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萍
(江蘇省海門市直機關幼兒園,江蘇海門 226100)
傳統的教育理論認為:幼兒一旦離開了教師指導,就無所適從,更談不上自主探究。可是,幼兒的繪畫學習被控制在被動接受學習的過程中,幼兒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則會被削弱,自主想象的能力也會被壓制。因此需要轉變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方法,尊重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自主探究不受約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1]。
幼兒時期的孩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迫切想認識世界、感知世界,對世界的探索活動也是最積極的,因而教師要利用好這一特點,組織好繪畫教學。幼兒園開展繪畫活動符合幼兒的天性,滿足了幼兒天生愛涂、愛畫的性格特點。那么,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該如何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呢?《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教師要創造各種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鼓勵和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結合教育實踐,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用美妙的聲音對幼兒說話,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去交流。如果教師使用專業術語來教學,會使幼兒聽不懂、琢磨不透,幼兒也就不會對缺乏童趣的語言感興趣。在《美麗的小花》這節課中,幼兒們在涂顏色的時候,我發現有個幼兒有的地方沒有涂勻。這時候我就用帶有童趣的言語和他說:“你給小花畫的衣服破了哦,下雨的時候小花會冷的。”他聽到后,馬上用畫筆把小花的“衣服”給“補”好。還有個幼兒在畫畫時告訴老師:“我弄破小花的裙子了。”“沒關系,讓老師來幫你補好。”有個幼兒只畫了一朵小花就不想畫了,我走到他身邊告訴他:“這朵小花只有自己在這里,一個朋友都沒有,多可憐,讓我們來幫幫他吧。”他聽了馬上拿起畫筆繼續畫起來。在繪畫學習對比色的時候,我這樣告訴幼兒們:“大家看,黃色和綠色是好朋友,他們在一起很漂亮。”這時就有幼兒告訴我:“紅色與黃色也是好朋友,他們在一起也很好看。”
為了保持幼兒在繪畫活動中的興趣,教師可以用故事或者兒歌來調動幼兒的興趣,幫助他們發揮想象力,只有這樣的繪畫教學才能使幼兒深入了解繪畫的情境,培養幼兒的想象力[2]。
幼兒在繪畫時最先關注到的是繪畫自身精彩與否,因此,教師在選擇繪畫內容時,最先要考慮怎樣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之能主動學習。幼兒會對新事物感興趣,是不是就意味著每次都要選擇新的教材內容呢?并非如此,因為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全新的從未展現的內容,會使幼兒感到難以入手、無法理解,不能激發好奇心,調動不了幼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反之太熟的也會讓幼兒失去學習探索的興趣[3]。
條條框框的教學使幼兒思想變得非常被動,幼兒中規中矩、小心謹慎地繪畫,只會使畫畫變成死板臨摹,時間一長,幼兒創造性的學習思維就會被埋沒,因此要將可參與性強和可操作性高的繪畫材料加入教學中,將豐富有趣的教學材料展現在幼兒面前時,幼兒會被吸引,表現出對感興趣的教材的喜愛,以此調動幼兒繪畫的創造性。孩子對有趣的東西會表現得很感興趣,從孩子的內在需求出發,把有趣的東西展示給他們,會促進幼兒想象力的發展。
作品評價是發展幼兒想象力的又一途徑,科學的評價能激發幼兒繪畫創作的自信心,充分發揮評價的意義。在繪畫教學中要充分尊重每個幼兒的繪畫創作,不能以成人的角度去評價繪畫作品“像”與“不像”,要根據幼兒繪畫的特點,去評價他們的作品。在一次自愿畫的活動中,一位幼兒的畫作涂得黑乎乎的,在黑乎乎的畫上還畫有黃色的部分和一些不規則的形狀。我不經意地一看,發現這幅作品不僅畫紙被擦臟,而且還被劃破了。正當我疑惑的時候,他卻高興地和我娓娓道來這幅畫作想要表達的內容:“老師,我畫的是恐龍時代,它們為了爭奪小恐龍而展開了戰斗,這是三角龍與翼龍在搏斗,這是劍龍在保護它的孩子小劍龍,這是……”他忘我地介紹著,好像他已經身臨畫作中的“恐龍時代”。這就是幼兒思維的特點,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和情感。對于幼兒天真的情趣,教師不能責備他們畫得零亂,或是指責畫面臟兮兮,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同時對學生的畫作提出一些好的建議,這樣既鼓勵了幼兒的創作,又沒有扼殺幼兒的想象力。
對于幼兒優秀的繪畫作品,要不吝嗇贊美。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贊美是一種積極的教育手段,它可以傳達教師對幼兒的喜愛、鼓勵和認可。教師用恰到好處的語言贊美幼兒有利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而且還會對其他幼兒的思想行為起到導向作用。幼兒在繪畫活動時,教師習慣表揚“畫得真好”,這樣的表揚模糊不清,難免會讓人覺得應付,幼兒更希望教師指出具體哪里畫得好,對畫得好的地方會繼續保持,畫得不好的地方教師也應善意地指正從而使其加以改進。此外,教師還要切忌過度的贊美,不要讓幼兒產生驕傲的情緒,使結果適得其反。教師的贊美之詞可以成為開啟幼兒想象力的鑰匙,使其調整自身的行為規范,體驗成功的喜悅,讓他們獲得成就感。
在新時期,社會不斷進步,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創新型人才需要的是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幼兒教師要把培養幼兒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作為實現素質教育的起點。一個民族要想提高民族創造力就得從娃娃抓起,在學前階段教師就要制訂相關教學計劃,以教師的創意教學培養幼兒的想象力,進而發展幼兒的創造力,讓每位幼兒都綻放絢麗的創造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