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玲
由于學前師范專業的學生是未來的幼兒教師,師范專業就必須培養學生學科知識并緊密地與就業導向相聯系。而作為文化基礎課程,語文課程則成為了學前師范專業的重中之重,學生語文能力不僅和未來的職業道路相聯系,而且將會影響今后學前教育的質量。因此學前師范專業的語文課程體系設計必須符合現代化教育的需求,并且要不斷進行優化。
學前專業的語文教學最終要服務于幼兒園語文教學,教師在今后專業的活動對象是兒童,兒童的語文發展是師范專業語文課程學習的出發點,所以在課程的設計上要突出幼兒園語文課程的地位。很多的師范專業在語文課程設計上僅重視學科本身,卻忽視了和幼兒園語文課程的關聯系性。因此,在設計學前師范專業語文課程中,教師要聯系兒童對于知識的需求。在此原則上,有針對的設計語文課程體系,突出師范專業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幼兒園語文教學充滿了靈活性、多彩性,理論化的教學方式并不適應于幼兒教學。因此師范專業的語文課程設計中除了要培養應有的理論知識,重點要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直接會體現課程學習的質量。比如在語文課程設置中要增加實踐課程的比例,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倡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創新和應變能力。通過增加實踐性的課程創建學前師范專業靈活多樣以及和幼兒語文教學相配套的課程形式。
師范專業語文課程體系中普通話一直是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但是很多師范專業學生的普通話學習并不規范。在課程中就必須訓練學生的聲、韻、音,規范學生的發音,矯正學生的方音,讓每個師范專業學生達到幼兒教師資格所要求的普通話等級標準。教師可以通過探尋各地學生發音規律來矯正學生的發音語調,通過講解概念原理來讓學生掌握音變規律,加強學生語流音變的訓練。運用多樣化的材料,比如視聽材料,讓其模仿,讓學生巧練發音。
幼兒教學的形式豐富多彩,在語文課堂中兒童初步接受各種事物,如果幼師表達不規范將會對兒童今后的學習造成嚴重的影響。比在教幼兒認識小動物的過程中,將“豬蹄”表述成“豬手”或者“豬腳”,這種不規范的表述向幼兒傳達了錯誤的信息。所以,在語文課程中要培養學生語文規范的表述能力,讓學生的思維和表達同步。在課程的設計中,可以加入演講、主持以及辯論等內容,讓學生在克服畏懼緊張心態的同時提高語言表述以及靈活應變的能力。
幼兒文學盡管具有語言通俗,內容淺顯的特點,但是相反的,這部分內容對幼兒教師有著較高的要求。師范生應該具備結合音樂、美術、戲劇等藝術形式來進行教學的能力,并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審美水平。此外,還需要引導他們走進幼兒的心理,總結出幼兒文學的特點。比如繪聲繪色的將文學中的知識傳達給兒童,給他們創造獨特的意境,讓文學作品中的畫面人物更加的生動形象。
綜上所屬,院校在設計師范專業語文課程時要科學合理,充分考慮到該專業的特點,以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通過深化普通話教學、培養語言和思維表達能力以及幼兒文學鑒賞鑒賞能力等措施來優化語文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