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萍
(浙江省臨海市古城街道中心幼兒園 浙江 臨海 317000)
晨間談話是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也是教師了解和教育幼兒的重要途徑。成功的晨間談話可以增進師幼之間的了解,融洽師幼之間的情感,更好地促進教學活動。那么,如何提高幼兒園晨間談話的實效性呢?
談話過程是師幼的一種交往、平等對話的過程,只有在寬松、安全、平等的心理氛圍中,孩子們才能想說、敢說、愿意說。
教師應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暢所欲言,盡情發(fā)泄心中的各種感受。在談話過程中,孩子是一個講述者,而教師是整個活動的傾聽者。
在孩子講述時教師應認真的傾聽,并用眼睛注視對方的眼睛,從眼神和體態(tài)上向幼兒傳遞肯定的信息。這樣孩子就能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重視,也會使孩子對表達的意愿更加強烈。
在談話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孩子一些肯定或提示性的回應,如:當一個膽小的孩子能愿意說出自己想說的話時,教師應及時給予肯定和幫助,這樣有助于激勵孩子產(chǎn)生交談的欲望。
話題的選擇接近孩子的生活,讓孩子能夠對話題的內(nèi)容不陌生,從而產(chǎn)生愿意說、敢說、喜歡說的情感。
教師要選取孩子常接觸的事物。如:“這個周末你是怎么過的”、“說說自己的家人”、“說說自己的好朋友”等。這類話題是孩子經(jīng)常接觸的,他們對這些話題的已有經(jīng)驗非常豐富,也比較容易有話說。
教師在話題的選擇時也可以根據(jù)幼兒的喜好來選擇話題。如:“我的玩具”、“我喜歡做的事”。這些話題會較快的引起孩子對說的興趣,并能打開他們的思維。
教師可在晨間談話時將與教學主題相匹配的內(nèi)容當做一個話題與孩子進行交流,幫助孩子消化一些在課堂上的“余渣”。當然也可以將課堂上的活躍氣氛延伸到我們的談話活動中來,讓更多的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晨間活動是孩子們喜歡的一項活動,教師可利用孩子對該活動的興趣來開展談話活動,從而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優(yōu)缺之處,或是對該活動的一個小結,從中發(fā)現(xiàn)新的玩法等。
孩子喜歡新事物,當他們遇到新的事物時總喜歡問個為什么。教師要抓住這個機會,收集孩子更多的知識與經(jīng)驗。
問題是促進幼兒思維發(fā)展,提升活動效果的重要途徑。教師在談話活動中提問的語句要精練,避免繁瑣復雜的提問,這樣便于孩子對內(nèi)容的了解。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盡量的避免無效提問,如:“好不好”、“對不對”、“是不是”等,多提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多追問幾個“怎么樣”、“為什么”。從而讓更多的幼兒有機會回答問題并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經(jīng)驗。
教師要給予孩子一些思考的時間與空間,也可容許孩子與同伴之間有一個輕聲短暫的交流時間,從而讓更多的孩子表達自己的見解。
根據(jù)幼兒的不同能力、愛好,教師要分層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以滿足不同孩子的需要,從而為幼兒創(chuàng)造發(fā)言和展示自我的鍛煉機會。
激勵性的評價能激發(fā)幼兒的交流欲望,發(fā)展幼兒的思維,使幼兒愿意大膽交流。
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如教師評,幼兒互評等。還可采用獎勵“笑臉”、“星星”等方法進行表揚,使幼兒產(chǎn)生榮譽感,從而產(chǎn)生更大的交流欲望。
在談話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善用、多用激勵的語言對幼兒的講述進行一個信息的反饋。如“你說的可真棒”“你的聲音真好聽”等,激勵幼兒大膽的表達。
在談話的過程中,教師要多使用肢體語言,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肯定。如:摸摸孩子的小腦袋或是向孩子投去一個肯定的眼神,再或者是豎起大拇指等。
要充分發(fā)揮家庭的教育作用,真正起到家園共育的作用。尤其是對于不愿或不善于交談的孩子,教師應指導家長多傾聽孩子的心聲,以正面的教育鼓勵孩子學會與他人交流。此外,還可以將一些話題提前告訴家長,請家長配合做談話前的知識滲透工作。
孩子的心靈是廣闊而美好的,要真正地了解孩子,我們就必須珍惜與孩子每一次的“心靈交匯”的機會,用欣賞、支持的目光看待他們,用友好平等的態(tài)度去交流。因此,有效的抓住幼兒的這一“黃金時段”,豐富多彩的晨間談話一定會給幼兒的生活增添一份亮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