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格
在21世紀,隨著網絡與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就已經進入了一個自媒體時代。在自媒體時代,自媒體不僅改變了人們信息傳播與獲取的方式,而且其高度的交互性與粘黏性也漸漸疏離了人們對高校高深晦澀的美學知識的向往與敬畏之心,促使美學教學不得不去迎合自媒體時代人們的審美心理需求,退卻充滿邏輯思辨的抽象理論宣講,關注人們的日常生活審美維度,大力維護人們日常審美感受的正當性,對美學教學進行一場徹底的革命。
自媒體是現代科技與信息技術的產物。與傳統媒體相比,在信息傳播方面,自媒體具有傳統媒體所無法具有的優勢。首先,自媒體去除了傳播主體的中心化,“人人都是通訊社、個個都有麥克風”,自媒體把每個用戶都變成了互聯網的“中心”,并塑造成了被關注者與關注者的形象。其次,自媒體給予了人們信息傳播更強的交互性,每個用戶在自媒體平臺上進行信息傳播,都可以得到及時的反饋,自媒體可以增進用戶與受眾之間更加密切的互動。再者,自媒體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信息一旦傳播出去,就會像病毒一樣快速復制與漫延。最后,自媒體還有強大的社交功能,具有社交性質的自媒體能夠在虛擬空間為人們提供交流交往的機會,并陪伴人們走過寂寞的時光等等,因此,自媒體的現代技術性與先進性不僅給人們帶來更多生活的便利與實惠,譬如通訊、娛樂與消遣等,豐富了現代人的業余生活,同時,由于在生活中,人們更愿意在自媒體上進行精神消費與消磨時光,所以,自媒體便也侵占了人們的業余時間,剝奪了人們的深度生活內容與生活方式,特別是對于以理論深度見長的美學教學來說,人們已經很難沉下內心而去適應它與接受它,自媒體的快速發展給美學教學所帶來的挑戰不言而喻。但同時,是挑戰,也是機遇,在自媒體以其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及其功能愈來愈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主要角色的同時,它也更新了美學教學工作的理念,給當下的美學教學工作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給自媒體背景下美學教學改革帶來了機遇。
多年以來,由于美學在大學教學課程設置中的專業與時間限制問題等,人們對于美學教學工作的關注與重視較少,對于美學教學如何適應社會與服務社會問題也缺乏深入的思考與研究,因此,美學教學改革工作長期滯后,美學作為一門人文交叉學科,其課程既缺乏對當代流行審美文化的審視,也缺乏對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現實關注,以及對美學與各交叉學科或領域的應用性發現與探究,美學似乎已經被塵封在了那些慣于沉浸在理論思辯的歷史之中,美學課程愈來愈與現實相脫節,愈來愈被邊緣化,美學課程的價值也愈來愈被學生所質疑,當下大學美學課程的教學處境十分尷尬,因此,在當下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媒體技術不斷創新,自媒體應用日新月異,日常生活審美化,審美日常生活化,人們更樂于享受文化快餐的背景下,與時俱進對美學課程及其教學進行審慎反思與研究,探尋發現既符合當代社會審美發展需要,也又符合大學生的審美認知,以及美學自身教學規律的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加強美學課程現代化建設,創新美學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美學教學進行改革,助推美學教學進入新時代,是當前美學教學工作的迫切需要。那么,美學教改的意義如何呢?首先,美學教改能滿足自媒體背景下自身建設的需要。從美學學科自身的發展來看,從古典的哲學美學到現代的審美美學,從傳統的本體論美學到當代的生命美學與生態美學,美學學科的發展無不顯示出自上而下、從理論到實踐、從理想到世俗的規律與走向,因此,在當代新媒體迅猛發展,媒體即訊息,人們生活已經進入“人人都是通訊社、個個都有麥克風”的自媒體時代的狀況下,只有對美學進行自媒體化的教學改革嘗試,優化美學課程的教學與傳播,促進美學學科的發展,才能滿足美學課程自身建設的需要。其次,在自媒體背景下進行美學教改能充分激發與調動學生學習美學課程的興趣與積極性。依據自媒體的特點進行美學教學改革與設計,借助學生熟悉而樂于操作的自媒體來傳授美學內容,既可以增加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進入教學過程之中,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性,也可以激發與調動學生學習美學課程的興趣與積極性,消除美學課程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熱愛學習這門課程。最后,在自媒體背景下進行美學教改還能更好地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美學教改中,利用自媒體的優勢來增加美學的教學有效性,提升大學生學習美學的興趣,就能充分發揮美學在人的思維認知、情感趣味、精神情操提高方面的功能與作用,培養學生機智靈活的思維方式,積極健康的審美心理與情趣,以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與高尚的精神境界等,從而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美學教學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因此,在自媒體背景下對美學教學進行教改也應該依據當下自媒體時代的特點及社會需求,進行全面改進與創新。根據理論分析與一定的教學實踐,自媒體背景下美學教改的途徑與方法主要有:
當代大學生屬于自媒體時代,大學生不僅能夠熟煉使用移動網絡,而且也熟悉大量手機客戶端APP軟件,人際交往與生活中常常喜歡在這些軟件平臺上來完成,各種各樣的移動客戶端已經成了大學生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美學教學中,可以利用一些APP制作的軟件,根據美學課程的內容與教學設計及要求,制作具有現代信息傳播功能的美學學習APP,讓APP成為美學教學的得力助手。如在美學學習APP中可以把一些經典的藝術作品,包括視頻、圖像等,以更加靈活機動與生動有趣的內容設計美學學習的任務、任務完成的獎勵與學期積分等環節,每完成一項任務就可以獲得一定獎勵與相應的學期積分,而且只有完成了前一項任務,才能進入下一項任務的程序,讓美學學習與藝術欣賞、娛樂與智力游戲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還可以加強趣味性的美學教學實踐環節。APP是當今人們進行社交、企業從事商業活動與營銷、政府進行日常行政管理等應用十分廣泛的現代化信息交流平臺與工具,在美學教學中,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優勢與特點,發揮手機客戶端的功能,攜帶方便,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具有現代科技感,用戶體驗性強等,來改進美學的教學途徑與方法,能夠使美學教學與時俱進,大大提高美學的教學效果,所以,利用移動客戶端APP,加強趣味性的美學教學實踐環節,是自媒體背景下美學教改最有效的途徑與方法之一。
美學課程知識點多,內容豐富,一些基本理論又有一定的難度,比如像柏拉圖、康德、黑格爾與弗洛伊德等人的一些美學思想與觀點,給美學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造成了美學教學時間的不足與學生融會貫通的障礙,因此,在自媒體時代,除了手機客戶端以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自媒體的交互性與自主性,拓展教學途徑與空間,突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束縛與制約,提高教學能力與教學效果。如教師可以建立美學學習微信群,利用業余時間,開辟微信直播課堂,在網絡空間向學生傳授更加深入而系統的美學知識與美學思想,把美學教學從課堂的時間限制中解放出來,延長教學時間。在微信直播課堂,老師還可以與學生進行良性互動,為學生解疑答惑,及時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引導與深化學生的美學體驗,并給予學生良好的學習策略與方法,培養學生更全面的美學修養。在自媒體背景下,美學教改的又一重要策略與方法就是開辟微信直播課堂,豐富美學教學手段。
隨著移動網絡及其自媒體的快速發展,在遠程、在線與移動學習愈演愈烈的狀況下,微課程應運而生。所謂微課是指以視頻形式來呈現教師針對某專業某課程或者某個知識點而開展的更加精彩而集中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程具有教學內容集中,針對一個問題或知識點;教學過程時間相對較短、一般不超過10分鐘;可在多媒體上操作、課程觀看方便等。微課程既能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提高教學的現代科技含量,把傳統教學與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相結合,革新教育與教學,又能滿足學生依據個人時間與需要,或查漏補缺補,或強化復習,進行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微課程將是未來教學過程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因此,為了適應新的形勢的需要,美學課程也應該依據自身的特點,不斷加強課程的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建設,組織優秀的教師團隊,深入學習自媒體與微課制作技術,全面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與組織知識點及其素材,分工協作,相互協調,做出一些高品質的精品微課,大力推動美學的教學改革。
總之,在自媒體背景下,美學作為一門既傳統而又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的課程,其教學必須與時俱進,關注日常生活審美維度,維護當代大學生心理情感感受的正當性,張揚生命激情,充分利用現代網絡信息與新媒體技術,進行大膽革新,創造美學新時代。
參考文獻
[1]莫付歡.非主流文化影響下高校美學教學改革探析 [J].柳州師專學報,2011
[2]黃世權.泛美學時代的美學教學思考[J].安徽文學,2008
[3]論美學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論[N].青年導報,1998-12-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