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風陳先意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商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44)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計算機與軟件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44)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江蘇省網絡監控工程中心 江蘇 南京 210044)
《論語》說“學而優則仕”。自古以來,從仕就是極大部分中國讀書人的追求和夢想。在高等院校中,由于資源分配以及職稱晉升等方面的競爭和壓力,科研行政化在高水平學者中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1],這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也是我國高校教師職業發展狹窄的必然產物[2]。
在我國高校中,很多科研水平高的學者在學術研究達到一定程度后都致力于追求行政職務,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學者行政化”。學者行政化在我國是一個極其普遍的現象,上至校長,下至各個二級學院的中層領導階層,幾乎都是從學術水平較高的教師中晉升而來,除了少數黨政工作干部之外,極少是由專業化的、專業科班出身的管理人員擔任。
造成學者行政化的原因眾多,下面我們將從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等各方面對其成因進行分析,嘗試解開其神秘面紗。
從政治上來看,在學術界,圈子文化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高校的話語機構如學術委員會等都是由優秀學者組成,領導層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有意無意中都會提拔優秀學者組成自己的領導班子,從而推動了優秀學者從政。
從經濟上來看,盡管目前國家增加了在教育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但是在同等教育水平下,高校教師工資收入、福利水平總體較低,不僅與外企、國企相差甚遠,甚至與熟練的手工業者也無法相較,而行政化便于學者獲取更多的社會資源和經濟資源,提高教師收入。
從文化上來看,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歷朝歷代都是從優秀學者中挑選國家治理者和管理者,歷史傳統文化根深蒂固深深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皩W而為官”,“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等觀點都在推動優秀學者在學業有成時走上“治人”的道路。
從社會上來看,與開放的社會大熔爐相比,高校壞境相對封閉,晉升發展路徑較窄。在學者學術水平較高時,無論是追求更大的學術成就,還是更高的學術地位,路徑選擇都相對較少。因此,行政化的選擇就成了其中一條重要道路,從而促使優秀學者從政。
對于優秀學者而言,其無論是在資源優化還是環境配置上都應該得到更大的傾斜。毫無疑問,相比于普通研究者,這些投入在優秀學者手中能夠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而在當前資源有限的前提下,通過行政道路可以更方便地為學者獲取更多資源(例如項目支撐、職稱評審、優秀生源等),從而提高其科研水平。此外,學者行政化可以為學者提供更廣闊的視野,提高其學術地位,從而在研究合作、學術交流等方面為其提供方便,這對學者提高研究水平具有極大地促進作用。
行政化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其道路遍布競爭并曲折的,學者在行政化道路上的每次前進都需要耗費其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這必然對學者的學術研究造成極大的影響。在國內,很多優秀學者的絕大部分成績都是在讀書期間或者工作初始階段做出的,而在真正能夠產生高水平的成果的工作穩定階段很難做出成果,當然,造成這一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家庭付出、后代培養、工作應酬等等。但不可否定地是,社會環境、經濟沖擊、高校教學和科研氛圍對其造成了重要的影響。
高校管理與企業投資和政治管理差別極大,它既需要對高校教師保持一定的約束,又需要保持一個健康、自由的學術氛圍,因此,出身于科研成員的學者更了解切身利益和一線需求,對提高管理效果具有重要意義。但是,也需要注意到的現實情況是,很多科研成員并不具備管理經驗,這種情況在高水平學者中更為常見,這將對行政管理水平帶來極大地挑戰,影響高校的發展和進步。
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高水平學者行政化是一個需要認真面對的現實問題,為了促進其健康發展,我們建議:(1)鼓勵學者加強與企業、其他研究機構合作,拓寬學者的發展方向;(2)提高研究人員的基本薪酬,減少絕大多數學者在行政化道路的無謂競爭;(3)促進高校管理專業化發展,提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