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甜甜 齊曉麗
【摘 要】目的:探究探討舒適護理對非全身麻醉手術患者心理狀態及手術過程中舒適度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2月-2018年6月期間我院非全身麻醉手術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住院順序進行分組,對照組30例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30例給予舒適護理,對比兩組心理狀態評分及舒適度評分。結果:護理前,兩組不良情緒得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不良情緒評分均顯著下降,而且觀察組心理狀態評分越低,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舒適程度評分為(85.96±5.69)分,對照組(65.63±5.24)分,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舒適護理應用于非全身麻醉手術患者護理中,能夠有效降低心理狀態評分,改善舒適程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舒適護理;非全身麻醉手術;心理狀態;舒適度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盡管手術是治療疾病的有效方式,但是手術也可能引起患者應激反應,使其產生恐懼、緊張等不良心理,難以確保手術順利實施,也影響預后效果[1]。傳統護理措施僅僅單純配合手術,但是舒適護理注重關注個體生理及心理狀態。本次研究選取2018年2月-2018年6月期間我院非全身麻醉手術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18年6月期間我院非全身麻醉手術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住院順序進行分組,對照組30例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30例給予舒適護理。納入標準:全部入選研究對象均非全身麻醉患者,積極配合研究;無聽力障礙及智力障礙者。排除標準:全身麻醉;嚴重疼痛;合并嚴重臟器疾病者。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均值(53.44±5.63)歲。實驗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均值(53.87±5.31)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30例給予常規護理,比如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基礎護理等。
實驗組30例給予舒適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心理舒適護理。術前一天,護士到患者病房探視,向患者介紹手術術式、預后效果、可能發生的并發癥等,提高患者的預見性,有利于解答患者的疑問,消除顧慮,而且改善其焦慮及緊張等心理[2]。(2)術中舒適護理。在手術過程中,護士注意為患者保暖,以免出現低體溫。若患者手術時間比較長,則幫助其四肢按摩,改善血壓循環。在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不得談論與手術相關的情況,避免患者緊張。(3)術后舒適護理。術后,護士為患者清洗血跡,而且注意保護隱私部位,安全送至病房。
1.3 觀察指標 1)對比護理前后心理狀態,包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分別為SAS、SDS,評分越高,則提示患者不良心理越嚴重。2)評估患者手術期間舒適程度,得分0-100分,舒適度越高,得分越高[3]。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例(%)]”表示,用“ ”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檢驗,若P<0.05,提示對比顯著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不良情緒
護理前,兩組不良情緒得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不良情緒評分均顯著下降,而且觀察組心理狀態評分越低,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1。
2.2 對比兩組舒適程度 實驗組舒適程度評分為(85.96±5.69)分,對照組(65.63±5.24)分,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
3 討論
舒適護理是一種新的護理模式,能給予患者最大程度的舒適,在術前、術中、術后進行全方位的護理,能夠有效改善心理狀態評分。護理前,兩組不良情緒得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不良情緒評分均顯著下降,而且觀察組心理狀態評分越低,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舒適程度評分為(85.96±5.69)分,對照組(65.63±5.24)分,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應用于非全身麻醉手術患者護理中,能夠有效降低心理狀態評分,改善舒適程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周艷,林紅.手術室舒適護理對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狀態及舒適度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5,21(9):1539-1542.
李作菊,李婷,李莎,等.舒適護理對非全身麻醉手術患者心理狀態及手術過程中舒適度的影響分析[J].外科研究與新技術,2016,5(2):142-144.
洪艷飛.非全身麻醉手術患者心理狀態及舒適度實施舒適護理的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24):69-70.
靳楠楠.護理干預對手術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負性情緒及護理舒適度影響[J].社區醫學雜志,2017,7(1):34-36.