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江蘇省泰興市第二高級中學,江蘇泰興 225400)
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模式,過于重視對學生詞匯量的基礎能力的考查,嚴重阻礙了學生綜合英語素質的提升[1]。但通過采取圖式理論,可以為學生總結系統嚴謹的英語學習圖式結構,有步驟地將讀寫訓練的目標和計劃體現在圖式理論中,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實現英語教學目標。
英語是全球通用語言,在高中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和綜合素質,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將學會的理論知識應用其中,提升自身英語實踐技能和競爭實力,從而為日后的社會實踐奠定基礎。同時,促進學生英語讀寫能力的發展,也是順應課程改革標準的要求,從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條件。
新課程標準對學生英語技能的發展提出新的要求。首先,通過讀寫訓練可以讓學生從一般性的英語文章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從而理解作者和出題者的意圖。其次,在讀寫訓練中,學生可以掌握大量的英語詞匯,克服在閱讀中遇到的生詞障礙,從而理解全篇的語義。最后,讀寫訓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幫助學生厘清英語文章脈絡和線索,形成更加嚴謹的英語學習態度,從而挑戰更高難度的英語雜志和原版英語圖書。
高中英語教學中,設置讀寫訓練環節,教師在為學生梳理知識點和構建圖式理論模式后,將大塊的時間交給學生自行安排。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對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進行全盤總結和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文本內容閱讀并寫作,大大增加學生獨立學習的時間,有利于學生自我總結并自我反省,從而提升思維發展能力[2]。除此之外,教師選擇優秀的作文篇目進行褒獎,還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和諧課堂氛圍形成的同時,有利于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受高考題型和傳統教學思想的制約,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來處理英語課文中的語言點,雖然這些細節問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實力,但是收到的結果并不令人滿意。一些英語教師簡單地將讀寫訓練看作一個編碼過程,忽視了學生的閱讀和寫作心理,難以形成有效的思維訓練。讀寫訓練是學生心理互動的全過程,學生將自己的觀點和文章作者的觀點融合在一起,可能會發生激烈的思想碰撞。但如果教師只是將讀寫練習作為簡單的輔助工作,不僅無法得到預期的訓練效果,甚至會大大降低學生的積極性。
高中英語讀寫訓練過程中,大多數教師是以自身的立場為依據,主要設計一些事實性問題,讓學生掌握該類題型的答題方法,為英語高考奠定基礎。這樣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對英語閱讀中作者意圖和情感的把握,對文本內容的寫作背景、知識結構和文化基礎了解得也不夠透徹,英語素養難以提升。甚至一些英語教師長期采取重復的英語讀寫訓練模式,瀏覽課文,翻譯課文,在課文中找答案,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能力嚴重受限。
讀寫體驗的交流在高中英語學習中十分重要。雖然很多教師在讀寫訓練課程中安排了多種教學內容和環節,包括聽寫練習、文章導讀、問題解讀、任務型閱讀以及小組合作訓練等。但是學生的讀寫內容基本上是按照教師的計劃亦步亦趨地完成,并沒有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也沒有與教師形成良性互動。因此,學生在英語課堂上鮮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遇到問題時也無法及時提出進行討論,久而久之,學生的思想受到限制,思維模式難以提升。
牛津高中英語教材中有大量的生詞,因此教師需要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案,為學生構建語言圖式,提升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首先是話題法,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合理的英語會話情景,調動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欲望。例如,在講到必修五中“My math teacher told me that I had the lowest grade in the class, I felt so ashamed.”時,幫助學生梳理句子中的生詞和語法等基本知識,設計一個相似情境,讓學生談談生活中感到慚愧的事情,相互交流,從而了解ashamed的真正內涵。其次是游戲競賽法。高中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在讀寫訓練中采取游戲競賽的方法,能夠調動學生積極參與。例如,在講到教材Module 6 Unit2Word power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詞匯的相關性讓學生進行小組競賽,當說到sad的時候,其中一個小組的學生要做出悲傷的表情,fearful時要做出害怕的表情,單詞猜得多的小組獲勝,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通過掌握一個詞匯了解該詞根的含義,無論變換什么詞性,都能猜到其含義。這樣就可以根據上下文并結合已經掌握的詞匯量,猜出文章的語境和引申意義。因此,在實際的讀寫訓練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合理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生詞。例如,在講到starvation這一單詞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如下情境:After four days without water, they in disaster-hit area were close to starvation.學生在情境構想的幫助下,最大限度地還原生詞的內涵。因此,針對牛津譯林高中英語教材詞匯量大的問題,教師通過采取圖式理論教學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猜詞和造詞的需求,使其在讀寫訓練中游刃有余。
首先,在進行讀寫訓練之前,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背景鏈接,使學生頭腦中的知識圖式被激活,聯想到與之相關的結構成分,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發展。以Module 2 Unit 1Reading為例,上課前,教師要求學生在家里收集關于unexplained mysteries的內容,上課時通過大屏幕向學生展示與之相關的圖片,并交流信息。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還能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為后續的讀寫練習做鋪墊。其次,在讀寫訓練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文章內容設計一些細節性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和閱讀,并找到與之相關的信息。例如,在講到Module 6中關于“Laughter is good for you. ”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答笑對一個人的作用,并設計幾個英文的短笑話,讓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進入讀寫訓練。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讀寫訓練中,重視圖式理論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發展。因此,教師需要豐富學生的語言圖式,鍛煉學生的猜詞技能,在讀寫訓練之前和過程中,都要激活和鞏固英語內容圖式,使學生充分融入課堂的同時,真正提升英語讀寫技能,為英語實踐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吳悅.淺談基于圖式理論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09):84.
[2] 趙黎靜.基于圖式理論的高中英語記敘文寫作課教學設計[J].基礎外語教育,2016,18(01):55-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