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瑋麗
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為實現這一目標,軍校教學要牢牢聚焦“能打仗、打勝仗”這個強軍之要,向實戰聚焦、向部隊靠攏。
為了適應未來戰爭、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加強軍隊外語培育、提高國防語言能力勢在必行。然而,為了保證軍政課時和專業課時,軍校外語課時遠遠不能現實需求。為了在較少的外語課時和較高的外語能力之間尋求平衡,軍校外語與專業融合是大勢所趨,雙語教學成為軍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
“雙語教學是用非母語進行部分或全部非語言學科的教學。”(范頭姣,吳燁,唐英2009:123)在我國,雙語教學是指非語言類學科采用外語原版教材使用漢語和外語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外語水平,最終能用雙語進行思維、學習和交流,從而提高專業技能,提升全面素質。
2001年,教育部開始提倡高校使用外語進行部分專業課教學。2002年,高教司將雙語教育確定為高校本科教學的一個重要評估指標。在軍校實施雙語教學,有利于促進軍校教育的國際化、適應軍校改革轉型的現實、培養專業素質過硬、外語技能精通的軍事人才,有助于實現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從而更好地應對安全威脅、拓展國家利益。因此,軍隊院校建設雙語師資、開展雙語教學勢在必行。
雙語教員的首要素質是政治立場堅定。首先,這是由軍隊和戰爭的性質決定的。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延續。毛澤東主席也把軍隊定義為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上述定義充分說明,政治素質是軍人的首要素質。軍校教員只有自身政治素質過硬,才能正確地引導學員,培養立場堅定、聽黨指揮的學員。其次,這是由雙語課程的特殊要求決定的。在開設雙語課程的過程中,無論是使用外語原版教材,還是參考原版教材自編雙語教材,都無法避免接觸國外教材(尤其是文科教材)中的立場觀點、意識形態,這就需要教員政治立場堅定,具有批判性思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雙語教員的核心素質是專業素質過硬。根據教育部對“雙語教學”的定義,雙語教學的重點是學科內容,其次是外語。“作為雙語教員最重要的是精通學科內容,其次是能夠使用外語進行專業課的講授。”(姚艾東2009:135)雙語課程本質上是專業課程,雙語教員本質上是專業課教員。因此,雙語教員需要掌握系統的專業理論、廣博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了解所授學科的發展歷史和前沿趨勢,具備學科思維,能根據學生現狀結合國內外教材,編寫符合實際的教材,建設科學的雙語課程。
雙語教員的必備素質是外語精通。開設雙語課程的教員,要具備較高的外語水平,過硬的外語語言知識和良好的運用外語語言的技能,能夠同時使用母語和外語進行思維和教學,能在這兩種語言之間自由地切換,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雙語教員的重要素質是教育素養,即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豐富的教學方法,較強的課堂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能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結構,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技術和教學手段,有效地傳授知識、培養素質。
目前,軍校同時具備專業素質、外語水平和教育素養的教員比較缺乏。絕大多數外語教員的專業背景不夠深厚,相當一部分專業教員的外語水平又不盡如人意。雙語師資短缺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制約雙語教學推行的瓶頸。因此,軍校的雙語師資建設刻不容緩。
建設雙語師資,應首先調研院校雙語師資現狀、雙語課程開設現狀和對雙語課程及師資的需求,在此基礎上,對照教育部和軍隊關于雙語課程的相關政策,結合雙語課程與師資現狀,提出明確的雙語師資建設目標,為雙語師資建設指明方向。目標應分為總的建設目標和個人培養目標。總體目標,即幾年之內培養或引進哪些學科、哪些語種的多少名雙語教員。個人培養目標,即雙語教員專業和外語應分別達到何種程度。
確立兩個目標之后,應“引進”和“培訓”雙管齊下,加快雙語師資建設步伐。
引進雙語人才,可以迅速組建雙語師資隊伍,既能節約人才成本,又具有較強的實效性。根據院校發展規模、學科建設需要、現有師資缺口,有計劃地引進數量適度、素質優良的雙語教員。必要時采取特殊政策,通過聘任非現役文職、聘請客座教授等方式吸引地方高校外語水平高、學科知識強的復合型教師,實行校際人才共享。對不涉密的部分專業的部分課程,可直接聘請外籍教員講授。
第一,充分利用寒暑假安排專業課教員進行外語強化,安排外語教員進行專業課程培訓。
第二,選派優秀中青年專業教員短期出國學習、到外事部門實習,提升外語技能;選派外語教員到相應部門、相應崗位實習,提高專業素質。
第三,選派中青年教員參加教學法培訓,定期到開設雙語課程的軍隊院校和地方高校旁聽、見習,提高教學水平。
雙語教員的培養必須著眼長遠發展需求,鼓勵教員跨學科深造,為雙語教員實現專業與外語教學的融合與滲透打下基礎。
第一,鼓勵教員跨學科深造,鼓勵外語教員跨專業報考相關專業攻讀博士學位,建立人才儲備機制,培養復合型雙語師資。
第二,鼓勵相關專業課程教員報考外語專業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為雙語教學提供更多人才儲備。
雙語師資資格認定工作是保證雙語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資格認定可以通過專業考試、外語筆試、外語口試、試講等方式進行,通過測試獲得資格的教員才能開設雙語課程。
軍隊院校應將雙語教學合理量化,在各方面對雙語教學和雙語教員適當地給予政策傾斜。
第一,在精品課程立項、經費支持等方面,對雙語課程適當地給予政策傾斜。
第二,在課時津貼、業績考核、職稱評審、晉級晉銜等方面,對雙語教員適當給與政策傾斜。
雙語教員是雙語教學最直接的實施者和參與者,高質量的雙語教員是保證高質量雙語教育的關鍵。因此,雙語師資建設是推進雙語教學的先決條件。軍隊院校應探索雙語師資培養的新途徑,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雙語師資培訓體系,推廣雙語教學,培養有國際視野的軍校學員,為實現強軍目標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范頭姣,吳燁,唐英.高校雙語教學實施中的困境及對策[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9(3):123-125
[2]姚艾東.高校雙語教學師資培養模式探討 [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2009(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