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092-01
英語是一門語言實踐課,老師要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把學生從吸入知識的容器變為學習能動的主體,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旨在研究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策略,以求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高效完成學生的語言學習。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得以充分發揮呢?
1.在對話教學中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聽說是對話教學的基點。重在激活學生的口語激情,需要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可采用以下模式:引入對話——對話理解——模擬操練——真實交際。學生的活動由問答式——自由討論——模擬操練——真實表演-——總結評論。
對話的導入方法應具有多樣性。(1)聯系實際導入。直接引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學習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三第一單元the World of Our Senses時,讓學生匯報Whats the function of the sense of hearing/smell/sight...(2)直觀導入。利用直觀教具、圖片、多媒體課件等,在學習地理位置之類對話時,如:學習模塊二第二單元Wish you were here時,充分利用地圖、地球儀,讓學生走上講臺執教,學生倍感新鮮,熱情高漲。此階段為學生活動的激活期。
對話理解階段,教師不應該直接一句一句講解,而應讓學生在聽、讀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復述內容,用第一、第三人稱轉述對話,此階段為學生活動的準備期。
模擬操練階段,學生模仿地道的語音、語調,分角色操練,可用Pair work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給每個人操練機會。此階段為學生活動的真正期。
真實交際期,圍繞對話內容結合實際真實對話,初始階段教師可適當示范,情境創設要恰當,學生有話可說。小組或雙人活動,如:教學模塊三第二單元Lost civilizations時,在高潮部分設計an interview。讓一個地理雜志的記者分別采訪考古工作者、挖掘工作者和游客,對話內容涉及古文明的發現、整理修繕、對后人的警世等。
2.分層教學,做到因人施教,面向全體學生
人十個手指頭伸出來有長有短,當然不可否認,學生之間在能力和智力等方面也確實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同樣的學習內容,有的學生掌握快一些,有的學生就慢一些;有的善于口頭表達,有的善于書面表達;有的善于邏輯思維,有的善于形象思維。如此個體差異較大的學生集中在同一個課堂中學習,倘若教師對所有學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學――“一鍋煮”,強求他們齊步前進,牛不吃水不能從頭上按,這不符合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學模式。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仔細琢磨學生的個性,以便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因人施教,分層教學。分層教學包括學生分層、目標分層、施教分層、練習分層和評價分層等。教師應針對學生個體不同情況,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采取相應策略,支持和鼓勵學生更充分地發揮主體性,感受成功的歡樂和自豪,從而促進英語教學,促進學生的發展。給每一個學生必要的自主表現和發展的空間、時間,促使有差異的學生的普遍發展。比如,課堂提問時,簡單單一的問題讓基礎較差的同學回答,有一定難度的問題讓基礎較好的同學回答,力爭使全班不同學習層次的同學都有參與的機會。
3.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功能,升華學生的主體人格
未來社會不僅需要人們擁有先進的知識和技能,具有更加自覺的道德觀、倫理觀和價值觀,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高尚健全的優良人格。
英語教學中的人格教育必須結合具體的語言課堂教學環境和教學內容進行。除了創設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外,還必須將知識學習與良好的人格培養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現有教材中所蘊涵的豐富的道德教育素材,利用典型的優秀人物事例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人格熏陶,促使學生樹立尊重老師、刻苦學習的求知態度;結合課文內容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特別要了解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備國際視野,增進國際理解;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創新意識,大力推進學生的思想道德體系和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引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學生正確的是非觀念、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構建自我價值判斷、審美情趣、文化追求和生命形態、健全的優良人格,讓學生的智商和情商都得到很好的發展。
4.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要有一個良性的交流互動。教師要努力挖掘學生的潛力和各種教學資源
英語教學是一個教與學的過程,需要教師與學生雙方互動交流來共同完成,教學效果也是取決于雙方互動的結果,在英語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也要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適時給予學生點撥。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小組分工合作,虛心聽取其他人的意見,尊重其他人的勞動成果和發言,遇到困難時主動找同學或者是教師進行交流,這樣才能讓問題得以解決,培養自己的主動性。教師還要肩負起培養學生的主動合作精神,相互交流與合作可以幫助學生不再局限于強迫學習與機械記憶,能夠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心態,讓學生在與同學、與教師的交流中發揮他們自己的主體性。
每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風格,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各種措施,做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盡最大可能發揮每一位學生的聰明才智和潛力。教師還要深挖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所用,比如英語學習離不開字典,要求人手一本字典是最基本的要求,為學生訂購一些有聲讀物、英語學習報等,鼓勵學生多多利用這些教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