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華
(江蘇省如東縣實驗小學,江蘇如東 226400)
提問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學習目標的常用手段,也是師生之間交流互動的主要形式。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英語基礎、興趣愛好等實際情況,設計有效的問題,適時地提問學生,促使學生積極思考,輔助學生理解學習的英語知識,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圓滿高效地完成英語學習活動,實現全面發展。本文結合具體的實例,做進一步分析。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設計的問題與學生普遍關注的事物具有相關性,就可以迅速引起學生關注問題,激活學生的大腦,讓學生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為接下來的英語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1]。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6 At the snack bar時,教師知道小學生普遍對食物比較感興趣,一上課就圍繞“食物”這個主題提出問題: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Can you describe the food you like best?學生紛紛用漢語說出自己喜歡的食物,包括“餃子(dumpling)”“面條(noodle)”“比薩(pizza)”“三明治(sandwich)”“炸雞翅(Fried chicken wings)”等,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繼續提出問題:Do you like to eat out? Have you eaten at the snack bar? 學生有的回答“Yes”,有的答“No”?!癢hen you eat meals at the snake bar, what should you do at first?”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開動腦筋,“We should order food and wait .”“We should make an order on food.”“Well done! Can you do it by yourself?”“Which food do you like best?”“Can you make a food order at the snack bar?”教師提出的問題都是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而且也是大多數學生比較熟悉的,自然而然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新課學習上來。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設計問題,引發學生對新知識的質疑,促使學生積極地思考,通過自主與合作等方式探尋問題的答案,解決心中的疑惑,習得英語新知識,鞏固語言技能,提升英語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7 How much? 時,教師帶領學生閱讀Story time部分。當學生讀到“I'd like these shoes. How much are they? Five yuan, please.”時,教師發現有學生對“詢問價格”的“How much are they?”產生了疑惑。有學生質疑,“應該說What is the price of these shoes?”還有學生提出,“為什么用How much?不用How many?詢問價格?”教師針對學生的疑問點進行了重點講解?!拔覀冊趩栁锲返臄盗繒r通常會怎么說?”教師問?!癏ow many是問可數名詞的數量,How much是詢問不可數名詞的數量。”有學生答。教師說:“Can you give us some examples?”學生開始舉例?!癏ow many dolls do you have?”“How much food did they eat yesterday?”“How much did we make?”最后教師點評:“在英語中錢是不可數的,用How much提問,而且這是英語國家的習慣表達?!?/p>
教師抓住這些疑問點設計問題,通過提問引導學生的思考,促成學生主動發現新知,充分體驗思考與發現學習的樂趣[2]。
每堂課都有既定的教學目標,課堂上的一切教學活動都需要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課堂提問也不例外。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圍繞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從學習的重點和實現目標的難點出發,把握英語學習中的關鍵點進行提問,輔助學生順利地掌握英語學習的重點、突破當堂課的難點,讓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可以圓滿實現。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時,教師圍繞這一單元的知識目標“學會用can表達能做某事”,在學生學習教材的Story time部分中“Can you play basketball, Wang Bing? Yes, I can.”等語句時,提出了問題:要表達“王兵能打籃球”英語怎么說?學生根據這句話回答,“Wang Bing can play basketball.”教師表揚學生的回答,并且繼續提出問題:“‘我不能打籃球’英語應該怎么表達呢?我們原來學習過的否定句是怎么構成的呢?I don't go to school by bus.”學生根據原來學過的否定句的知識,進行了遷移造句,“I can not play basketball.”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又繼續發問:“can的否定句應該怎么表達呢?”學生總結得到:“can后直接加not?!苯處熣f:“Well done. Can you give us some examples?”學生開始舉例。“I can read English stories.”“I can't speak English.”學生在這些核心問題的引導下,積極參與練習,很好地實現了知識目標。
在回顧與小結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些總結性、反思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概括,促使學生深入思考與分析,不但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歸納、分析等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1 I like dogs時,教師在學生閱讀了Story time部分之后,帶領其回顧小結,提出問題: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is part? 學生回想所學的內容,有的說:“I have learned how to say some animals in English, such as monkeys, pandas, elephants, and so on.” 還有學生說:“I learned the word ‘like’, I can use this word to express my feelings.”“Great! Like 這個單詞的用法很多,非常靈活。I like English very much. I like reading books about science. I like noodles.這些都可以用like進行表達?!?教師點評后,繼續提問:“Which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學生開始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癐 like monkeys, because they are very cute.”“I like dogs for they are loyal.”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總結了學習內容,受到了思想上的教育。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圍繞小學英語教學目標,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抓住核心要素,提出針對性強、難易適度、新穎有趣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富有成效地完成英語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