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藝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第一幼兒園,寧夏銀川 750004)
體育游戲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娛樂性,有利于激發兒童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增強兒童的身體素質,培養兒童的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在學前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兒童年齡特點以及身心發展需求,科學、合理地實施體育游戲活動,加強體育游戲在學前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從而保障學前教育教學質量。
體育游戲活動集教育與娛樂為一體,內容形式豐富,比較受兒童的歡迎。這主要是因為體育游戲與兒童的身心發展需求相符合,能夠滿足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1]。體育游戲活動中有情節設置、互動交流和玩具材料,為兒童營造良好的環境,激發兒童的興趣,引導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發展。
兒童的神經系統較為活躍,比較活潑好動,對新奇的事物充滿好奇心;但是他們的骨骼肌肉發育得不夠完善。所以,通過體育游戲既可以滿足兒童活動好動的特點;同時,也可以鍛煉他們的骨骼肌肉,加強他們身體的平衡性和協調性。體育游戲形式具有多樣性,如走平衡木、攀登、跳繩以及滑滑梯等,可以充分調動兒童鍛煉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運動能力。
體育游戲活動中,可以自由地支配物體以及操作材料,能夠釋放自己的情感,不受外界因素的約束。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出適當的情感,使得兒童能夠更好地應對學習壓力、沖突以及變化,盡量減少他們不友好攻擊行為的出現;同時還應加強兒童與他人的合作與交流,引導他們學會傾聽,接納他人的觀點和意見,使得他們學會溝通以及處理事情,進而促進他們社會性的發展。
器械類游戲是體育游戲的一種重要類型;而對于器械的選擇,還應根據兒童年齡的大小,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一般情況下,年齡較小的兒童,應選擇具有一定操作性和趣味性強的簡單器械。例如,滑梯和秋千操作起來就比較簡單,且趣味性比較強,比較受兒童的歡迎。年齡較大的兒童,對器械游戲的難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可以選擇相對比較復雜的器械游戲,才能更好地滿足他們體育鍛煉的要求。例如,可以開展“蒙眼過障礙”的游戲,對兒童進行分組,每兩個小朋友一組,一個小朋友蒙上眼睛往前行,另一個小朋友用語言引導其繞開障礙物,最快達到終點的小朋友獲勝。通過這個游戲,既可以鍛煉兒童的合作能力,同時還可以加強其語言應用能力;又如,可以開展“背對背運球”,將兒童分成兩兩一組,他們背對背運球,最快達到終點的一組獲勝。該游戲可以提高兒童身體協調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角色類游戲主要是教師結合兒童生活實際經驗,為他們創設情節,讓他們在游戲中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角色扮演,讓兒童獲得更多的體驗,發展他們的良好情感,提高他們的各項能力。在創設角色類游戲時,教師根據現實生活,開展一些情節性較強的角色游戲,并在游戲中增添走、跑、跳、爬等基本動作,鍛煉兒童的運動能力。例如,“警察抓小偷”的游戲,筆者為兒童設置了一個情節,“一個人偷了東西,我們要怎么懲罰他?”幼兒回答:“把他抓進警察局。”之后筆者說:“那我當那個小偷,你們當警察,你們來抓我好不好?”筆者說完,幼兒興趣高漲,都興奮地說“好”;然后筆者在前面跑,幼兒在后面追。在跑一段時間后,筆者改變方向繼續跑,跑了一段時間,讓幼兒捉住。在開展這個游戲時,為了避免幼兒出現過度疲勞和跌倒現象,同時還要嚴格控制時間和活動量,避免他們出現受傷的情況。
體能發展游戲主要是針對促進學前兒童體能發展開展的活動,以提高他們的身體機能。在開展體能發展游戲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兒童的身體情況;同時,對于動作的難易程度、負荷大小,應滿足兒童發展需求。例如,年齡較小、肌肉骨骼發展相對較弱的兒童,可以開展互動式投籃游戲,將他們進行分組,兩兩一組,輪流進行投籃。通過這一體育游戲,增強兒童的手臂運動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隨著兒童的年齡增長,可以適當增加難度,即適當增大他們投籃的距離。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也要做好兒童的防護措施,同時還應加強對他們的鼓勵,提升他們鍛煉的自信心。又如筆者運用自制的體育器械“沙網”,引導兒童嘗試多種玩法,包括投擲、跨欄、跨跳等;同時,可以由他們自己創編游戲規則,這樣不僅可以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還可以鍛煉他們的身體機能,進而增強體育游戲實施的效果。
對抗游戲主要是指兒童之間通過競爭,爭得獲勝者的一種游戲活動,可以是個人之間的競爭,也可以是小組之間的競爭。可以強化兒童的競爭意識,充分調動他們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個人之間的競爭,可以充分展現兒童的個人能力,包括獨立思考能力、自主活動能力等;小組之間的競爭,可以加強兒童的集體意識,培養他們的領導組織能力。所以,教師在學前教學過程中,還應重視對抗游戲的實施。例如,教師可以開展“夾包跑”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將沙包夾在兩腿中間向前跳著走,他們學會以后,先進行練習,之后進行競賽,比賽規則:夾著沙包跳著走到終點,沙包不掉且第一個沖到終點的幼兒獲得勝利。
在學前教育教學中,實施體育游戲,應加強其組織性和紀律性,保證體育游戲順利進行。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教師在體育游戲實施過程中的引導作用,應積極參與體育游戲活動,規范兒童的游戲行為,保證體育游戲有秩序地進行,避免出現混亂的情況。
在體育游戲實施過程中,經常需要教師對兒童參與體育游戲活動的結果進行評判。而在評判游戲結果時,教師應嚴格按照游戲規范,公平、公正地進行評判;同時,教師還應對兒童在游戲中的表現進行評判,指正他們在體育游戲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針對性的意見,指導他們進行改正。對于游戲中相對較弱的兒童,教師還應加強鼓勵,提升其參與體育游戲的自信心。
由于兒童的年齡較小,安全意識較為薄弱,他們的自我防護能力不足。為此,在體育游戲實施過程中,還應保證體育游戲實施的安全性,加強對兒童的防護,應時刻關注他們在游戲中的表現。當發現兒童體力下降時,應及時結束游戲,防止他們由于體力不支造成的安全事故,保證體育游戲順利實施。
在學前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以及身心發展需求,合理地開展體育游戲活動,增強兒童的體質,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合作能力 以及創造能力,進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