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東
(山東省曹縣曹城街道辦事處中學 山東 菏澤 274400)
究竟什么是實驗呢,關于實驗,我們又清楚多少呢?往往,這些有趣的小實驗會吸引我們的目光,讓我們完全投入到其中,積極參與,在享受到樂趣的同時也學到了很多知識。慢慢長大了,我們接觸到的實驗越來越多,不論是種類上,還是數量上。值得一提的是,對于處于學習期的學生來說,初中階段的實驗是學生初步接觸較為專業化、深層化的實驗內容的重要課程,而這其中,生物實驗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門實驗課程。而學生們對于初中生物實驗的認識還不夠深刻,或者說不夠到位。
初中生物,我想大多數人都不那么陌生,因為所涉及到的方向,方面都相對來說比較淺顯易懂,容易讓學生接受和學習。比如說學習使用顯微鏡觀察血細胞,認識紅白細胞的形態結構、學習制作臨時裝片、觀察植物葉表皮氣孔、驗證綠葉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等。這些實驗都是許多常識性學習和后期階段專業知識內容學習的基礎和前提。
簡單的了解到初中生物實驗的一些特性,應該就大概能明白其中的一些關鍵之處了。就拿時效性來說,在這里,時效性尤為重要。毫無疑問,時效性,明顯是針對時間效應來說的。一般的實驗都有一定的時間上的意義,不然實驗就是做了,也沒有什么可利用價值了,說白了,就是結果已經“過期了”,就像我們平日里接觸到的食品、截止稿件、債務等,都是有時效性在里邊,一旦超過相應時間就失去了它本該有的存在意義和利用價值。
一些上面有提到過的實驗,有的就顯而易見是時效性的最佳“宣傳”,例如,學習制作臨時裝片,所謂臨時裝片,具有很強的時間效應,因為是用來做臨時使用的,一旦時間過長可能就沒有實驗結果在上面了,或者實驗現象就不夠明顯了。又比如,觀察綠葉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綠葉的光合作用是與光照的強度、光照時間的長短等有緊密關系的,而不同時段的光照強度不一定是一成不變的,更普遍的情況下是會發生改變并且不易控制的,所以得到的觀察吸收二氧化碳的情況的結果是不太一致的,這就十分清楚地說明了實驗的時效性對試驗所得結果的重要意義。
從另一方面來說,初中生在學習中往往會對新的知識、新的領域,有許許多多的好奇之處,而做實驗正是一個十分便利且充滿趣味性的途徑,這是初中生了解新事物、學習新內容的重要方式,而一旦實驗中因為一些因素使得實驗結果出現偏差或者根本就是錯誤的,萬一沒有老師及時的糾正指引,那么,對于學生來說這就是十分嚴重的“知識災難”了,不僅影響了正確知識的汲取,還從某種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破壞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是得不償失的。
既然,初中實驗的時效性如此之重要,那么,現下要研究的關鍵問題就是如何提高時效性。
前面也已經說過這里時效性的大致含義,關鍵就是要抓住影響其效應的因素,生物實驗是教師指導學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藥品、儀器設備,按照指定的條件去進行的生物實踐活動。目前來看,當下的生物實驗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如教師對實驗教學的質量抓得不夠緊、對實驗教學的組織能力欠佳、實驗課前準備不夠充分、對操作技能的完善改進不那么詳盡等。
從具體的角度來說,有這樣幾個方法可以采取:
常言道,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做學問自然也是同樣的道理,尤其是需要動手的實驗教學,讓學生自己做好充分準備后才走進實驗室這點非常重要。往往教師會提出課前要預習,可實際中真的做到良好預習功課的學生并不多,甚至很多時候連書都沒有看,老是想著做實驗前老師會告訴步驟,帶著這種依賴的心理來做實驗,結果實驗做得匆匆忙忙,動手了但毫無效果。
每一個實驗的過程都需要詳細揣摩,進一步細化實驗步驟,訓練實驗基本功,才能保證實驗進行得準確,此外過程中也要強調實驗紀律。
實驗完成后除了要認真填寫實驗報告外,還應對實驗進行一些必要的總結,例如對結果的分析所引發的思考與啟示,這些都應該認真總結,對后面其他的實驗也是有很大的益處。
不論從哪些角度來看,初中生物實驗都是最基礎的而且是最貼近學生的,所以更要從多方面來考慮課程對學生影響和價值。現今生物實驗早已搭著時代的順風車一路向前,披荊斬棘,開辟出了許許多多的新天地。國內的生物類事業行業也早已風風火火地進入到更加現代化更加科技化更加普及化的火熱階段。醫學、地質學、軍事學、食品生產與加工,甚至是電子信息類行業,也借鑒過生物類實驗的原理或方法,總之,未來的生物實驗一定是會占領到許多其他實驗的“參考書”之類的高地,把更完善更科學的自然現象挖掘出來、剖析出來,更好的服務人類、造福人類,把我們的地球大家園建設的更加美好,讓人類的文明遍布到每一個角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共享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