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靳 楊祥民
【摘 要】兒童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而動畫以其形象直觀、趣味性強的特點,廣泛地為兒童所喜愛,在兒童成長中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對兒童教育也有著重要的啟蒙意義。本文將通過分析動畫對學齡前兒童(2-6歲)的教育導向,旨在引導教育者們選擇適合兒童身心發展需要的動畫片,充分發揮動畫對學齡前兒童的寓教于樂作用。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動畫;教育導向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4-0165-02
一、學齡前兒童身體發育與動畫觀看
學齡前兒童階段是人類學習和成長的黃金階段,在這個時期需要孩子接觸到更多新的事物,有利于他們長大后更好地開展各種學習活動。一部優秀的動畫作品,不僅僅是起到娛樂觀眾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產生寓教于樂的效果,讓兒童學習到人生成長的最初知識。根據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認知接受能力,為兒童選擇觀看的動畫作品也要與之對應。
嬰兒剛出生時,視敏度非常差,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6個月時就發生了實質性的改善,兒童對顏色知覺和視覺追蹤能力也在不斷發展。在聽覺方面,嬰兒剛出世時就具備聽覺能力,并且還能區別聲音的高低、聲響和聲音持續的時間。所以,此時動畫對他們來說還僅僅是一種簡略的刺激,最吸引他們的就是動畫聲音和圖像。色彩鮮艷亮麗的畫面加之以歡快靈動的音樂,瞬間捕捉住了兒童的眼球,使他們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動畫上。這也符合所謂的“刺激物特征驅動理論”:即通過動畫屏幕上顯著的知覺特征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例如鮮艷亮麗的畫面、運動的變化、聚焦特寫以及各種各樣的聽覺特效。①
《天線寶寶》就是一部適合學齡前兒童觀看的典型動畫,頗受兒童喜愛。其畫面顏色豐富、鮮艷,整體線條簡潔順暢。通過觀看這部動畫片,刺激了兒童視覺、聽覺的發展,各種感官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動畫中充滿了鮮明、歡快、夢幻的童話色彩,完美契合了該階段兒童天馬行空的豐富想象力。但是,3歲前幼兒階段想要在這種動畫觀看下獲得學習還是有困難的,會遇到一種名為“視頻學習障礙”的問題,即:想要讓兒童通過動畫視頻這類媒體所產生的學習,要比從等量的實際生活經驗中所產生的學習要少得多。②
大概到了四五歲以后,兒童隨著觀看動畫的次數增多,逐漸累積了觀看經驗,這種視頻學習障礙也會慢慢消失。這個時候,兒童的地位就轉變為自主意識式,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獲得了較好的發展,從而會對動畫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也可以從動畫中學習到很多的社會行為和各方面的知識。此刻,動畫便扮演了兒童最強有力的教育者,其中父母的正確引導是兒童能否從動畫中得到有效學習的關鍵所在。
二、動畫對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導向
(一)學習文化知識
兒童階段是學習和成長的黃金階段,動畫對兒童的教育有著啟蒙作用。與此同時,也對兒童的生活影響很大,比如:兒童對世界的最原始認識、對真善美的體驗與感受等。兒童在觀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可以學習、認識到很多新的事物,比如生活中不常見到的動物、人物、建筑等。動畫作品較之其他學習資源,具有視、聽覺刺激和視聽感受魅力,形象生動、幽默風趣、有聲有色的特有優點,極大程度地給予兒童身體器官上的視聽覺渴求,同時觸發了兒童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兒童形成主動學習文化知識的意識。
一部優秀的動畫作品,不僅僅能起到娛樂大眾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讓觀眾,尤其會對兒童起到一個寓教于樂的效果,可以讓兒童學習到課堂上可能學不到的知識。兒童通過觀看優秀的動畫作品,能從中獲得更多的文化知識,比如知道了動物需要冬眠、地球是圓形等等。動畫片的種類有諸如神話、夢境、科幻、魔幻、懸念推理片等等,大大拓展了兒童的知識眼界,豐富了兒童的想像能力,促進他們的認知發展。動畫片運用夸張、象征性的手法,借助豐富的想象力,將各種神話故事、寓言、民間故事等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孩子面前,兒童可以輕松地學習到這種文化知識,擴大眼界。《愛冒險的朵拉》就是這種類型的動畫片,朵拉在每集中都會傳授給兒童一些生活中的文化常識,既簡單有趣也很實用,比如:英語常用單詞的簡單拼寫和詞組運用、數字邏輯運算以及自然文化知識等,這無疑是一部對學前兒童身心發展都有益的優秀動畫作品。
(二)形成良好習慣
兒童通過看這些生動形象、內涵豐富的優秀動畫片,會學習和模仿動畫角色的行為,從而形成自己的行為方式。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兒童潛移默化地形成正確的生活習慣,比如:注重衛生、健康飲食、認真學習、合理作息等優良品質。很多動畫片中會對兒童的生活禮儀進行引導,例如電腦Flash動畫《小豬變干凈了》,講述了一只小豬的變化:從它不講衛生,沒有小伙伴愿意跟它玩;直到變得干凈、衛生后,交到了很多好朋友。整個動畫過程簡單、明了、生動、親切,孩子在觀看中自然地認識到講衛生的重要性。
(三)提高語言能力
動畫作品可以擴充兒童的詞匯量,豐富語音、語調,訓練傾聽能力。尤其是處于幼兒早期的孩子,他們的感知能力還比較差,注意力集中時間也較短,可以給孩子們適當觀看一些主題單一、情節簡單的動畫片。與此同時,還要充分考慮此階段孩子們的認知發展特點,盡量選擇畫面色彩比較鮮艷、配音優美、篇幅短小的動畫片。另外,這個時期也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給幼兒觀看合適的動畫片,有助于他們語言的開發和培養。例如: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之懶羊羊當大廚》中,懶羊羊會經常說:“酸甜苦咸,快樂天天見”,兒童很容易就記住這樣有意思的話語,還會對小伙伴們說,也增加了一些和其他孩子進行交流的機會。
動畫有豐富的情感活動,可以喚起移情。通過觀看動畫片中的親情、友情等畫面,培養兒童真善美的情感活動。通過對角色人物的感同身受產生移情,從自己的角度理解他人。動畫通過獨特的藝術表現,對兒童產生情感作用。動畫中角色的臉部表情、身體動作以及情感表達,都會對兒童產生一定影響,促使兒童去發現和感受其中的變化。長此以往,兒童受到動畫的熏陶,不知不覺中變成一個感情豐富且細膩的人。
在觀看動畫片的過程中,作為父母或者老師,首先應該引導孩子理解和認讀動畫片中的歌曲和人物對話,讓孩子可以欣賞和學習完整的動畫片歌曲,豐富他們的語音能力,從而鼓勵孩子朗誦甚至表演完整的動畫歌曲。其次,在孩子完整地欣賞完故事以后,父母可以再進一步引導孩子理解和解讀動畫中的重點詞語和短句,讓孩子可以試著講述故事情節的大概內容,培養孩子的傾聽讀寫和復述能力。
(四)培養興趣愛好
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而不是諸如等級或往后的競爭便利等外來目標。”③兒童在看了動畫片以后,會產生新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愛好,比如:激發對機器人和賽車的興趣、向往探索宇宙太空的未知世界、對唱歌跳舞的喜愛等等。
一般兒童對于藝術活動的熱情都是自發產生的,是一種淺層興趣,而這種帶有情緒化意味的淺層興趣,一般純粹只停留在很簡單的“有意思”、“我喜歡”的方面。而通過持續觀看某一動畫片,會激發兒童的深層興趣,將淺層興趣加以升華,提升到具有一定深度的動機層面上,這種行為被稱為“動機呼喚”④。同時,動畫也會賦予兒童滿足感和快樂感。以《愛冒險的朵拉》為例,女主朵拉在動畫中是一個自信快樂的女孩形象,內容是她和好朋友去探險的故事,整個過程與兒童進行很多互動和交流,讓兒童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很適合幼兒觀看,也備受中國家長和兒童的喜愛。
(五)提高審美情趣
動畫片的出現,使兒童更早地受到了審美教育熏陶。兒童大概在2歲的時候,逐漸產生表象性思維,并初步具備審美能力。受到審美影響,兒童鐘愛鮮明色彩、明亮人物形象、生動有趣的畫面,可以培養兒童的眼睛對不同色彩圖案的敏感度。優秀的動畫片會帶給兒童一種真善美的情感經歷,可以使兒童看了以后感覺身心愉悅。這些動畫片都是創作者用心構建出來的,超越了世俗功利,極具藝術性和審美價值。
在審美上,兒童更喜歡造型夸張獨特的角色形象,動畫恰好符合這些要求。例如:動畫片《大頭兒子與小頭爸爸》里面,父子倆的人物形象極具特點,爸爸的腦袋很小,但是兒子的腦袋卻很大,這個和實際生活中的情況不相符。但是,兒童并沒有感覺奇怪或是不舒服,反而被這種造型所吸引,頗受廣大兒童的喜愛。與其他影片相比,動畫片畫面豐富,音樂動聽,視聽效果好;動畫角色形象更生動活潑、性格鮮明;情節設置也很簡單、緊湊,具有很強的欣賞性。
一部好的動畫片,常常以其簡單易懂、活潑可愛的表現形式,契合兒童心理發展需要,站在兒童的角度,親身體驗生活中最真誠美好的東西,比如:生活中的親情、愛情、友情以及堅強、自信、誠實、善良等優秀的性格特點。動畫片中集聲音、文字、圖像于一體,為兒童營造真、善、美的學習環境,促進兒童是非曲直等價值觀念的形成。從而使得兒童心靈保持純真善良,引導他們向著和平、正義、勝利這些積極方面發展。
三、結語
動畫不會主動去選擇合適的兒童,兒童應該掌握主動權,自己去選擇動畫。但是,由于兒童的年齡比較小,對信息的區分和選擇能力比較薄弱,不能選擇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因此,班杜拉在其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到:“兒童會自主進行觀察學習、對觀察對象進行模仿、學習”,所以需要家長給予重視和引導,為他們科學選擇動畫片的觀看內容。例如:面對那些動畫片里的暴力行為,他們認知上可能會形成習以為常的合理化,甚至會模仿其中的一些暴力行為,誤以為生活中的問題都可以用暴力解決。這就使得動畫不僅沒給兒童帶來正面的教育影響,反而教會他們一些負面的行為方式。而這些行為方式一旦形成,將來很難改正過來。
鑒于此,亟需家長和老師為兒童動畫片的選擇上把好關,動畫片內容和角色特征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還要根據兒童的不同年齡段的認知需求和興趣愛好,本著兒童快樂成長為最終目標,為他們選擇合適的動畫片,充分發揮動畫片寓教于樂的作用。
注釋:
①夏瓊.幼兒動畫觀看中的注意偏好與神經機制[J].美育學刊,2014,5(06):38-47.
②Troseth G L..Is it life or is it Memorez:Video as a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J].Developmental Review,2010,(30):155-175.
③丁虹.國產動畫片—兒童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資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1(27):38-40.
④尹勤.論藝術教育于幼兒成長中的重要性[J].讀與寫,2015.12.
參考文獻:
[1]張鴻雁,張高山.國產低幼動畫質量良莠不齊 專家:教育性“露骨”[N].中國青年報,2016-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