國戲曲人物元素進行人物創作,突出了人物勇猛,不羈的性格特點。
還有最經典的動畫片《大鬧天宮》,其中孫悟空的造型創作借鑒了京劇表演當中的“變臉”的藝術元素,運用了夸張與變形的手法把猴子擬人化,為傳統藝術文化融入動畫中又邁出了一大步。還有諸多古人流傳給我們的等等文化傳承,例如昆曲、皮影、木偶戲甚至歷朝歷代古代文人服飾,都能運用到動畫造型元素中,盡可能運用概括的造型手段來塑造角色的形象,充分地表現出動畫形象特有的性格、內涵與外在特征,體現出角色的形態、神態、結構等諸多要素,達到豐富的藝術效果。
四、版畫動畫的發展現狀
現今國內的動畫市場空前強大,但是我國版畫動畫起步較晚,制作技術并不成熟,作品宣傳、推廣甚至登入市場都沒有一個完善的系統流程,因此我國版畫動畫技術落后于其他國家,盡管現今的國產版畫動畫作品產量不高,但還是有一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版畫動畫作品我們可以借鑒,包括:石版動畫《Cat》、國產版畫動畫《采薇》、《一場革命中還未來得及定義的行為》等。這些作品藝術感染力極強,黑白木刻的強烈視覺沖擊力;石版版畫的豐富肌理質感;黑白灰的層次感層出不窮,散發出無窮的獨特魅力。版畫動畫在藝術動畫里是較新的面孔,沒有版畫自身“拘謹”、“生硬”,改變了人們對于版畫的認知,使之視覺感官上煥然一新。
五、現今版畫動畫的創新發展
通過研究古代名人對于作品的創作靈感來看,他們的創作內容都是源于生活,創作于生活,貼近于生活,而這樣的作品能引起眾人的情感共鳴,所以這也是現今版畫動畫創作所需要的。我們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來感知我們的社會,將我們對社會、對民族、對文化的思考通過版畫動畫這一藝術語言表達出來。徒有虛表的藝術形式沒有了文化底蘊,也就不能表達作者對生命的感悟,也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空殼。由此可以看出,任何藝術語言都不能只專注于個體形式,而是要關注人文,聯系社會,源于生活,跟隨著社會的文化潮流趨勢,表現自己獨特的作品風格,傳達出版畫動畫的藝術魅力與靈魂。
六、結束語
版畫動畫,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吸引著成千上萬的藝術家們不斷地去開拓和創作,它成為版畫動畫家們表達藝術靈感,人物情感的有力武器。通過古今版畫的對比,我們應該從中學習古人創作的創作精神,汲取古代版畫的線條柔美和現代版畫的肌理層次、視覺沖擊力,加上現代動畫的制作技術,順應時代潮流趨勢,來形成現今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中國風版畫動畫,讓中國風的版畫動畫屹立在世界的山巔。
參考文獻:
[1]高川.讓版畫也動起來!——論版畫動畫研究的意義和現狀[J].數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10(6):12-13.
[2]張蝶.淺談中國古代木刻版畫[J].西江月,2012(16):162.
[3]高川.版畫動畫的形式特色與發展前景[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3(11):80-82.
[4]劉麗.版畫動畫中的角色造型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3.
[5]徐昌敏.淺談版畫風格動畫短片的創作[D].上海大學,2014.
[6]劉春陽.渝西版畫對動畫創作風格的影響及意義[J].美術大觀,2016(6):142-142.
[7]李一凡.中國現代版畫的發展趨勢[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1999(4):1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