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香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學,福建莆田 351144)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自信心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征和心理狀態,也稱為信心。
筆者所在的中學是一所地處農村的學校,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大多數學生的基礎較差,有些學生甚至音標都看不懂,更不用說自己讀單詞了。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學習的動機,再加上沒有正確的學習策略,這些學生就逐漸對英語失去了信心。尤其是到了高三,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升學壓力,他們對于提高英語成績的期望值過高,努力了一段時間后發現成績沒有提升,就逐漸失去了信心。然而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它的知識點比較零散,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理解、記憶、背誦。因此,學習時不能急于求成。
自信心是成功的首要心理素質,自信心是成功的動力源泉,具有自信心的學生愛鉆研、勤奮好學、成績優異,不僅能正確對待眼前的挫折,更能從一次成功走向另一次成功。而每一次成功又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總能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相反,缺乏自信心的人往往萎靡不振而無所作為。因此自信心對一個人的成功至關重要[1]。
那么如何幫助農村中學高三學生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呢?筆者將結合2016—2017年整個高三學年的教學實踐來介紹筆者在英語教學中所使用的幾個方法。
情感是成功教學的第一要素。只有在和諧的氣氛中進行情感交流,學生的思維活躍度才會被激發,學生熱情也會隨之高漲。筆者于2015年中途接手高二(14)班的英語教學。經過一年的磨合之后,在2016年的一次學生座談會上,學生要求本人繼續帶領他們到高三畢業。他們給出的理由是,我的課堂相對比較幽默放松,富有感染力,同學們的學習熱情相對比較高漲。正如學生所言,該班的總體成績不好,大多數科目的成績屬于年級墊底,但是唯獨英語這一學科能夠排在年級的中上游。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努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吸收知識,這樣才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由于我校是一所農村高中,我們上課的主要陣地還是在課堂當中。那么如何把握好這40分鐘的時間便成為關鍵。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角色,從昔日的知識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促進者的作用,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例如,在選修八Unit 3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的課堂學習中,筆者讓學生參與一個課堂游戲,給出不同的場景,讓學生來自由選擇要采用什么發明創造才能解決相應的問題。此時的學生都主動參與,并積極發言,而教師就只起了組織和引導的作用。
教師還應因材施教,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就感。由于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筆者有時會給基礎差的學生布置簡單點的任務,然后在課堂上對他們的進步和成果進行適當的表揚,這樣差生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自信心也就得到了提高。
參加集體活動可以讓學生形成積極的個性品質,形成健康向上、自信頑強的作風,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信心。由于要備戰高考,高三學生參加各種活動的機會較高一、高二年級要少很多,同時每天還要進行各個科目的復習,再加上一些學生本身基礎也比較薄弱,漸漸地有些同學就會在這種枯燥無聊的復習中變得越來越不自信[2]。所以為了幫他們找回自信,筆者借著學校每年舉辦一次演講比賽的機會,來給學生進行有關自信的教育。
起初,筆者讓學生自愿報名參加,但是等了好久,都沒有消息。后來筆者找課代表了解情況,原來大多數學生覺得自己英語成績不太好,平時記單詞都費勁,更不用說在那么多的同學和老師面前背誦一篇演講稿,還得有感情。針對這個問題,筆者給學生進行了一番談話,鼓勵他們重在參與,只要敢于站在臺上自信地面對大家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后來報名的學生越來越多,并且主動要求先在班級內部進行演講比賽,然后大家一起選出優秀的同學來參賽。不管最終成績如何,大家都報以熱烈的掌聲。
事實證明,自信的力量是強大的。比較突出的是陳曉敏和楊雅靜兩位同學。在2017年6月的高考中,陳曉敏同學英語考出了125分的高分,這是她整個高中階段最好的一次成績。
到了高三,很多學生會有“急功近利”的心理。殊不知,語言是要經過長期的學習才能習得。英語不是母語,而且知識點零散,想要在短期內提高英語成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想獲得好成績就要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要培養學生預習和復習的習慣,鼓勵學生勤于開口,敢于提問;其次,還要結合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個別輔導,幫助英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重拾英語學習的信心。
“一個人自尊需要的滿足會導致自信,個體就會覺得自我有價值、有力量。如果自尊遇到挫折,個體可能會感到無能與弱小,產生自卑,以致喪失自信心[3]。”“羅森塔爾經過實驗發現,給那些假定更加優秀的學生創造較多的機會,讓他們在課堂上發言、展示自己的作業、獲得表揚,因而給學生以確鑿的證據,表明自己確實如老師所期望的那樣優秀,樹立自信心。”筆者翻閱了相關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總結出以下幾點。
(1)善于激勵。對于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受到批評是家常便飯,漸漸地也就喪失了自信心和自尊心。所以,對待這一類學生,我們要給他們多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少一些批評和責備,多走進他們的內心,傾聽他們的心聲。
(2)善于發現肯定。教師要樹立一個觀念,就是每個學生都有他的閃光點。“善于發現并及時肯定學生的閃光點是學生獲得自信的動力”。例如,班上有位男生,英語成績較差,其他科目也不是很好,但是他的身體素質非常好。在2016年的南航空軍招飛中,他一路過五關斬六將通過了所有的體能測試,但唯獨英語成績不過關。該生的其他科目都還可以,唯獨英語就是無法達到及格。因此,筆者借著這個機會,肯定了他的閃光點,并幫他分析了未來。他表示愿意為了飛行夢想而放手一搏。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高考前夕,該生的英語成績已經非常接近及格線。雖然最終該生沒能被南航招收,但是相信他在這個過程中所得到的自信仍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總之,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自信心的方法有很多,以上幾點只是筆者個人的實踐經驗和體會。只要我們懷著一顆愛學生的心,只要我們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一定能在英語這門學科上樹立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