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玲
(長春汽車工業高等??茖W校 吉林 長春 130013)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社會分工和生產內部勞動分工的細化,人們通常會長期的從事一門專門的業務并擔任一定的社會職責,在特定的職業活動中人們會能動的表現自己,逐漸的在某一業務領域內就會形成其特有的職業精神。人在從事任何一項職業表現出來的基本要求均是承擔職業職責,即做好本職工作,隨著業務技能的熟練,業務水平的提升,約束職業行為的更多的是職業道德,逐漸上升為職業精神。
高職院校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輸送了大量的職業人才,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辦學普遍為工讀交替的模式,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之后,在第三年大部分會到相關的企業當中進行專業頂崗實習。學生在頂崗實習的過程中會逐漸形成自己的職業態度,也會逐漸形成本行業的職業職責,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學生后期的職業價值觀念。正確的引導跟教育可以讓學生將客觀的職業職責變成自覺履行的道德義務。從各個角度來看,頂崗實習是學生職業精神養成的關鍵時期,因此研究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期間職業精神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一直在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讀交替教學模式,很多高校都會為學生安排頂崗實習,也會在實習之前安排就業指導相關理論課程和職業素質提升相關的理論課程,但學生真正到了實習崗位之后學校并沒有跟進安排相關的指導和培養課程,也沒有建立統一的職業精神培養組織機構,缺乏統一的思想引導和周密的培養計劃,不能全程化、分階段的開展職業精神教育[1]。
現在高職院校學生的頂崗實習工作單位通常是由校方來確定的,這樣在學生進入到實習單位后,當企業在某些方面出現管理漏洞,或者學生的既得利益受到影視,學生就會出現抵觸情緒。通常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都比較差,如果老師不能及時的進行引導,學生的負面情緒就會常態化,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工作習慣,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和職業精神[2]。
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通常要受到學校與實習企業的雙重管理,但兩者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截然不同,這需要雙方均有專門的人員來負責實習學生的管理,才能做到無縫對接,但很多時候由于人力有限,實習企業并不會指定專門的人員來負責實習學生的管理,這樣實習企業對學生的管理與學校的管理就會銜接不到位[3]。?
在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的今天,傳統的教學內容、教學理念已經不足以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高職院校在教學改革上,必須要將職業精神教育、職業生涯發展教育融入到傳統教學內容里。將職業精神教育的目標與內容細化到人才培養方案內,根據市場需求,構建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體系,使學生的專業技術教育和職業精神培養統一成一個整體[4]。
學生在頂崗實習之前,可以通過主題班會、專題教育、實習工作內容視頻播放等形式讓學生了解頂崗實習的工作內容,也可以在往屆實習過的學生中選拔一些代表,為即將參加實習的學生做報告會,傳遞頂崗實習中的正能量,讓學生端正心態、坦然接受頂崗實習任務,并能在頂崗實習中積極進取、努力學習,提升個人綜合能力,成為一名優秀的準職業人。
高校與企業需要建立一個統一領導的頂崗實習管理機構,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除了學校帶隊教師,還應從企業內選拔責任心強、技術強的人員作為學生的指導教師,企業指導教師主要負責學生實習任務完成情況考核,學校帶隊教師主要負責學生思想政治素養、職業精神素養的考核,通過這種雙重管理、雙重指導可以讓學生接受更為全面的教育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