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姚飛
(江蘇省海門市實驗學校,江蘇海門 226100)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對人才培養和選拔提出了新的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為學校教學的重點。如今,教學中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體驗和感悟,體驗式教學能切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強調學生從本質上接受和掌握知識,通過深刻的體驗、感悟和實踐,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1]。
高中英語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初步掌握英語基礎知識,豐富學生對語言的認知和體驗,為以后的學習和運用奠定基礎,促進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2]。高中英語是一門基礎學科,對于之后大學階段英語的學習會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學生能否形成對英語的感知也會制約其日后的發展,因此,高中英語體驗式閱讀教學有著十分現實的教學意義。體驗式教學強調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英語思維和文化理解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利于學生緊跟國際發展的步伐,擴展視野和知識儲備,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終身學習能力的養成打下基礎。
體驗式閱讀教育以生為本,突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活經驗,在學生基本的認知水平上引導學生體驗、參與、交流,在實踐中形成獲取知識的能力。高中是學生學習歷程中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思維能力和學習方式的培養成功與否對于學生進入大學能否適應起到關鍵作用。教師應引導學生將親身經歷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在閱讀過程中發展問題、探究問題,并敢于提出質疑。高中英語體驗式教學順應了新課程要求,符合高中生的思維和學習現狀,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
情境體驗式教學法是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方法,也是閱讀教學的基本組成部分。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生會產生身臨其境的個人感受,將英語知識學習與個人體驗結合,有效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高中英語學習即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學習,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合理的情境輔助教學,以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高中生對學習的渴望來源于內心情感的需求,只有在實際體驗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會被調動起來,產生閱讀沖動和探究欲望,從而點燃思維的火花。高中英語教師要創造合理的情境,烘托體驗式閱讀教學,創造出有利于高中英語學習的環境。
例如,在教學Food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來開展。教師可以先提供相關的食物圖片調動學生的感官,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圖片中的美食與頭腦中的記憶相對應,一旦學生思維被激發,就能夠增強閱讀興趣。教師再進行提問:“What kind of food do you like best?”學生會回答:“I like hamburger ,l like beef...”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體驗英語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特點。緊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學習:“Now,please turn to page10 and look at the passage‘Come and eat here’.This passage is about a war between two restaurants which serve different kindsod food.”問題的設置目的是調動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閱讀。閱讀是一種積極的信息加工過程,大腦利用語言進行信息的判斷和整合,從而形成思維能力。
思辨能力引導學生依據充分的理性和事實進行客觀分析和評價,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積極思考。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在課堂中為學生提供訓練思辨能力的機會,幫助學生形成思路和思辨能力。高中階段是學生思辨能力發展和培養的關鍵時期,在此時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有利于高中生英語思維能力的提升。問題導向是體驗式閱讀教學的關鍵步驟,對于驅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啟迪學生心智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例如,問題的設置必須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和學生當前的認知水平。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身心和情感,精心專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內涵,促進學生思辨能力的形成。問題設置不能停留在表層理解上,如“What did he do?”和“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if he hadn't done that?”教師應更好地引導學生在問題基礎上進行學習和思維推理,形成個性鮮明的見解和獨具特性的思辨能力。在問題探究中,教師要將自己融入小組活動中,點撥學生思考和討論,引導學生在已知的知識中體驗和感悟英語內容,達到知識體系構建的目的。探究問題是合作的過程,體驗式課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其平等諧和、分工明確的特點推動了思辨能力的形成,培養了學生高度的思辨能力。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體驗式閱讀教學模式時,教師應注意設計帶有合作交流環節的課堂活動和問題,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形成思辨能力。合作共享的形式可以是小組互動,也可以是全班互動和合作,或師生合作和互動。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后,分享各自的觀點是思辨能力培養的關鍵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互動激情,激發課堂活力,讓學生在合作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例如,在進行一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體味文章中的遣詞造句,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例如,“Why do you think more teens are overweight today than in the past?”這類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調動課堂氣氛。“Since you have known the whole story,please think about this question,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ay to deal with the quarrel between Wang and Liu?”這種問題存在不同答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和思辨能力。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起到引導作用,切實培養高中生的思辨能力是英語教學的要求和難點。
總而言之,體驗式教學改變了學生參與英語課堂的態度,提供了一種切合學生學習實際的教學方式,推動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有利于高中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對完善學生英語能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