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永強
(山東省聊城市第一中學 山東 聊城 252003)
在新形態下,我國教育事業發生改革。我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應轉變傳統教學方法,利用信息技術在教學方面進行創新是時代發展的需求,根據學校實際情況跟信息技術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師授課效率,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要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傳統的教學方法多數是由老師講解,學生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少許知識量,重點不能被突出。采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將課本中的重點難點做成課件,可以節約板書時間,也可以增加信息量,學生對知識點一目了然,使學生更多的接觸知識面。對于課本中的難點疑點,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深化,對抽象問題具體化,利用圖片功能講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提高學習效率。
采用現代技術教學,多數是利用多媒體,文字、圖片、聲音、動畫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習內容進行展現,從多個方面給學生刺激,不僅能夠看到也能夠聽到,這種新型教育方式,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僅能使學生和老師更好配合,也能使同學之間相互交流。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實與網絡交互性學習。對自己欠缺的知識點,有目的性的進行專項練習,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
利用信息技術教學,使教學方法不斷創新,信息技術具有播放及時性、內容簡潔性、知識面廣泛性、播放快捷性、反復性,這種教學方式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枯燥無味,不能帶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可以根據學生接受的知識進度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有目的的安排學習。
教師應加強自身素質,全面提高利用信息技術教學的方法,將信息技術與課堂相結合,解決課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先進的理念,利用信息技術將自己的理念融合,讓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有效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處理問題的能力。教師應根據課本知識搜索資料,整理課件,對于知識讓學生更一目了然,而不是一頭霧水。因此教師需提高自身素質,真正實現課本與信息技術相結合,了解其中的重要性,只有感覺到整合帶來的好處,才能確保整合順利開展。
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有利于教師提高教學效率,但是要以課本為主,按照課本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可以將一個章節進行擴充到一個單元,進行拓展延伸,幫助同學及時理解教學內容,明白一個單元要學習的目標,利用信息技術探索新的方式,根據內容創建教學情景。信息技術與課堂相結合應從課本實際出發,有利于同學們掌握新知識,對知識有新的見解,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加以練習鞏固,在學習每個章節之后老師應該在課件最后留下問題,讓同學們在課堂上及時作答,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和加深記憶。在教學活動中,老師是組織者和領導者,引導學生通過教學視頻和課件進行思考、探索、交流,形成新的知識,發散思維。利用現代技術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和學習的效率。但是,教師制作的課件要精準、體現重點,而不是滿堂灌。
對于課本上抽象的難點疑點,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形象化,將復雜的文字直接轉化為圖片、影片、動畫,使教學難點變得簡單,更能幫助同學們分析和理解,明白知識點,便于學生掌握和學習。這種教學模式更直觀形象,也有利于同學們對不懂的知識反復學習,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提問的難點疑點進行整合課件,針對問題進行解決,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又能提高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信息技術是教師授課的一種輔助教學方式,不能把所有的課本知識都做成課件,需根據知識點量才而行,而且整合課不一定非要選擇多媒體教室,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后,教師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夠豐富課堂知識,教師的表達方式更多樣化,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針對問題進行解決,構建和諧課堂,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