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瑜
(山西省臨汾市第一小學 山西 臨汾 041000)
語文是作為中國教學傳承中的重要方式,而寫作也是完成書面表達的重要途徑,由于小學生對于理解問題以及詞匯量較少,缺少對生活的感悟與理解導致可用可想的素材較少,在學生即將步入初中階段,若沒有良好的寫作能力,將會影響他下一步的人生學習規劃。怎樣把作文寫的有水平儼然成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在此筆者會根據自身的教學情況,將自己在平時教學中獲得的點滴感悟,并將感悟與問題進行思考,在反思中總結出新的教學指導方法。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課業相對于較小,在平時日記中就可以了解到,孩子們的生活每天除了吃什么玩什么和誰在一塊兒玩等等的流水文章,并沒有太多的真實感悟。在我和學生們的溝通當中發現他們會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但是他們缺少了對生活對事物進一步觀察理解的眼睛,缺少了對為問題對事物進一步探究的思考能力。
于是,教師需要在每次放長假的前2個星期,告訴學生在放假期間多多留心觀察自己喜歡的事物,對自己感興趣要多思考、多積累,將自己思考的感受寫下來。比如,在和小伙伴們出去玩的時候,看到警示標語,想一下為什么這里會有標語出現,看到了之后要怎么做。參加夏令營活動,去博物館、科技館、給爸爸媽媽洗一次腳、在游玩期間把自己看到的景色想辦法記錄下來、再用詞句描述出來等等,這樣就不怕學生沒有寫作素材可用。
由于小學生的遣詞造句詞匯量有限,在寫作技巧和手法上都有所欠缺所以在平時課余期間,應該讓學生們多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正能量課外讀物。
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表現出來的就是這個道理。在平時讀課外讀物時,學生會把自己覺得好聽、優美的詞句以摘抄的方式寫到本子上,在平時寫作上,便可以引用上這些句子[1]。比如,這次需要同學們完成一篇描寫植物景色的文章就可以用到自己讀過的《大自然百科全書》中某一種植物,就其植物的特性等等來進行詳細的描述。又比如需要同學們對某一人物進行刻畫,但是有些同學對人物刻畫描寫有些困難,教師就需著重去幫助同學們分析某一文章中人物刻畫的特點,教給同學們掌握方法。
教學期間,教材才是學習的基礎,教師不僅要著重在課外的知識積累上,更不能忽視教材上的知識。
“每個人都有他的隱藏的精華,和任何別人的精華不同,他使人具有自己的氣味。”這句話正恰恰說明了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特點,也側面表示出每個學生有每個學生獨一無二的想法。
在教學期間,指導老師們或者學校可以每星期或者是每學期多舉辦幾次優秀作文評比大賽,在賽前可以多多了解學生們想要的獎品,這樣學生們也會更用動力去比賽去學習。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學生們自己的主觀思想選出組內大家認為都很不錯的文章,再由該名同學朗讀給大家,通過這種方法來讓全班同學進行交流,最終借鑒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以增加同學們對寫作的興趣。通過物質獎勵的方法讓學生得到自己想要的,個人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引導方法,通過簡單的獎勵,不僅可以讓學生有對得到獎品的動力,也與此同時在用這種方法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
評比不僅可以激發一個對某一事物的努力,也可以通過此種方式去激勵自己提高自己的某一水平的發展。
由上述“開展作文活動,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的論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重視學生的作文評比,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至關重要的[2]。在學生們朗讀自己的文章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們的知識交流和欣賞水平。
在一次班內作文比賽中,以《我所看到的世界》為題目,讓同學們寫出來之后又讓同學們互相討論點評,覺得哪些方面是寫的特別好、哪些方面寫的有所欠缺,同學們也會根據自己所聽到的去記錄,采取一些自己覺得可取的詞句和刻畫描寫的手法,只有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去發現,才會真真正正讓學生們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是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對素材對寫作手法的積累,同時,也加強了同學們對寫作的興趣與水平[3]。
綜上分析可知,作文是展現一個人對書面表達優劣的判斷也是學生對于文學的素養,寫作也是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關鍵。只有加強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對素材的積累等等,才會讓學生們感覺寫作文并不是那么困難,反而記錄生活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身為教師的我們也要認識到對于學生我們更應該細心引導,幫助學生在課堂上生活中思考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在習作中收獲快樂,在快樂中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和能力,這才是作文和教學的最有吸引力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